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
- 作品数:36 被引量:250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电生理各项指标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指标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将众多的指标归纳为较少的指标,并确定诊断该病的客观指标。方法对肘管综合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20例进行神经电生理15项指标的测定,采用t检验、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的方法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指标的两组间t检验,15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成分分析表明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2.14%,故选取前三个主成分;判别分析获得的判别方程为:患者组Y1=-126.04+0.98X1+3.67X2-0.63X3,对照组Y2=-309.14+2.01X1+2.01X2-1.09X3。将指标代人方程,如Y1〉Y2,则为异常;如Y1〈Y2,则为正常。结论尺神经神经电生理的15项指标可归纳为3项主成分因子,由此获得的判别方程,可为肘管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一种准确的方法,其判断正确率为99.17%。
- 何旭曹学成王卫国桑成林赵靖赵冰张元信汤海萍
- 关键词:肌电描记术肘管综合征
-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报道不同类型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临床应用八种前臂逆行岛状 皮瓣修复77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4例皮瓣部分坏死,成活73例。术后随访,皮瓣血运、质地良好。 结论: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满意,是临床理想选择。
- 屈志刚程国良孙乐天腾国栋何旭潘达德
- 关键词:外科皮瓣
- 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03年
- 目的研究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含量、吻合动静脉比例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2年11月844例1231指的断指再植资料,对断指再植成活率与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含量、吻合动静脉比例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因素不影响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呈明显正相关;甲根以远平面的断指再植用放血疗法的成活率明显低于吻合1条静脉的成活率;甲根至远侧指间关节平面的断指再植,吻合动脉数多于静脉数时,成活率明显下降;在中节和近节平面吻合动、静脉的比例数不影响成活率,但在近节平面吻合2条动脉的指端血运良好。结论年龄不应作为筛选断指再植的条件;术后要注意及时纠正贫血;动静脉比例影响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 何旭张宏勋刘亚平孙乐天
- 关键词:影响因素断指再植成活率血红蛋白
- 断指再植中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皮瓣在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断指伴有软组织缺损病人54例76指,再植同时根据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和伤情采用不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76块皮瓣中71块成活,76指中再植成活69指,保存了患指长度,为患指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奠定了基础。结论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根据伤情采用不同皮瓣进行修复,经临床应用证实是可行的。
- 何旭迟焕芳
-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损伤缺损
- 动脉化的游离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介绍用动脉化的游离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采用同侧前臂动脉化的游离静脉皮瓣修复 2 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远端血管与受区动脉吻合 ,近端血管与受区静脉吻合。结果 17例完全成活 ,2例有部分表浅皮肤坏死 ,1例有部分皮肤全层坏死。
- 何旭屈志刚侯书健丁小珩汤海萍刘宏章
- 关键词:静脉皮瓣手部软组织缺损动脉急诊修复皮肤坏死
- 应用皮瓣修复游离足趾移植后供区创面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评价应用皮瓣修复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术后供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侧跖背动脉岛状瓣修复1例、趾腓侧岛状瓣修复2例、外踝皮瓣修复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3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例,共8例足部供区创面;趾指骨对换修复1例第二趾近趾间关节移植术后足部继发趾骨缺损。结果 8例足部供区创面各皮瓣血运良好,创面均一期愈合。1例指骨对换患者术后2个月骨全部愈合。经3~6个月随访,供足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外形美观,无行走疼痛症状发生,皮瓣感觉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足趾移植后应用皮瓣修复供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足部的正常结构,恢复足部外形和功能。
- 韩明通何旭王博孙明川
- 关键词:外科皮瓣
- 骨片钉在手部片状骨折和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骨片钉内固定治疗手部片状骨折和关节内骨折的技术和疗效。方法对30例38处手部片状骨折和关节内骨折采用骨片钉进行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骨折完全愈合,伤手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应用骨片钉治疗手部片状骨折和关节内骨折使用方便,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何旭刘亚平屈志刚张云飞张宏勋
- 关键词:骨片钉关节内骨折内固定
- 组织桥接移植修复在肢(指)体保存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组织桥接移植修复在肢(指)体保存中的临床应用。<br> 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17-32岁,平均20岁。指别:示指2例,前臂远端1例,肘关节1例。伤因:压砸伤2例,电锯伤1例,烧烫伤...
- 李秀忠汤海萍滕国栋何旭袁光海方光荣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单环刺缢及同种异体神经制成人工神经修复神经缺损
- 2013年
- 目的:研究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所构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的组织相容性及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正常组。实验组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缝合成神经导管,其内充填去细胞的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月,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该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结果:该人工组织神经组织相容性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正常组>自体神经组>实验组>硅胶管组,实验组疗效与自体神经组接近,明显优于硅胶管组。结论: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制成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 何旭张靖屈志刚李秀忠陈艳清张元信迟焕芳
- 关键词:同种异体神经周围神经再生缺损
- 以海洋生物单环刺缢及胶原海绵制成人工组织神经修复神经缺损
- 2013年
- 目的研究以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胶原海绵所构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的组织相容性及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及正常组。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缝合成神经导管,其内充填可吸收性胶原海绵,修复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个月,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该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结果该人工组织神经组织相容性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正常组>自体神经组>实验组>硅胶管组,实验组疗效与自体神经组接近,明显优于硅胶管组。结论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胶原海绵制成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 何旭屈志刚张靖李秀忠陈艳清张元信迟焕芳
- 关键词:胶原海绵周围神经再生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