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景航

作品数:41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疗效
  • 8篇疗效观察
  • 8篇激光
  • 6篇痤疮
  • 5篇软膏
  • 5篇慢性
  • 5篇面部
  • 5篇黄褐斑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皮肤
  • 4篇皮炎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血清
  • 3篇寻常型
  • 3篇寻常型银屑病
  • 3篇药疗
  • 3篇药疗法
  • 3篇阴虚

机构

  • 37篇广州市皮肤病...

作者

  • 37篇邓景航
  • 12篇王菲
  • 9篇黄茂芳
  • 9篇朱慧兰
  • 7篇罗育武
  • 6篇肖常青
  • 4篇罗静英
  • 4篇李振洁
  • 4篇李仰琪
  • 3篇李燕红
  • 3篇林春生
  • 3篇李战忠
  • 3篇叶少琼
  • 3篇胡韶光
  • 3篇张锡宝
  • 3篇林玲
  • 3篇张流明
  • 3篇罗权
  • 3篇何玉清
  • 2篇李润祥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岭南皮肤性病...
  • 3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激光医学...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5
  • 7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穴位照射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被引量:3
2004年
李战忠叶少琼胡韶光邓景航罗静英
关键词:激光穴位照射进行性指掌角皮症劳宫穴
IVT——酶免疫法体外检测变应原在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IVT——酶免疫分析法,探讨该方法对变应性皮肤病病因诊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IVT半定量体外检测方法对荨麻疹,湿疹,异位性皮炎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和总IgE测定。结果食物组检出阳性165例,阳性率31...
叶少琼毕超张流明邓景航
关键词:变应原皮肤病体外检测IVT酶免疫法
文献传递
中药周期性阶段疗法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性阶段疗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月经后服用补精血颗粒与月经前及经期服用理气养血活血颗粒的周期性阶段治疗;对照组61例,采用补精活血颗粒的持续性给药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8%,对照组为93.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临床疗效相当,均能有效治疗黄褐斑。
李振洁林春生邓景航李燕红叶兴东朱慧兰
关键词:黄褐斑肝肾阴虚型中药疗法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重症痤疮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重症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服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异维A酸胶丸治疗。两组均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连用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06%、7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重症痤疮,起效较快,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罗静英胡韶光邓景航
关键词:重症痤疮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异维A酸胶丸
胸腺五肽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在抗组胺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隔日注射胸腺五肽2 mg,观察组每日注射胸腺五肽10 mg。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716,P<0.05)。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x2=0.90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7.4%,显著低于对照组(x2=8.454,P<0.05)。结论:在抗组胺药的基础上,每日持续使用胸腺五肽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邓景航李仰琪罗育武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胸腺五肽抗组胺药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35及IL-26水平的变化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35及IL-26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90例CSU患者为观察组,并分为活动期CSU组和静止期CSU组2个亚组,每组45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IL-35及IL-26水平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2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活动期CSU组、静止期CSU组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活动期CSU组高于静止期CSU组(均P<0.05);活动期CSU组IL-2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CSU组与静止期CSU组、静止期CSU组与对照组的IL-2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检验示,CSU患者的IL-35水平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74,P<0.01),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23,P>0.05);IL-26水平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24,P<0.05),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15,P>0.05)。结论在CSU的发病过程中,IL-35及IL-26水平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肖常青邓景航罗育武王菲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IL-35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究强脉冲光在临床上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试验组给予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面部色素增多性皮肤病的治疗,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55例患者中治愈37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55例患者中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2.72%。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的疗效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邓景航王菲黄茂芳
关键词:强脉冲光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探讨金纽尔(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手部慢性湿疹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鹏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金纽尔联合青鹏软膏进行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4%和71.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显著的不良反应。结论金纽尔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景航罗育武王菲
关键词:青鹏软膏手部慢性湿疹
头孢唑肟钠治疗单纯性淋病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头孢唑肟钠治疗单纯淋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在性病门诊确诊为单纯性淋病 1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头孢唑肟钠 2g分两侧臀部一次性肌肉注射 ;对照组用淋必治 4g分两侧臀部一次性肌肉注射。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 90 % ,对照组的治愈率为 92 % ,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χ2 =0 1 ,P >0 0 5 )。结论 :头孢唑肟钠治疗单纯性淋病疗效好 ,安全性高 ,可供临床选用的药物。
谢裕南张流明林蔼邓景航
关键词:头孢唑肟钠淋病
寻常性痤疮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寻常性痤疮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2008—06/2008—12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表对418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70.6%的患者初发年龄在16~24岁,使用化妆品、喜吃刺激性食物及甜食、睡眠时间在凌晨后与痤疮严重程度有关。65.3%的患者连续治疗8周,治愈率达60.8%。结论:痤疮仍是青春期常见病,临床上应重视维持治疗及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李仰琪梁碧华邓景航
关键词:痤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