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旭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加强护理,包括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防止躁动,并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导管,达到转出麻醉恢复室的标准,安返病房。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加强麻醉苏醒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平稳渡过手术危险期的关键。
- 李媛闫旭明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护理
- 喉罩通气下丙泊酚加芬太尼麻醉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由于行经心导管消融手术治疗心房颤动(AF)的外籍患者逐渐增多,要求术中完全无痛与无知晓。我们参照日间手术麻醉的特点,将喉罩及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外籍AF患者,取得了术中血压、呼吸平稳,术毕清醒迅速、彻底,现将患者术毕1h内离开医院的麻醉效果介绍如下。
- 董秀华闫旭明卿恩明卢家凯龙德勇
- 关键词:心房颤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 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学生的带教体会
- 我院既是一所以心血管病为中心的综合性医院,又是一所教学医院,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首医”)临床6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将成为医生,对于他们有无必要在手麻科实习过程中由护理管理者参...
- 闫旭明卿恩明李书闻吴宪宏刘亚光
-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院校带教体会本科实习
- 文献传递
- 疼痛规范管理对开胸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控制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疼痛规范管理对开胸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20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予以疼痛规范管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疼痛护理管理,对比2组的疼痛控制效果并总结分析。结果经过疼痛规范管理后,观察组将术后24 h伤口疼痛分数>3分患者的疼痛分值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重度以上疼痛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疼痛规范管理可以提高开胸患者术后的疼痛控制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
- 闫旭明刘志英李媛
- 关键词:疼痛评估护理管理开胸术
- 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2006年12月~2009年2月,行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159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根据手术需要先后行左侧和右侧单肺通气。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62±22)min(132~243min),手术失血量(85±23)ml(70~200ml),术后住院(7.6±2.4)d(6~11d)。3例术后因低氧血症而再次气管插管,1例因术后急性心功能不全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无麻醉并发症。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密切监测,完善的单肺通气管理和循环管理是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的关键。
- 林多茂刘晓明闫旭明卢家凯卿恩明
- 关键词:麻醉胸腔镜心房纤颤射频消融
- 浅谈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被引量:22
- 2011年
- 现代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急救与生命复苏以及疼痛机制和治疗的专业学科。麻醉护理工作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麻醉专科护士既要具备麻醉护理知识,又要具备急救与复苏知识[2]。麻醉护理在国外开展十分广泛,在临床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的麻醉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将近几年来我院麻醉护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如下。
- 闫旭明
- 关键词:临床麻醉专科护士麻醉护理工作现代麻醉学专业学科
- 国产重组人脑钠素与硝普钠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的对比研究
- 2007年
- 目的对重组人脑钠素(rhBNP)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观察,并与硝普钠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择期心脏手术病人22例,随机分为 rhBNP 组(B 组)和硝普钠(SNP)组(S 组),每组11例。比较 rhBNP 与 SNP 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给药前和 S 组比较,B 组用药后15、30、60、120和180min 各点心输出量增加显著(P<0.05,P<0.01);B 组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即刻、15、30和60min 时点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显著(P<0.05);给药后即刻、15和30点与 S 组比较,下降显著(P<0.05)。B 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即刻、15、30、60、120和180min 下降显著(P<0.05,P<0.01);与 S 组比较,给药后30、60、120和180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 组 PCWP 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60 min、120 min 和180 min 下降显著(P<0.05)。B 组与输注 rhBNP 前以及 S 组比较,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注 rhBNP 后病人24h 尿量明显增加。用药过程中以及30 d 后进行电话随访,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rhBNP 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是可行的,具有改善心功能和稳定循环的作用。
- 卢家凯卿恩明林多茂闫旭明
- 关键词:硝普钠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医护
- 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麻醉病人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评分(PARS)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麻醉病人恢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麻醉恢复室病人423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病人入室及出室时进行麻醉恢复评分,试验组依据麻醉恢复评分给予预见性护理及常规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恢复评分、并发症的发生及留室时间的差异,并分析麻醉恢复评分与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及留室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病人出室时麻醉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及留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麻醉恢复评分入室得分与ASA评级及留室时间均呈负相关。[结论]麻醉恢复评分可以定量地反映病人的生理功能变化,以麻醉恢复评分为基础的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人留室时间。
- 闫旭明刘志英邱银燕
- 关键词:麻醉预见性护理
- 胸椎旁阻滞治疗心脏术后胸部顽固性疼痛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 2011年
- 对26例心脏术后胸部顽固性疼痛患者行胸椎旁阻滞治疗,18例康复,另8例中4例间断应用非甾体抗炎药,3例治疗3个月后缓解,1例缓解不满意。治疗过程中仅1例发生气胸,无其他并发症。提出护士治疗前严格评估,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中毒及过敏反应、高位或全脊髓麻醉并发症;治疗后观察有无低血压、穿刺部位出血、感染、晕针等,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刘志英闫旭明王翠萍于宏马昀
- 关键词:心脏术后慢性疼痛椎旁阻滞并发症护理配合
- 开展麻醉护理工作的体会被引量:19
- 2000年
- 闫旭明
- 关键词:麻醉麻醉护理工作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