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文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妙用
  • 2篇病人
  • 1篇弹力
  • 1篇导管
  • 1篇滴管
  • 1篇碘伏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氧气
  • 1篇氧气装置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一次性吸氧管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方式
  • 1篇饮食护理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原始神经外胚...
  • 1篇乳酸左氧氟沙...
  • 1篇沙星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17...
  • 2篇厦门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黄文娟
  • 2篇陈小娘
  • 2篇沈纯华
  • 1篇宋娇
  • 1篇罗晓华
  • 1篇高洁
  • 1篇杨玉娜

传媒

  • 3篇全科护理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次性鞋套在护理工作中的妙用
2012年
吸氧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临床上通常使用一次性吸氧管或一次性吸氧面罩,但是在吸氧过程中经常由于病人外出检查需要中途停止吸氧,使用中的氧气管或面罩需临时悬挂于氧气装置上,暴露于空气中,一是容易造成氧气管污染,二是影响美观。为此,笔者运用一次性鞋套来保护吸氧管和面罩,经临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黄文娟罗晓华
关键词:一次性吸氧管护理工作吸氧面罩妙用护理操作氧气装置
巧用弹力网套固定PICC导管
2012年
PICC导管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治疗中,由于它不限制病人日常活动、留置时间较长,避免了因治疗需要而进行的反复静脉穿刺,解决慢性病病人长期输液、肿瘤周期化疗以及高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住院和门诊的病人均可使用,由于PICC导管病人在治疗间歇期可带管回家,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通过将医用弹力网套裁剪为大小合适的弹力网套应用于PICC导管的固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黄文娟高洁
关键词:PICC导管弹力临床输液治疗慢性病病人留置时间静脉穿刺
防水记号笔在放疗定位中的妙用
2012年
放疗医师在给病人行放疗定位时,须用人体墨水在病人身上画定位线,但整瓶墨水携带不方便,画线后往往会因病人流汗而使线条模糊,影响治疗定位。我科将防水记号笔运用于放疗定位中,方便、快捷、标识醒目,通过临床实践.
黄文娟
关键词:放疗定位记号防水妙用墨水
放射性皮炎的护理被引量:3
2006年
黄文娟
关键词:放射性皮炎护理
化疗病人消化系统症状的观察及饮食护理被引量:7
2006年
黄文娟
关键词:消化系统症状化疗病人饮食护理抗癌药物治疗临床研究资料饮食方式
头孢曲松钠与乳酸左氧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被引量:10
2012年
2011年10月2日,我科收治67岁急性白血病患者1例,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菌联合治疗。在静脉输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 g/支,与0.9%氯化钠溶液100 ml配制的液体后,更换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 g/100 ml时,莫菲氏滴管内即出现乳白色混浊,
黄文娟杨玉娜宋娇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乳酸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禁忌急性白血病患者莫菲氏滴管
碘伏联合利凡诺治疗婴幼儿胶布过敏的疗效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碘伏联合利凡诺治疗婴幼儿胶布过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使用5%碘伏联合复方利凡诺处理50例患儿因胶布过敏出现的皮肤问题,观察过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婴幼儿局部皮肤瘙痒、发红、皮疹、水泡、脓疱、渗液等过敏症状明显改善,预后皮肤无色素沉着。婴幼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因自身免疫机制的差异,部分患儿出现胶布过敏反应。结论使用5%碘伏联合复方利凡诺治疗胶布致婴幼儿手部皮肤过敏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黄文娟陈小娘沈纯华
1例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诊断及护理
2012年
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PNET)最早由Hart等于1973年提出,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偶见中年人,老年人罕见[1]。PNET为神经嵴衍生而来的原始肿瘤,具有多方向分化能力,形态上属于小圆细胞类恶性肿瘤[2]。2000年WHO新分类将其归属于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内,组织学分级为Ⅳ级,生物学行为为高度恶性[3]。
黄文娟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叶瘤护理
小儿冰帽的制作
2013年
发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高热患儿采用头部物理降温法是一种比较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传统的小儿头部物理降温法是在患儿头枕部放置冰枕,前额部用毛巾冰敷等。目前常用的是冰袋、冰帽降温,在临床上我们使用的冰袋、冰帽操作繁琐、准备材料时间长、在使用中易漏水,发热患儿多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备用的冰枕、冰帽不能满足需求等现象,为此浪费了不少时间。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了一个既方便操作,又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
黄文娟陈小娘沈纯华
关键词:冰帽小儿物理降温法高热患儿儿科临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