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金军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矿业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丘陵区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区
  • 2篇采煤
  • 1篇多糖
  • 1篇水分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特性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物理
  • 1篇土壤物理特性
  • 1篇胚乳
  • 1篇胚乳发育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胚胎发育过程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研究

机构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呼和浩特铁路...

作者

  • 4篇何金军
  • 3篇卢立娜
  • 2篇贺晓
  • 2篇魏江生
  • 1篇左合君
  • 1篇牛香
  • 1篇李海光
  • 1篇易津
  • 1篇胡春元
  • 1篇陈立平
  • 1篇李继文

传媒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采煤塌陷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3
2007年
为了给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神府一东胜煤田大柳塔煤矿为例,运用土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塌陷黄土丘陵区土壤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采煤塌陷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变化规律。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后土壤的入渗深度在40~50cm,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坡底、坡中、坡顶;对土壤密度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坡位及土壤深度,塌陷对土壤密度影响很小;与对照区相比较,塌陷使土壤总孔隙度明显变小,毛管孔隙度变大,非毛管孔隙度变小;塌陷区不同坡位处粉砂粘粒比值K值明显高于对照区,土壤物理性砂粒含量增加,有砂化趋势;塌陷对黄土丘陵区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物理性砂粒含量,再次是土壤密度和孔隙度。
何金军魏江生贺晓卢立娜牛香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采煤塌陷土壤物理特性
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过程及多糖变化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PA S法和铁矾苏木精染色,观察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胚胎发生的类型属于藜型;合子发育为直线型四细胞原胚和近似T型的四细胞原胚;胚乳发育为核型;在胚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球形原胚后期不进行子叶的分化,胚体呈椭圆形生长.胚发育过程的营养来源于珠心组织积累的可溶性多糖、胚乳组织等;从胚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供应分析,出现异常发育不是营养缺乏所导致的.胚后期的异常发育可能是驼绒藜种子败育的一个原因.
卢立娜贺晓易津何金军李继文
关键词: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胚乳发育多糖
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对采煤沉陷的响应
神府-东胜煤田采煤沉陷区土壤水分补给以降水为主,土壤水分是维系该地区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以大柳塔煤矿为例,运用土壤学基本原理,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质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采煤沉陷地土壤水分特性进行了研究,揭...
何金军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采煤沉陷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文献传递
集宁-二连浩特铁路干线防护林土壤的理化特性被引量:6
2008年
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集宁-二连浩特铁路沿线防护林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林带外相比,林带内土壤容重显著减小,影响其容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由林带内外和不同林带类型差异造成的.林带内表土层物理性砂粒所占比例显著增大,物理性黏粒所占比例降低,心土层、底土层无明显变化.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呈先增后降趋势,时间变化表现为减小趋势,林带内土壤含水量以及水贮量损失均显著增大.林带内表土层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心土层、底土层无明显变化.全氮、速效磷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合不同林带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在草原铁路沿线造林工作中,如果立地条件允许,适宜造锦鸡儿林带和榆树林带,锦鸡儿林带起固沙作用,榆树林带起防风作用.
何金军魏江生左合君胡春元陈立平卢立娜李海光
关键词:防护林土壤理化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