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建飞

作品数:153 被引量:418H指数:9
供职机构:如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1篇细胞
  • 42篇肺癌
  • 35篇肿瘤
  • 26篇晚期
  • 22篇细胞肺癌
  • 22篇小细胞
  • 22篇小细胞肺癌
  • 22篇非小细胞
  • 22篇非小细胞肺癌
  • 16篇化疗
  • 14篇腺癌
  • 13篇淋巴
  • 13篇肠癌
  • 12篇晚期非小细胞
  • 12篇晚期非小细胞...
  • 12篇疗效
  • 12篇巨噬细胞
  • 11篇淋巴管
  • 10篇淋巴管生成
  • 9篇顺铂

机构

  • 125篇广州军区武汉...
  • 15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武汉大学
  • 5篇临沂市人民医...
  • 4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如东县疾病预...
  • 2篇黄冈市中心医...
  • 2篇湖北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北省卫生厅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湖北省军区
  • 1篇湖北省黄冈市...

作者

  • 139篇高建飞
  • 86篇章必成
  • 51篇饶智国
  • 50篇杜光祖
  • 41篇赵勇
  • 31篇朱宇泽
  • 22篇欧武陵
  • 18篇李欣
  • 18篇杨波
  • 17篇王俊
  • 13篇王军
  • 13篇张新华
  • 12篇郭燕
  • 10篇李长生
  • 10篇潘显光
  • 9篇刘健
  • 9篇李清泉
  • 7篇张亚飞
  • 6篇陈正堂
  • 6篇余丽芳

