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锐明

作品数:65 被引量:33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青藏
  • 13篇青藏高原
  • 10篇隆升
  • 9篇地层
  • 9篇盆地
  • 9篇北缘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地质
  • 8篇南缘
  • 8篇古地理
  • 7篇新生代
  • 7篇锆石
  • 6篇岩相
  • 6篇年代学
  • 6篇古近纪
  • 5篇地质意义
  • 5篇岩相古地理
  • 5篇杂岩
  • 5篇同位素

机构

  • 38篇中国地质调查...
  • 2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8篇西安地质矿产...
  • 8篇长安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2篇西北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广东省地质勘...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部湾大学

作者

  • 65篇陈锐明
  • 31篇辜平阳
  • 24篇张克信
  • 23篇陈奋宁
  • 22篇查显锋
  • 20篇徐亚东
  • 14篇宋博文
  • 13篇董增产
  • 10篇骆满生
  • 10篇何世平
  • 9篇张海迪
  • 8篇计文化
  • 7篇王国灿
  • 7篇季军良
  • 7篇张楗钰
  • 6篇李荣社
  • 4篇梁银平
  • 4篇康磊
  • 4篇寇晓虎
  • 4篇查方勇

传媒

  • 11篇地质通报
  • 4篇地质科学
  • 4篇地层学杂志
  • 4篇地球科学(中...
  • 4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质力学学报
  • 3篇第四届全国地...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西北地质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地球科学
  • 2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9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部新近纪古流向与物源分布对隆升的响应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11个新近纪沉积盆地的沉积相演化、古流向和物源演变的详细对比研究,揭示了研究区新近纪4次沉积演变与构造隆升的响应。①中新世早期(23~19.5Ma):阿牙克库木湖、柴达木、德令哈和酒泉盆地的古流向和物源分析表明东昆仑和阿尔金已经抬升成剥蚀区。循化、贵德和临夏等盆地物源和古流向指示西秦岭和拉脊山也已成为隆起区。区域上整体地势差异不显著。②中新世早中期(17.5~15Ma):区域湖盆面积扩大,阿牙克库木湖、索尔库里、柴达木和酒泉盆地的资料反映东昆仑、阿尔金和祁连山已经全面隆升,贵德-循化、临夏盆地的古流向反映为盆地周缘型,指示西秦岭和拉脊山明显抬升,区域差异隆升造成盆地凹陷扩张进入湖泛期。③中新世中晚期(10~7Ma):阿牙克库木湖、索尔库里、柴达木和酒泉盆地沉积物的粒径和沉积速率增大,与热年代学证据一致,揭示出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进一步快速隆升。贵德、循化和临夏盆地古流向和物源反映为显著的多源性,除西秦岭和拉脊山外,位于循化和临夏两盆地间的积石山也开始隆起。④上新世(5.3Ma以来):索尔库里、柴达木和酒泉盆地古流向没有明显变化,沉积速率和粒径继续增大,阿尔金和祁连山加速隆升为高海拔地貌。贵德盆地主物源区是拉脊山。区域上,地势差异加强,湖盆被肢解后逐步萎缩消亡。
杨永锋张克信徐亚东宋博文张楗钰骆满生季军良陈奋宁陈锐明
关键词:古流向隆升青藏高原东北部
新疆哈密东部早泥盆世生物地层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新疆哈密东沁城一带出露一套以凝灰熔岩、凝灰岩、凝灰质灰岩为主的地层,厚度近600m。根据岩性特征,这套地层归入下泥盆统大南湖组。该剖面含丰富的腕足动物、较多三叶虫和小型单体四射珊瑚,另有少量床板珊瑚、腹足类、双壳类和海百合茎化石。经过对腕足动物、三叶虫等主要化石类群的研究,确认这套地层的时代为早泥盆世埃姆斯期(Emsian)。腕足动物化石的属种与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甘肃北山、新疆北部、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的类型十分相似,说明早泥盆世晚期哈密与这些地区同属一个古生物地理分区——老世界大区的巴尔喀什—蒙古—鄂霍茨克区,与欧洲中部、北美和澳大利亚东部同类生物群有着比较密切的亲缘关系。
孟勇张欣王凯陈锐明陈秀琴卢建峰傅强
关键词:生物地层腕足动物三叶虫早泥盆世
青藏高原东北部古近纪─新近纪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其对隆升响应研究
