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腘静脉顺行穿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经腘静脉顺行穿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优越性。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5例,经对侧股静脉放置滤器,成功穿刺患侧静脉,行顺行插管抽吸血栓。结果 23例获得成功,2例血栓极化,抽吸效果不佳,栓塞血管复通达92...
- 靳金龙
- 关键词:静脉穿刺深静脉血栓
- 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谢朝晖李艳萍张晓菊安琪靳金龙
- 该课题为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08RJZA228。该课题主要通过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观察曲马多联合电针对大鼠机械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行为学的影响及对脊髓多种促/抗炎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曲马多联...
- 关键词: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曲马多电针治疗
- 煤烟中毒乳突的MRI改变及其病理机制分析
- <正>西北很多农村地区,每到冬天,大家都是采用燃煤来取暖、做饭,稍不小心,就会因房间通风不良、煤炉密封不好、或外界风向改变致煤烟逆灌,导致房间内煤烟积聚,引起屋内人煤烟中毒,特别是夜间,由于人在睡觉状态,睡眠中对于煤烟的...
- 张彦彩靳金龙朱小忠缪文捷
- 关键词:MRI病理机制
- 文献传递
- 缺氧性乳突炎的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 中耳乳突炎在人群是多发病、常见病,常见原因是由于机体抵抗力弱,中耳腔感染细菌后引发中耳炎,进一步蔓延到乳突腔引发中耳乳突炎,表现为耳根部疼痛、头痛,伴有或不伴有耳朵眼流脓,多为一侧发病,MRI表现为中耳、乳突区的水肿。近...
- 张彦彩靳金龙马建科缪文捷
- 关键词:乳突炎耳后动脉
- 文献传递
- 脊髓髓内神经鞘瘤1例被引量:3
- 2010年
- 周晟靳金龙
- 关键词:脊髓髓内神经鞘瘤MRI雪旺氏细胞
- 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征象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特点,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东软CT-C3000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评价其CT多期动态增强表现特征(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对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缘、形态进行分析。结果7名患者均为单发肿瘤,6名患者肿瘤位于腮腺浅叶患者肿瘤紧邻包膜下,1名患者肿瘤位于腮腺深叶。7例肿瘤6例呈类圆形,直径多〈3cm;1例呈类椭圆形,均无分叶,肿瘤边缘均光滑。5例肿瘤内见囊变,其中2例肿瘤内见多个小囊变。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肿瘤均匀强化,其中2例薄壁环形强化,且有壁结节,壁结节呈中度强化(强化幅度30~40Hu);5例瘤体实质部分呈中度强化(强化幅度为19~40Hu),延迟扫描,壁结节及瘤体实质部分进一步强化(强化幅度为40-72Hu),强化呈持续渐进性。结论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特点为实质部分呈渐进性强化,肿瘤位于腮腺浅叶,肾邻薄膜,直径多〈3cm,类圆形结节,边缘光滑,瘤体内常有囊变。
- 靳金龙吴志贤周晟孟建繁王闻奇缪文捷
- 关键词:CT征象体层摄影术
- 低场MR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与关节镜结果的对照研究
- 目的:分析不同MR扫描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能力,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81例(男性52例,女性29例,年龄16~70岁,平均49.3岁)临床拟行膝关节镜检查的膝关节疼痛患者进行术...
- 靳金龙周晟
-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损伤磁共振成像关节镜
- 文献传递
- 生长抑素联合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为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C 3组,各20例。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接受生长抑素静脉给药,B组接受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C组同时接受生长抑素静脉给药和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对比3组患者胃肠减压量、症状缓解时间、症状缓解持续时间。结果显示,1)胃肠减压量:A组和C组胃肠减压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缓解时间:A组和C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缓解持续时间:B组和C组症状缓解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生长抑素可以明显减少胃肠减压量,快速缓解肠梗阻所造成的临床症状;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可提高症状缓解的维持时间;生长抑素联合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肠梗阻,症状缓解更快,持续时间更长,效果更好。
- 靳金龙
- 关键词:恶性肠梗阻生长抑素化疗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miR-342-5p水平及其意义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miR-342-5p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甘肃省中医院诊治的19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60)和预后不良组(n=35)。检测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mi R-342-5p相对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介入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iR-342-5p相对表达均降低,预后良好组降低幅度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吸烟史、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分型、C反应蛋白(CRP)、miR-342-5p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密切相关。二元回归分析显示,模型B评估介入治疗预后曲线下面积(AUC)高于miR-342-5p和模型A,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2.683,P=0.007;Z=4.624,P<0.001)。结论mi R-342-5p与介入治疗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miR-342-5p相对表达有助于评估患者介预后。
- 杜自忠王晨张明星靳金龙赵丹马书平白会玲章立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后
-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MRI量化评定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 唐治周晟李盛华杨彦曹红霞王闻奇张彦彩靳金龙陈晓飞
- 本课题选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骶髂关节低场MRI检查及结合HLA-B27抗原检测,依据SPARCC评分系统对磁共振成像进行评分,并与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方法有创新。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