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伟
-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26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于静伟王仁和刘海波冯锁利范立军张雷鸣
- 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胫腓骨骨折38例的疗效被引量:16
- 2012年
- 胫腓骨骨折以中下1/3多见,且由于营养血管损伤,软组织覆盖少,血运较差,加上以往手术切开皮肤、骨膜进一步破坏血运而使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发生率较高〔1〕。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被视为符合生物学内固定(BO)理念的理想操作,具有固定牢固、血运破坏少等特点,为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2〕。
- 范立军王仁和夏玉珍于静伟
- 关键词:锁定钢板微创技术
- 人工股骨置换术后股骨再造预测被引量:4
- 2003年
- 以骨截面面积吸收率和抗弯截面模量损失率反应力遮挡效应 ,采用骨再造理论和有限元 (Finite ele-ment,FEM)相结合的方法 ,用计算机模拟人工股骨植换术后股骨的再造行为 ,从而定量的分析人工股骨头对股骨的应力遮挡效应。骨表面再造采用 BRSS97程序。有限元模型采用正常股骨的受力状态为模型一 ,带颈领的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固定骨受力状态为模型二。结果表明 ,人工股骨头对骨产生的应力遮挡 ,股骨发生骨吸收 ,人工假体柄中段近端区域骨吸收严重。其骨截面积吸收最大 ,其截面吸收率最大为 31.33% ,抗弯截面模量损失率最大为5 4 .5 8%。
- 高中礼赵长福于庆巍吴舟凯于静伟
- 关键词:应力遮挡效应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诊疗与预防(附二例报告)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系统阐述胫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特点。方法结合收治的2例患者,综合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形成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结果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病因复杂且少有报道,需进行大样本研究。结论围手术期的预防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诊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李伟王仁和刘娜范立军于静伟冯锁立刘海波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切口感染围手术期
- 先天性上尺桡关节骨性连接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张雷鸣王仁和于静伟刘海波冯锁利范立军
- 微创锁定板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锁定板治疗胫骨骨折76例,普通加压板治疗胫骨骨折85例,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情况下,切口皮缘红肿、渗出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板治疗胫骨骨折的并发症较普通加压板少,是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王仁和范立军于静伟冯锁利范显超刘海波张雷鸣杨东昭
- 关键词:微创锁定板胫骨骨折内固定
- 骨质疏松伴髋部骨折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16
- 2011年
- 夏玉珍范立军于静伟
- 关键词:骨质疏松髋部骨折
- 得保松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索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8例。A组采用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复方倍他米松)和1%利多卡因;B组采用卧床休息,理疗,口服止痛活血化瘀药物。结果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较保守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显著,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行。
- 王仁和范立军于静伟冯锁立刘海波张雷鸣杨东昭范显超李伟
- 关键词:椎管内硬膜外得保松椎间盘源性腰痛
-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使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所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当中选取86例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我们给予髋固定螺钉(DHS)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我们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效果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通过对比,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于静伟范立军王仁和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 外伤可诱发生长的遗传性骨软骨瘤病二家系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3例,(其中2例是父女)。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在他们治疗过程中,明确说明有外伤后可诱发手指,足趾及肋骨的肿胀,日后大多还可逐渐消退。
- 王仁和于静伟刘海波冯锁利范立军张雷鸣杨东昭范显超
- 关键词:外伤遗传性骨软骨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