本论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新生代循化盆地为重点解剖对象,通过全面收集研究区所有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学、沉积学和盆-山耦合的调查与研究材料,以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与高原隆升的关系为主线,精细分析了古近纪-新近纪7个时段的新生代构...
骆满生张克信徐亚东宋博文陈锐明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隆升青藏高原东北部
文献传递
小秦岭华阳川地区古元古代和三叠纪铀成矿作用:来自含铀伟晶岩锆石独居石U-Pb年代学的证据被引量:2
2023年
华阳川铀矿位于小秦岭构造带西部,是一个以铀铌共生为主,并伴生铅、稀土的多金属矿床。华阳川铀矿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长期以含铌钛铀矿的碳酸岩型铀矿而知名,已往研究工作也大量聚焦于碳酸岩型铀矿。近年来,新的地质工作在华阳川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含铀伟(细)晶岩、花岗岩脉。本文对位于华阳川铀矿区西部及外围黄家沟一带的含铀伟晶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锆石及独居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研究。研究发现含铀伟晶岩中的锆石基本为岩浆成因,锆石的U-Pb年代数据集中在1842±11Ma~1829±12Ma。结合锆石与含铀矿物铌钛铀矿共生的特征,表明存在成岩期成矿的现象,反映了古元古代(约2.0~1.8Ga)华北克拉通南缘基底克拉通化过程中花岗质岩浆活动的铀成矿效应。含铀伟晶岩中同时也产出较多热液成因的独居石,其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到二组数据,分别为268.7±5.9Ma~259±4.6Ma、232.5±4.7Ma~228.2±9.2Ma,反映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阳川地区的二期构造热事件。其中,晚古生代年代数据(268.7±5.9Ma~259±4.6Ma)表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南缘(+南秦岭微地块)的深部板块俯冲、碰撞机制的远程构造热效应在华阳川地区已经开始;而早中生代年代数据(232.5±4.7Ma~228.2±9.2Ma),与华阳川地区已有的三叠纪碳酸岩型铀、钼矿床的成矿年代数据十分接近,为华阳川地区乃至东秦岭早中生代三叠纪铀钼多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李普涛李普涛李永军辜平阳何世平陈锐明陈锐明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南缘小秦岭伟晶岩独居石古元古代
西南天山乌什县晚三叠世镁铁-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镁铁-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被认为是岩石圈伸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携带有丰富的地幔信息,是研究地幔物质组成、深部地质作用的绝佳对象。西南天山乌什县北巴勒的尔喀克沟地区新发现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具有层状杂岩特征,获得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24±4 Ma,属于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富水、富碱、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以及明显富集Th、U、Nb、Ta、La、Ce不相容元素等特征,指示其源自于含水的富集型地幔源区,是石榴石二辉橄榄岩较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其原生岩浆可能为富铁、钛的高镁玄武质岩浆,岩石系列主要受分离结晶作用控制,同化混染作用影响小。该期岩浆活动于南天山洋盆闭合、板块的碰撞造山活动之后的陆内造山阶段,代表了板块拉伸背景下幔源岩浆演化的产物,指示西南天山地区在三叠纪末可能存在一期岩石圈伸展事件。
胡朝斌李培庆辜平阳陈锐明查显锋庄玉军
关键词:西南天山
扬子台地北缘志留纪笔石Oktavites spiralis居群差异研究
2018年
通过对陕西紫阳、岚皋地区多个志留系特列奇阶剖面的研究,根据更为精确的化石定义,奥氏笔石属新种Oktavites ziyangensis sp. nov可以从Oktavites spiralis居群中识别出来。新种O.ziyangensis在笔石枝盘旋方式和胞管形态上与0.spiralis和Oktavitescontortus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三者共生层位为特列奇阶印irograptus turriculatus笔石带至Cyrtograptus lapworthi笔石带。尽管新种0.ziyangensis地层延限较长,但胞管的快速演化仍使其具备较强的地层对比意义。根据“深水起源、浅水扩散”的笔石演化模式推测,0.contortus-O.ziyangensis-O.spiralis的演化过程是笔石在纵向上的生态位占据过程,而O.spiralis居群形态差别则是笔石深度分带的结果。同时,关于O.spiralis居群差异的研究,也为讨论弓笔石的起源和分类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王欣王健何世平辜平阳陈锐明
