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
- 作品数:17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3D-Flair MRI和前庭功能在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分析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3D-Flair)MRI表现、前庭功能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突发性聋可能的预后评估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内科住院的成人单侧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内耳3D-Flair MRI的结果分为MRI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又分为内耳高信号未吸收、高信号吸收和血迷路屏障破坏三组。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患者听力疗效、冷热实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以及头晕/眩晕伴发率的差异。结果共收集资料完整患者191例(男97例,女94例,年龄13~69岁),其中内耳3D-Flair MRI正常组50例,异常组共141例(包括内耳高信号未吸收组50例,内耳高信号吸收组71例,血迷路屏障破坏组20例)。四组间年龄、性别、耳聋侧别和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听力疗效比较,内耳3D-Flair MRI正常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四组间比较,正常组和内耳高信号吸收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7,P=0.045;χ^(2)=6.925,P=0.009)。内耳3D-Flair MRI异常组的冷热试验、vHIT结果异常率及头晕/眩晕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RI异常的三组间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异常率、vHIT异常率、伴头晕/眩晕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四组间冷热试验、oVEMP异常率、vHIT异常率、头晕/眩晕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伴头晕/眩晕患者的冷热试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vHIT阳性率,均高于不伴头晕/眩晕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伴头晕/眩晕患者的vHIT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的异常率显著�
- 戴清蕾熊文萍王英俊胡娜孙晓樊兆民王海波王明明
- 关键词:前庭功能试验
- 前庭神经炎患者内耳3D-FLAIR MRI特点与前庭功能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初步研究前庭神经炎(VN)患者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磁共振成像(3D-FLAIR MRI)特点,探讨VN可能的发病部位,同时与前庭功能结合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山东大学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眩晕疾病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36例V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25~71岁,平均44.1岁;均为单侧发病,患侧为左耳17例,右耳19例。根据内耳3D-FLAIR MRI结果分为强化组及非强化组(健侧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患者前庭功能与内耳3D-FLAIR特点的关系。结果36例中发现3D-FLAIR异常强化31例(86.1%),其中前庭神经及前庭终器同时强化14例,单纯前庭上神经强化8例,单纯前庭终器强化7例,单纯耳蜗强化2例。观察前庭神经异常强化显示:前庭上神经强化21例,前庭上、下神经强化1例。5例内耳3D-FLAIR未见异常。根据前庭功能结果分析显示全前庭神经受累19例(52.8%),单纯前庭上神经受累16例(44.4%),单纯前庭下神经受累1例(2.8%)。内耳3D-FLAIR强化组31例患者半规管轻瘫值60.81±3.49,非强化组5例患者半规管轻瘫值34.1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8,P<0.01)。结论内耳3D-FLAIR MRI可以为临床提供可视的影像证据,考虑VN的病变部位不仅在前庭神经,还包括前庭终器。内耳3D FLAIR异常强化的患者其前庭功能损伤更显著。
- 菅慧蓉胡娜胡娜李霄飞李亚伟吕亚峰王海波张道宫
- 关键词:前庭神经炎前庭功能内耳
- ESWAN在判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微量出血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ESWAN)序列的特征,以明确ESWAN在前列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EXCITE HD 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经病理证实的20例前列腺癌和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ESWAN及常规MR扫描,应用GE ADW 4.5工作站相应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由两位影像学专家判断是否有出血并对判断结果行卡方检验。结果 ESWAN扫描显示,在肿瘤区域,70%(14/20)前列腺癌有出血征象,26%(13/50)良性前列腺增生有微出血征象(χ2=11.67,P<0.05)。常规MRI序列示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6例在肿瘤区有出血征象,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现微出血有3例。相关性分析显示,ESWAN检测到出血与前列腺癌呈中等相关(r=0.38,P<0.05)。结论 ESWAN能较好地显示前列腺癌内微出血,可为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李莉莉王光彬王锡臻胡娜王滨李玉超杨丽张存美巩涛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磁共振成像
- 吸入混合气BOLD-fMRI对正常前列腺组织加龄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前列腺志愿者吸入carbogen气体后不同年龄组正常中央腺区(CZ)和周围带(PZ)的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探讨正常前列腺不同组织SI-TC的加龄性变化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正常前列腺志愿者32例,按年龄分为<30岁,30~50岁和>50岁三组。吸入carbogen气体状态下行BOLD-fMRI成像。分别记录吸入carbo-gen气体前、后的CZ和PZ的平均信号强度值,计算吸入carbogen气体后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比较不同年龄段CZ和PZ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之间的差别。结果 <30岁年龄组的CZ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高于>50岁年龄组(P=0.014);<30岁年龄组的PZ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高于30~50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7)。结论吸入carbogen气体状态下BOLD-fMRI信号改变能反映正常前列腺组织的加龄性变化规律,可为前列腺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 焦自梅王锡臻胡娜刘金刚王滨王光彬李莉莉
- 关键词: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混合气
- 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DTI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对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的DTI参数MD值和FA值进行分析研究,观察MD值及FA值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57例正常成年男性,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4组,A组(15-29岁,n=14)B组(30-49岁,n=17),C组(...
