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秋

作品数:3 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樟科
  • 2篇植物
  • 2篇润楠属
  • 2篇系统发育
  • 1篇特有濒危植物
  • 1篇系统学
  • 1篇系统学意义
  • 1篇贝叶斯分析
  • 1篇ISSR
  • 1篇ISSR分析
  • 1篇ITS
  • 1篇ITS序列
  • 1篇LITSEA
  • 1篇濒危
  • 1篇濒危植物
  • 1篇PSBA-T...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陈俊秋
  • 2篇李捷
  • 1篇李锡文
  • 1篇李朗
  • 1篇李巧明
  • 1篇慈秀芹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樟科润楠属植物ITS序列贝叶斯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15
2009年
应用n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使用Bayesian分析法对樟科润楠属的系统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润楠属在鳄梨属群中本身作为一独立分支,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由于其花被裂片果期宿存且强烈反转与同产自亚洲的楠属和油丹属存在清晰界线。本研究否定了前人依据花被片外面被毛情况及果实大小所建立的润楠属属下系统,但同时暗示着花序类型可能是解决润楠属下系统演化的关键性状。本研究对解决润楠属属内种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尚有不足,建议今后补充更多的属内物种以及寻找新的分子标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陈俊秋李朗李捷李锡文
关键词:樟科润楠属贝叶斯分析系统发育
樟科润楠属植物系统学研究
樟科润楠属植物(Machilus Nees)全世界约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是其分布的多样性中心,有68种,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和南部地区。本研究以前人对樟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工作为基础,通过分...
陈俊秋
关键词:樟科润楠属ITSPSBA-TRNH系统发育
文献传递
樟科濒危植物思茅木姜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38
2006年
本文采用ISSR标记对中国特有且仅在云南南部狭域分布的樟科濒危植物思茅木姜子(Litseaszemaois)现存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96条引物中筛选出了10条,对103个个体进行了扩增,共扩增出77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67条。分析结果表明:(1)思茅木姜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87.01%,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006,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0.2466,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Hsp=0.3826;在居群水平上,PPB=37.99%,Ne=1.2500,H=0.1418,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Hpop=0.2088。(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3700;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Hsp–Hpop)/Hsp)为0.45。AMOVA分析显示:思茅木姜子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占总变异的72.99%,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27.01%,表明思茅木姜子属于异交种。(3)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的范围为0.8233–0.9761。经Mantel检测,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0925,P=0.6931)。我们推断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境的片断化是导致思茅木姜子濒危现状的主要因素。考虑到目前其遗传多样性水平虽然很高,但各居群个体数量很少,因此应该对思茅木姜子各居群的所有个体实施及时的就地保护;而遗传变异大部分存在于居群内的个体间,所以在迁地保护时应在各居群内大量采样。
陈俊秋慈秀芹李巧明李捷
关键词:LITSEA特有濒危植物I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