关键词:志留纪SP.NOV
塔里木东南缘安南坝地区约2.5Ga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发现及岩石成因被引量:3
2019年
塔里木东南缘安南坝地区新发现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主要由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组成。岩石SiO2(>70%)、Al2O( 3 >15%)、Na2O(3.56%~4.15%)含量较高;MgO(0.39%~0.59%)、Fe2O( 3 0.23%~0.36%)、FeO(0.76%~1.11%)含量、K2O/Na2O值(0.64~0.81)及Mg^#值(19~27)均较低。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稀土元素总量低(∑ REE=28.81×10^-6~68.51×10^-6),(La/Yb)N=(46.27~98.27),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右倾型,Eu(δEu=1.57~2.00)呈明显的正异常。岩石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较高,Nb、Ta等高场强元素及Cr、Ni等相容元素含量较低。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具有高铝型TTG和低重稀土元素系列TTG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可能是在榴辉岩相压力条件下,由加厚的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源区残留相主要为石榴子石、金红石(少量)及角闪石。LA-ICP-MS锆石U-Pb上交点年龄为2555±11Ma,代表了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成岩时代,说明新太古代晚期是塔里木东南缘重要的陆壳增生期。此外,岩石中还获得了约2.44Ga、约1.96Ga的变质年龄,表明塔里木东南缘基底岩石在古元古代经历了2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改造。
辜平阳徐学义何世平赵惠博庄玉军陈锐明查方勇郭亚鹏
关键词:太古宙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
西北分阶段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本文在西北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西北地区近年来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成果,重点以成矿相关的“露头岩石构造组合”为基础,在综合不同构造阶段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和大型变形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综合不同单元沉积作...
王永和康磊朱小辉高晓峰马中平郭琳白建科陈锐明王超查显峰孙吉明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地层格架与沉积演化及其对构造隆升的响应
张克信江尚松曹凯陈奋宁陈锐明杨永锋王国灿徐亚东骆满生季军良肖国桥王岸宋博文梁银平
关键词:地层格架隆升新生代青藏高原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对塔里木东南缘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启示被引量:2
2019年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斜长石(Pl)+磁铁矿(Mt)等组成,具有典型中-低压麻粒岩相岩石的矿物组合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镁铁质麻粒岩原岩形成时代可能为2 561±29 Ma,与塔里木东南缘2.6~2.5 Ga岩浆作用时代基本一致,说明新太古代晚期是塔里木东南缘重要的陆壳增生期。此外,通过测年还获得了~1.95 Ga、~1.86 Ga两期变质年龄。其中,~1.95 Ga的峰期变质年龄是塔里木克拉通东南缘古元古代晚期强烈构造—热事件的地质记录。~1.86 Ga的变质年龄可能与该地区古元古代末期构造—岩浆事件密切相关。镁铁质麻粒锆石176Hf/177Hf比值均<0.281 621,εHf(t)值为-14.08~3.12,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主要集中在~2.65 Ga,指示其原岩岩浆起源于新太古代富集岩石圈地幔。
辜平阳徐学义何世平赵惠博庄玉军查显锋陈锐明郭亚鹏
关键词:镁铁质麻粒岩HF同位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