- 巩涛胡娜王滨
- 关键词:前列腺正常成人DTI
- 文献传递
- 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
- 2014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大...
- 胡娜
-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精神
-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辅助电刺激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辅助电刺激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山东省耳鼻喉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给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辅助电刺激治疗;对照组32例,仅给予电刺激治疗,治疗周期均为5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吞咽功能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咽部通过时间、吞咽功能评分情况及X线片透视下观察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FSS咽部通过时间、吞咽功能评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低于观察组(9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部通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较对照组较高(P<0.05);观察组可进固体、糊状、流质食物、水的患者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辅助电刺激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
- 王宏涛胡娜高光
- 关键词:电刺激环咽肌失弛缓症吞咽功能
- 双侧颌面部木村病1例
- 2019年
- 患者男,26岁。4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耳后肿物,约'花生米'大小,2个月后右耳后局部隆起,无不适,未予以治疗。近4年期间,双耳后肿物进行性增大,无不适,查体示肿块表面呈暗紫色,无波动感,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28.01%(参考范围:0.5%~8%),嗜酸性粒细胞1.87×109/L(参考范围:0.02-0.52×109/L),尿素9.04mmol/L(参考范围:1.43~7.14mmol/L).
- 胡娜苏世军赵慧王光彬
- 关键词:木村病嗜酸性粒细胞影像学表现
- 吸入混合气BOLD-fMRI对前列腺疾病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吸入混合气状态下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09-10-2011-12-31在山东大学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就诊的正常前列腺志愿者32例、手术和(或)穿刺病理确诊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35例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24例,吸入carbogen气体状态下行BOLD-fMRI成像。分别记录前列腺中央腺区(central zone,CZ)、周围带(peripheral zone,PZ)、BPH区及PCa区吸入carbogen气体前后平均信号强度值,以闭孔内肌作为参照,计算吸入carbogen气体后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CZ、PZ、BPH区及PCa区信号强度于吸入carbogen气体后均高于吸入carbogen气体前,且对于同一受检者不同组织曲线形态基本一致,但曲线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吸入carbogen气体后正常CZ、PZ、BPH区及PCa区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分别为(5.07±1.08)%、(2.78±1.13)%、(6.44±2.02)%和(1.77±0.40)%,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获得PCa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的最佳诊断域值为2.36%,此诊断阈值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62.5%;BPH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的最佳诊断域值为4.35%,此诊断阈值敏感度为97.7%,特异度为39.1%。结论吸入carbogen气体状态下BOLD-fMRI可以反映出正常前列腺CZ、PZ、BPH区及PCa区的血氧水平变化特点,在BPH和PCa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以相对信号强度平均增加率对BPH和PCa进行诊断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
- 高珊珊王锡臻焦自梅胡娜李莉莉王光彬王滨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良性增生磁共振成像
- 乙状窦异常搏动性耳鸣50例临床病例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乙状窦异常搏动性耳鸣的疾病特点、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山东省耳鼻喉医院2014年2月至2020年7月经乙状窦手术治疗的50例单侧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女49例,男1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44岁;右侧耳鸣45例,左侧耳鸣5例。术前耳鸣程度Ⅱ级4例,Ⅲ级11例,Ⅳ级22例,Ⅴ级13例。记录其耳鸣的特点、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法、术中所见及术后耳鸣变化。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SPSS 26.0软件对手术前后耳鸣分级的差异进行符号秩和检验。结果50例耳鸣患者术后痊愈37例,术后无效(耳鸣无变化)8例,术后显效(耳鸣分级下降2级或以上)3例,术后有效(耳鸣分级下降1级)2例。经符号秩和检验,手术前后耳鸣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0,P<0.05)。颞骨CT发现36例乙状窦憩室(其中17例合并乙状窦壁缺失)、12例乙状窦壁缺损、2例与乙状窦邻近的颞骨局部缺失。行乙状窦憩室封闭35例,乙状窦壁重建4例,乙状窦缩窄5例,单纯行乙状窦前乳突气房开放4例,行乙状窦前乳突气房开放联合乙状窦缩窄1例,行乙状窦前乳突气房开放联合乙状窦憩室封闭1例。结论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多见于女性,常见原因可能为乙状窦憩室、乙状窦周骨质缺损等乙状窦壁异常,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 李莉韩月臣孙鹏程胡娜毛彦妍侯志强王海波樊兆民
- 关键词:乙状窦耳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