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晶晶
- 作品数:35 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福州市2004—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04—2014年福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2004—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福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7起,事件级别以Ⅳ级和未分级为主;事件以传染病为主,占70.62%,其次为食物中毒,占14.69%;事件发生高峰为4—6月份和9月份;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共68起,占事件总数38.42%;177起事件中由各级疾控机构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5起,占87.57%;2004—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效值在2h之内的有58.19%。结论应提高对乙、丙类传染病事件的重视程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体系信息来源渠道需进一步扩大;学校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意识。
- 羊晶晶王镜泉陈敏红陈杨伟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福州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福州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影响福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有关因素。结果福州市2009-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15 7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6.31/10万,其中重症307例,死亡7例。出现两个发病波峰,6月份达到发病高峰,9月份又出现一个小波峰。患者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区,平均发病率以仓山区最高达到310.57/10万。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1.70∶1;以5岁以下年龄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1.07%。发病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数的97.00%。结论本研究提示,要加强以散居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
- 王镜泉官陈平郑霄雁羊晶晶
-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率
- 福州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况调查及配置评价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况以及配置的公平性。方法:设计调查表,统计并分析2021年福州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数据。结果:2021年,福州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有结核病防治人员223人,其中30~45岁124人(55.6%)、初级职称140人(62.8%);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中共有结核病防治人员214人,其中有161人为兼职(72.2%);福州市结核病防治人员人均服务人口为3.43万人,人均服务患者为11.75人,人均服务面积为53.35km^(2);按照辖区服务人口、人均管理患者数和人均服务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9、0.30和0.48。结论:福州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在服务人口、管理患者数方面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服务面积配置的公平性,存在高级职称人才缺乏、结核病防治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 羊晶晶李佳黄玲黄龙
- 关键词:结核病人力资源基尼系数
- 重庆市1220名高级知识分子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对霞庆市正高职称人员脂肪肝发病率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于重庆市健康体检的1220名止高职称人员中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 羊晶晶王永红李革
- 关键词:脂肪肝高级知识分子患病率
- 文献传递
- 重庆市正高职称人员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 目的:了解重庆市正高职称人群的健康状况,探索影响该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改善重庆市正高职称人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部分重庆市正高职称人员健康现况及变化趋势
方法...
- 羊晶晶
- 关键词:健康体检高级知识分子LOGISTIC回归分析抽样调查
- 文献传递
- 福州市2018—2021年中老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变化及HIV感染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福州市中老年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监测数据,了解影响其HIV相关行为变化及其感染影响因素。方法2018—2021年,在福州市通过网络和场所招募中老年(≥45岁)MSM人群,分析其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及HIV感染因素。结果共招募MSM人群1103例。调查对象HIV抗体总阳性率7.3%(80/1103);单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对象2018—2021年样本来源为网络招募、未婚/离异/丧偶、本省户籍者占比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1.42、19.55、7.73,P均<0.01);初中及以下文化、自述同性恋性取向者占比呈下降趋势(趋势χ^(2)=6.95、38.84,P均<0.01);近1年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27.05,P<0.01);既往接受HIV抗体检测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6.8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地居住时间≥1年(OR=0.25)、网络寻找性伴(OR=0.36)、近半年肛交使用安全套为“有时”(OR=0.22)、“每次”(OR=0.08),未发生肛交(OR=0.28)的中老年MSM人群,HIV感染的风险较小。结论福州市中老年MSM人群高危行为仍普遍存在,HIV感染形势仍严峻,应针对中老年MSM人群特点开展通俗易懂的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并扩大HIV检测服务。
- 羊晶晶张宏张宏何鼎盛陈剑惠林春仲
- 关键词:HIV感染中老年男性疾病控制
- 重庆市正高职称人员脂肪肝患病率与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重庆市正高职称人员脂肪肝发病率与生活饮食习惯对脂肪肝发病率的影响,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375例具正高职称人员进行脂肪肝诊断及肝功能指标、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同时对其生活饮食习惯进行问...
- 羊晶晶李革王永红
- 关键词:脂肪肝高级职称发病率饮食习惯
- 文献传递
- 福州市2017—2022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福州市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蚊媒监测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传染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福州市2017—2022年登革热病例资料,比较本土病例和输入性病例的流行特征,探索发病影响因素。结果福州市2017—2022年共报告登革热701例,其中本土病例占80.0%(561例)、输入性病例占20.0%(140例)。本土病例前3位是仓山区、台江区和闽侯县;输入性病例前3位是福清市、仓山区和晋安区,主要来自东南亚;登革热年均发病率1.56/10万,2019年发病率最高(8.56/10万);6年间登革热本土病例发病高峰在8—10月,输入性病例呈全年散发;登革热输入性病例男性占比(84.3%)高于本土病例(50.4%);6年间20~59岁组本土病例占65.8%(369例),而输入性20~59岁组病例占94.3%(132例);蚊媒监测布雷图指数(BI)高峰主要在每年6—8月份。结论福州市2017—2022年输入性病例占20.0%,与本土病例的地区分布、季节分布及主要年龄组等有所不同;福州市登革热的流行因素依然存在,今后应在重点地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例早期发现能力,继续开展常态化的蚊媒综合防制,以降低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
- 廖强冰侯艳英羊晶晶张帅郑霄雁
- 关键词:登革热输入病例
- 2019年福州市部分中学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中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和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3月,在全市内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7所中学的17个班级,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别,对可能影响结核病相关态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836名学生,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25%(813/836)。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1.03%(2 481/4 065),其中5条核心知识全部答对者172名,占21.16%(172/813)。在听说过结核病的学生中,75.49%(496/657)的学生对待结核病患者表现出疏远态度。结防知识知晓率女生(65.72%、1 275/1 940)高于男生(56.75%、1 206/2 125)、城镇(64.48%、532/825)高于农村(60.15%、1 949/3 240)、≥16岁(66.51%、1 114/1 675)高于<16岁(57.20%、1 367/2 390)、高中学生(69.28%、1 500/2 165)高于初中学生(51.63%、981/1 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和农村学生是对结核病患者持疏远态度的独立促进因素(P<0.05),其OR值(95%CI)分别为0.61(0.42~0.88)和0.60(0.39~0.91)。结论福州市中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
- 黄玲李佳羊晶晶赵玉杭
- 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防治知识
- 福州市2022年学生肺结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调查福州市2022年学生肺结核患者流行特点及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方法对福州市87所院校发生的校园肺结核疫情开展调查,对确诊的96例学生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并按照《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要求对7488名密切接触者开展筛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福州市2022年共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96例,男∶女=1.04∶1,年龄为(17.92±4.16)岁;大中专院校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和菌阳肺结核发病率均高于其他类型学校,分别为10.56/10万和5.18/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22,P<0.05;χ^(2)=38.69,P<0.05)。第1季度学生患者比例最高(34.38%,33/96)。就诊延误44例,延误率45.83%(44/96);确诊延误15例,延误率15.62%(15/96)。筛查密切接触者7488名,其中胸片筛查5339名,发现活动性患者5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筛查7124名,病原学阳性与非病原学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TST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25.97%(1135/4371)和21.10%(581/2753);强阳性率分别为6.15%(269/4371)和3.01%(83/2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84,P<0.05;χ^(2)=35.44,P<0.05)。结论福州市202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人群以大中专院校学生为主,第一季度发病构成比最高;学生患者就诊和确诊延误现象严重,及时有效地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尤其是对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可减少结核病在学校中传播。
- 黄玲羊晶晶李佳
- 关键词:肺结核密切接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