传媒

  • 12篇肿瘤防治研究
  • 1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武汉大学学报...
  • 6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临床误诊误治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国肺癌杂志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肿瘤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医药导报
  • 2篇癌症
  • 2篇广东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6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7篇2007
  • 10篇2006
  • 12篇2005
  • 18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希罗达2500mg/m2/日,分早晚两次口服,第1-14天;多西紫杉醇75-80mg/m2,静滴,第1天和第8天。每21天为一周期,共2-4周期。结果:全组19例总有效率为63.1%(12/19)。12例初治病例有效率为66.7%(8/12),其中CR 2例;7例复治病例有效率为57.1%(4/7),其中CR 1例。初治和复治病例的中位缓解期分别为7个月和5.3个月。血液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8.4%,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26.3%。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42.1%。结论: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较好方案。
朱宇泽高建飞李欣杜光祖章必成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希罗达胃癌复发晚期CR
VEGF-C在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转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
2007年
目的观察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aaMphi)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诱导下能否转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初步探讨aaMphi促进淋巴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24h,建立aaMphi模型。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小鼠重组VEGF-C处理aaMphi,通过测定后者在基质胶中形成簇样物和管样结构的情况,最终确定以浓度为100ng/ml的VEGF-C建立aaMphi转分化系统。在此系统中,分别于第0、7、14和28天以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aaMphi LEC特异性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Prox1]和aaMphi特异性标志物(Fizz1)的情况。连续28天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aMphi在基质胶中形成管样结构的情况。结果成功地建立了以VEGF-C为诱导剂,以EBM-2为培养基,以基质胶作为支持物的aaMphi转分化系统,其VEGFR-3和Prox1 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而Fizz1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至第14天分别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第28天和第14天的情况无明显差别。从第7天到第28天,可见aaMphi在基质胶中逐渐形成明显的管样结构,且随着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增加。结论VEGF-C通过诱导aaMphi中VEGFR-3和Prox1的表达上调,促使aaMphi转分化为LEC:这是aaMphi促进淋巴管生成的可能机制之一。
章必成王俊赵勇郭燕饶智国高建飞
关键词:巨噬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管生成
来曲唑致心律失常
2004年
Summary A 41-year-old woman experienced breast cancer removed by surgery with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15 days after taking letrozole 2.5mg daily by mouth, the patient felt flustered and the heart rate was 100-110 beats/min. Heart examination by color ultrasound showed normality while ECG showed atrial premature beat, 6-20 beats/min. The patient’s heart rate and ECG recovered gradually after a stop of medication.7 days later,taking another letrozole caused the above symptoms again.The symptoms resolved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letrozole.
章必成高建飞杜光祖李欣
关键词:来曲唑心律失常皮质激素醛固酮
旋转切割活检针针套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旋转切割活检针针套。;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在人体各种病灶中获取组织及细胞。;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主视图,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仰视图与俯视图对称,左视图、右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
高建飞饶智国章必成
以鼠尾胶为贴黏剂的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廉价和稳定的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培养体系.方法:应用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腹腔淋巴管瘤形成,消化法分离获得LEC,置于自制的鼠尾胶包被的培养瓶(板)中培养.以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LEC特异性标记物VEGFR-3和LYVE-1的表达,以3H-TdR掺入率测定和细胞倍增时间检测LEC的增殖活力,以淋巴管形成试验判定LEC能否形成淋巴管样结构.结果:不完全弗氏佐剂能诱导小鼠腹腔淋巴管瘤形成,所获LEC活细胞数大于98%.免疫荧光化学检测表明,LEC表达VEGFR-3和LYVE-1.在鼠尾胶包被的培养瓶(板)中,LEC生长状况良好,3H-TdR掺入率明显增加,倍增时间为(42.7±3.2)h;在鼠尾胶凝胶中,LEC能形成淋巴管样结构.结论:鼠尾胶为贴黏剂的体系是一种简便、廉价和稳定的小鼠LEC培养体系.
章必成王俊赵勇高建飞郭燕陈正堂
关键词:细胞培养
胃黏膜相关淋巴瘤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 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和/或腹部包块为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92.9%。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21例,伴和/或不伴低度恶性成分的高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7 例。结论 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多为B细胞淋巴瘤,最后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治疗首选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化疗或放疗,预后较好。
章必成赵勇梁洁杜光祖高建飞李欣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瘤预后
易瑞沙与二线化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易瑞沙和二线化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10年12月30日;同时辅助其它检索,纳入易瑞沙和二线化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线化疗组相比,易瑞沙组治疗有效率(OR=0.99,95%CI:0.51-1.92,P=0.98)和1年生存率(OR=1.06,95%CI:0.53-2.09,P=0.87)无明显差别,但化疗后骨髓抑制率(OR=0.07,95%CI:0.03-0.77,P<0.00001)明显低于二线化疗组。结论:对于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可以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和经济能力选取易瑞沙治疗或者二线化疗,但对于体质较差或化疗药物耐受性较差的患者,选用易瑞沙治疗不良反应较小。
杨波高建飞饶智国谢丛华
关键词:易瑞沙二线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大肠癌hMLH1蛋白表达与5-氟尿嘧啶敏感性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hMLH1蛋白表达与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肠癌hMLH1蛋白表达,用体外肿瘤药物敏感实验(MTT法)检测大肠癌细胞对5-Fu敏感性,并分析hMLH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关系。结果:大肠癌hMLH1蛋白阳性和阴性之间5-Fu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97,P<0.05)。结论:临床标本中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细胞对5-Fu耐药密切相关。
赵勇欧武陵章必成高建飞杜光祖
关键词:大肠癌HMLH1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
草酸铂联合诺维苯治疗原发性腹膜癌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草酸铂(L-OHP)联合诺维苯(NVB)治疗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02年8月至2006年3月采用草酸铂联合诺维苯治疗原发性腹膜癌7例,L-OHP 130mg/m^2,第1天;NVB25mg/m^2,第1、8天,4周为一周期,至少化疗3周期,中位化疗周期为3周期(2~6周期)。结果CR1例,PR3例,NC 1例,PD2例,总有效率57.1%。生存时间3.7~31个月,中位生存期21.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末梢神经炎及静脉炎。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率分别为57.1%和14.2%,末梢神经炎及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8.5%和57.1%。结论草酸铂联合诺维苯是治疗原发性腹膜癌的有效方法,毒副反应基本可耐受,可作为一线化疗方案的补充。
朱宇泽高建飞彭正银饶智国张新华赵勇欧武陵杜光祖
关键词:草酸铂诺维苯
LP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LEP)联合顺铂(DDP)组成的LP方案与紫杉醇(TAX)联合DDP组成的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89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LP组(57例)和TP组(32例),观察各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毒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LP组和T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0.00%和38.71%,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18周和17周,中位缓解期分别为20周和18周,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周和31周,1年生存率分别为35.09%和28.15%,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Ⅰ~Ⅱ度末梢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19.29%和37.50%(P<0.05);Ⅰ~Ⅱ度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6%和12.50%(P<0.05);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26%和15.63%(P<0.01)。结论:LP与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似,但LP方案的外周神经毒性、过敏反应和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明显较低。LP方案可以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化疗方案。
高建飞赵勇章必成朱宇泽饶智国刘健余丽芳杜光祖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学疗法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