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声波
- 作品数:33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长春花生物碱类药物临床护理对照观察
- 2000年
- 目的去甲长春碱(NVB)和硫酸长春地辛(VDS)临床应用中的反应进行对照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71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NVB或VDS出现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末梢损伤、皮肤静脉损伤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者的胃肠道反应,神经末梢损伤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抑制及皮肤静脉损伤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要以化疗药物的不同副反应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控制毒副反应的发生。
- 胡桂华罗霄陈声波
- 关键词:临床护理去甲长春碱硫酸长春地辛
- 我院30年儿童肿瘤发生情况分析
- 目的:研究儿童肿瘤的各类肿瘤的发生情况。方法:统计我院30年儿童肿瘤的发生例数。结果:脑肿瘤、白血病及淋巴瘤占儿童肿瘤的前三位。结论:通过对儿童肿瘤的统计分析,掌握其发病特点、发病部位、病理分型及诊治预后等问题,力争早期...
- 陈声波罗志国黄焱秋
- 关键词:儿童肿瘤
- 文献传递
- RT-PCR检测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表达及体外耐药逆转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 M P R1)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3 种耐药逆转剂维拉帕来( V P L) 、三苯氧胺( T A M) 、潘生丁( D P) 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系 M C F7adr 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R T - P C R)检测26 例乳腺癌病人 M D R1 的表达情况;采用 M T T 比色法测定每孔细胞的吸光度 A 值, 并计算细胞抑制率( I R % ) 、半数细胞抑制浓度( I C50) 。结 果 乳 腺 癌 M D R1 基 因 阳 性 表 达 率 为 462 % (12/26) ;其中在未经任何治疗的18 例原发乳癌中 M D R1阳性率为278 % (5/18) ;耐药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但在有转移和有化疗史的乳癌中, 其阳性率要明显高于 无转 移和 无 化疗 史 者( 727 % 、875 % 、267 % 、277 % ) 。 M T T 法证实,在无细胞毒性的剂量范围内, 分别合用 V P L、 T A M和 D P 前后, M C F7adr 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I C50 降至原来的9 % ~50 % 。结论 乳腺癌有一定的原发耐药性, 化疗能够促进 M D R1 的表达,
- 李勇陈声波袁芳袁铿汪秧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乳腺癌MTT比色法逆转剂
- 峰岭胶囊对放、化疗病人周围血象的影响
- 2000年
- 李宁陈声波
-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化疗放射疗法血象
- 鼻咽癌分期对放疗疗效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鼻咽癌虱福州分期对 放疗的疗效影响。方法 1988 年6 月至1992 年7 月期间完成放射治疗的165 例鼻咽癌,均经 C T S 分析其分期中的各个因素对5 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总的5 年生存率为548 % 。Ⅰ~Ⅳ期的5 年生存率分别为778 % 、667 % 、484 % 和368 % ,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 Ⅰ~Ⅳ期的5 年生存率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病期愈早,疗效愈好。(2) 生存率与局限鼻咽腔内的原灶大小没有明显关系,而与病灶侵犯的颅神经范围有关。
- 罗霄陈声波
-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疗法生存率
- 过继性联合免疫疗法制剂及其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93年
- 报告了作者自己制备复方白介素-2、干扰素及LAK细胞的方法,且采用~3H-TdR释放法对LAK细胞的杀伤率进行了测定(靶细胞为Hela、Hep-2、K_(562)3种传代肿瘤细胞)。结果表明:杀伤率为40~70%,应用LAK/IL-2CO治疗恶性肿瘤41例(共用LAK细胞239人次),发生副反应者19人次(发生率为7.9%)。提示异体LAK细胞是安全可行的。单用免疫制剂组有2例达到PR,另3例症状改善。免疫制剂配合化疗、放疗组有效率为54.1%。我们认为该疗法是目前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一种副作用小、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 陈声波杜力群李艳如邱秀华钱雪述罗霄钟陆行邹青峰江紫生胡起袁铿章红汪泱戴志芳袁芳
- 关键词:肿瘤免疫疗法联合用药
- 44例复发小儿恶性淋巴瘤再治
- 1990年
- 我院自1970年4月~1987年5月之间共收治小儿恶性淋巴瘤153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细胞学确诊。经手术,放射,联合化疗及综合治疗后,有95例病人达到完全缓解。经2~12年随访,其中44例出现复发,总复发率为46.3%。原灶复发14例(占14.7%),淋巴结复发19例(占20.0%),脏器侵犯11例(占10.5%)。何杰金氏病1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25例。Ⅰ期8例,Ⅱ期26例,Ⅲ期10例。
- 陈声波喻庆微陈述圻杜力群
- 关键词:小儿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联合化疗非何杰金淋巴瘤复发率照射范围
- CAP及EP联合局部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对比
- 2002年
- 目的 :CAP +放疗及EP +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未行手术 )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方法 :CAP+放疗 2 6例为实验组 ,EP +放疗 2 4例为对照组 ,观察并比较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实验组CR、CR +PR分别占 3.84 %(1/ 2 6 )、5 3.8%(14 / 2 6 ) ;中位生存期 13个月 ,平均缓期 7.5月 ;出现消化道反应Ⅰ度 12例 ,Ⅱ度者 5例 ;粒细胞减少Ⅰ度者 13例 ,Ⅱ度者 5例 ,Ⅲ度 0例 ,放射性肺炎占 2 6 .92 %(7/ 2 6 )。对照组CR、CR +PR分别占4 .16 %(1/ 2 4 )、5 0 %(12 / 2 4 ) ;中位生存期 12 .8个月 ,平均缓解 7.1个月 ;出现消化道反应Ⅰ度者 11例 ,Ⅱ度者 5例 ;粒细胞减少Ⅰ度 12例 ,Ⅱ度 4例 ,Ⅲ度 1例 ;放射性肺炎占 2 0 .83%(5 / 2 4 )。结论
- 汪小浪郑莉萍陈声波
- 关键词:CAPEP放射疗法非小细胞肺癌
- 鼻咽癌放疗后远处转移相关因素的探讨被引量:4
- 1997年
- 鼻咽癌放疗后远处转移相关因素的探讨江西医学院一附院肿瘤科(330006)陈桂园杜力群陈声波鼻咽癌易发生远处转移,这是该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3]。我科自1983年9月~1994年9月共收治鼻咽癌患者1020例,其中发生远处转移者200例,远处转移...
- 陈桂园杜力群陈声波
-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肿瘤转移
- 依西美坦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195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 ,对来自 6家肿瘤中心的 195例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其中治疗组 (依西美坦 ) 96例 ,对照组 (来曲唑 ) 95例 ,4例失访。治疗组应用依西美坦胶囊 ,每日 1次 ,每次 2 5mg口服 ,同时给予与来曲唑外观相同的空白片剂 1片 ,疗程 8周 ;对照组应用来曲唑片每日服药 1次 ,每次 2 5mg,同时给予与依西美坦外观相同的空白胶囊 1粒 ,疗程 8周。治疗前 2周 ,治疗后 4周、8周分别通过影像学拍片或体表直接测量记录肿瘤转归 ,同时检测雌激素抑制率。结果 依西美坦组服药 8周后肿瘤缓解率为 44 8% ;来曲唑组服药 8周后肿瘤缓解率 45 3%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依西美坦组主要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眩晕等 ,无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压异常。结论 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毒副反应轻微 ,是较好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剂。
- 王华庆任长才冯威健林孟波熊玉卿黄平赵文华郝希山陈声波阎昭
- 关键词:依西美坦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