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玉
- 作品数:18 被引量:23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水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杀伤自体瘤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被引量:2
- 1994年
- 胸水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杀伤自体瘤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韩葆惠,贾友明,周敏,胡美玉,郝兰萍(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肺科、内科免疫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杀伤肿瘤细胞通过两种机制:一是TIL与肿瘤细胞相互接触,直接分泌细胞毒颗粒和穿孔素与靶细胞相结合,...
- 韩葆惠贾友明周敏胡美玉郝兰萍
- 关键词:肿瘤胸水淋巴细胞体外杀伤形态学
- C-met-SF/HGF通路对肝癌转移潜能的影响
- 目的:研究 Met-SF/HGF 通路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 c-met 和 SF/HGF 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转录和表达(MHCC-1,HepG2,Hep3B 和 ...
- 刘康达谢倩胡美玉周康
- 关键词:肝癌转移
- 文献传递
- 顺铂、V_(P16)化疗对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1994年
- 顺铂、V_(P16)化疗对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周敏,洪群英,韩保惠,张新,贾友明,胡美玉(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肺科)许多研究提示,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人有明显不同[1,2],而应用化疗后血T淋巴细胞...
- 周敏洪群英韩保惠张新贾友明胡美玉
- 关键词:顺铂VP16T细胞亚群
- 离散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cDNA转染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通过离散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scatter factor/Hepatocyte growth factor,SF/HGF)cDNA转染肝癌SMMC7721细胞来探讨SF/HGF对肝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法进行基因转染,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SF/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通过生长曲线、划痕实验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增长状况及细胞的运动能力。以转染前后细胞分别接种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 转染后细胞表达SF/HGF的量为694pg/ml,其受体c-met量未见明显变化;转染后细胞增殖明显加快,运动能力增强,并伴明显的形态学变化。初步动物实验显示转染后细胞生长较快,瘤组织中有瘤栓形成,并在肺内发现转移灶。结论 SF/HGF在肝癌细胞中的高表达能促进肝癌细胞生长、侵袭及转移。
- 谢倩刘康达胡美玉吴祥甫周康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转染肝细胞癌肿瘤转移
- 犬纤维化肝贮脂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引量:7
- 1996年
- 改良一种分离肝贮脂细胞(Ito)的方法。结扎犬胆总管,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用 60 g/ L聚蔗糖校正比重为1.077的淋巴细胞分离液,使其比重为1.053,采用单层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犬纤维化肝贮脂细胞。结果:所获得的该种细胞在328 nm紫外光激发下出现自发荧光,呈desm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电镜观察显示其胞质中有较多脂滴,细胞核形状极不规则。结论:分离所得的细胞为贮脂细胞;本工作简化了贮脂细胞的分离方法,使其既方便又经济实用,分离效率也较高。
- 胡美玉刘维田王吉耀朱无难
- 关键词:贮脂细胞肝纤维化
- SF/HGF cDNA转染对肝癌SMMC7721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
- 目的:以 SF/HGF cDNA 转染肝癌 SMMC7721细胞株,对比转染前后细胞恶性行为的变化来探讨 SF/HGF 对肝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脂质体法进行基因转染,ELISA 和 Western Blot 检测 ...
- 谢倩刘康达胡美玉吴祥甫周康
- 关键词:基因转染肝癌转移
- 文献传递
- 甘草酸减少鼠肝纤维化Ito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和胶原沉积被引量:12
- 1998年
- 目的:观察甘草酸对鼠肝纤维化时Ito。细胞增殖和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和肝脏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以CCl_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动物分组为止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甘草酸治疗组三个大组,各组又包括早(2周),中(6周)。晚(9周)期组,分别于用药后第2、6、9周处死动物,分离提取肝Ito细胞,培养两周后提取总RNA,以DIG High-Prlmer去标记IⅢ型前胶析和间质胶原酶cDNA探针,Northern杂交分析IⅢ型前胶原和间质胶原酶mRNA表达.鼠肝IⅢ型胶原沉积用Dot blot测定,用~3H-TDR^3H-脯氨酸观察甘草酸对培养的Ito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结果,甘草酸对Ito细胞H-TDR和H-脯氨酸的掺入在4h、24h、48h与空白对照比呈明显抑制作用(P<0.05),其抑制率分别为15%、21%、31%,在甘草酸浓度≤0.125μg/ml时,对Ito细胞~3H-TDR掺入抑制不明显,而≥0.25μg/ml时呈现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H脯氨酸掺入,在甘草酸浓度≥0.125μg/ml时,则出现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随浓度增加而抑制作用加强。在鼠肝纤维化早、中、晚各期,模型对照组Ito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甘草酸组各期Ito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均显著降低(P<0.05).Ito细胞间质胶原酶mRNA表达.在早、中期模型对照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
- 张其胜王吉耀胡美玉
- 关键词:甘草酸间质胶原酶
- C-met-SF/HGF通路对肝癌转移潜能的作用
- 目的:研究 Met-SF/HGF 通路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 c-met 和 SF/HGF 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转录和表达(MHCC-1,HepG2,Hew3B 和 ...
- 刘康达谢倩胡美玉周康
- 关键词:肝癌转移
- 文献传递
- 干扰素α对肝纤维化鼠星状细胞Ⅰ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及胶原沉积的影响被引量:26
- 1999年
-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对大鼠肝纤维化时星状细胞增殖、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和肝脏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 以CCl4制造肝纤维化模型 ,培养肝星状细胞 ,抽提RNA ,用地高辛标记Ⅰ、Ⅲ型前胶原和胶原酶cDNA探针 ,Northern杂交分析Ⅰ、Ⅲ型前胶原和胶原酶mRNA表达 ,Dotblot测定大鼠肝Ⅰ、Ⅲ型胶原沉积。分别用3H TdR和3H 脯氨酸掺入观察干扰素α对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干扰素α对3H TdR和3H 脯氨酸掺入的星状细胞 ,在 4、2 4、4 8小时与空白对照比较 ,呈明显抑制作用 ,其抑制率分别为 16%、19%、2 7%。干扰素α浓度≥ 12 5U/ml时呈现明显抑制作用 ,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在鼠肝纤维化早、中、晚期 ,干扰素α组星状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RNA表达 :在模型对照组早、中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晚期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在干扰素α组早、中、晚各期 ,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肝内Ⅰ、Ⅲ型胶原沉积 :干扰素α组早、中期均低于模型对照组 ,而晚期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干扰素α可抑制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 ,下调肝纤维时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 ,减少肝脏Ⅰ、Ⅲ型胶原沉积。
- 张其胜王吉耀胡美玉
- 关键词:干扰素Α肝纤维化MRNA
- 癌性胸液过继性免疫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1995年
- 对24例癌性胸腔积液患各自体胸液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体外经小剂量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诱导、扩增、测定了培养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16)、IL2R水平,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改变,并对(TIL/rII,2)治疗前后胸液病理细胞、癌胚抗原(CEA)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胸液TIL经培养、扩增后CD_8、CD_(16)、NK活性显著升高,胸液CEA水平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患者胸液病理细胞消失,经TIL/rlL2上局部治疗后胸液消失者占62.5%,总有效率为79.1%,随防1~6个月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韩葆惠贾友明周敏胡美玉郝兰萍李菁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胸膜积液免疫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