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燕
- 作品数:54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跨越和超越中的活力--托姆·冈恩诗歌艺术初探
- 2008年
- 作为20世纪中后叶重要而独特的、跨越英美两国的英语诗人,托姆·冈恩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主题内容以及表现风格方面走出了英国诗歌一味追求本土主义的樊篱。在诗歌的艺术形式方面,他在坚持传统形式的同时积极吸收美国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的养分,并探索以传统诗歌形式抒写反传统的内容。在诗歌的主题内容方面,他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思考人的生存本质问题。在艺术风格方面,他集写实、浪漫、非理性的诗风于一体,实现了多重的跨越,从而实现了20世纪后半叶英语诗歌面向多元的开敞。
- 章燕
- 论布莱克《天堂与地狱的婚姻》合体艺术中图文之间的多元隐喻关系
- 2017年
- 《天堂与地狱的婚姻》作为布莱克早期重要的合体艺术作品,其图像与诗文之间存在着多元的隐喻关系。这种隐喻关系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隐喻性浓缩、隐喻性延展、隐喻性建构。这三重隐喻关系形成了该作品以及布莱克合体艺术中图文之间多种形态的互文与互构,使得图文二者共同构建了布莱克对能量、诗才、想象力、创造力的肯定,并引发了人们对他作品的多种开放式阅读和阐释。他的合体艺术由此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 章燕
- 关键词:隐喻
- Language and Epistemology
- 章燕
- 关键词:解构主义结构主义认识论后现代主义
-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重共生现象
- 2012年
- 莎士比亚戏剧的生命力之所以长盛不衰,焕发出越来越强的活力,这与莎士比亚戏剧的一种双重共生现象有关。莎士比亚戏剧一方面活跃在剧场,另一方面也活跃在文字文本中,二者相互改写、互为补充;它们既为普通的大众所欣赏,亦为专业的学者和研究者提供阐释与批评的空间;在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他的戏剧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当下性,而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他的戏剧又被不断改编、改写、翻新、盗用,成为后人眼中和心中不断变换的莎士比亚。这种剧场演出与文学文本、经典化与大众化、当下性与后世不断阐释的再造性的双重共生现象展示了莎剧的巨大弹性和解读的空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永恒活力的莎士比亚。
- 章燕
- 关键词:演出文本通俗当下
- 对话与互动中的生命力——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视觉意识与想象被引量:1
- 2019年
- 传统的华兹华斯研究界普遍认为,在华氏早年创作的盛期他表达出对视觉感官的抵制,因为它限制了想象力的生发和心灵的跃动。笔者认为,华氏诗作中始终存在着鲜明的视觉意识,这种视觉意识与想象力有紧密的联系。但前后表现为两个层面,即早期的从眼见到心灵之见及中晚期的眼见与心灵之见的交互生发,在这种相互生发的过程中想象力与心灵的跃动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 章燕
-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视觉意识互动
- 关于诗歌的问答(外二篇)
- 2020年
-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1914-1953)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威尔士南部的一座海滨城市。17岁时他离开家乡前往伦敦开始他的写作事业。20世纪30年代晚期,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创作崭露头角。20岁时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诗十八首》,获得好评。他的诗作具有威尔士语的表达风格,并将这种语言表达特质与当时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风结合起来,诗作中充满感性的意象和梦幻的色彩,感情热烈、诗风浪漫狂放而又不失严谨3人们认为这种诗风消解了奥登那俭省而充满思索性的诗风,尤其是在奥登1939年离开英国前往美国之后。
- 李一娜(译)章燕
- 关键词:狄兰·托马斯超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 莎士比亚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对奥维德《变形记》的改写及诗人身份自觉
- 2023年
- 莎士比亚在1593年出版了他的首部诗歌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并在献词中明确表示这是“我文思的头胎儿”,向世人宣告他以诗人身份进入文坛。该诗作在当时获得非凡成功,但历代评论者大都忽视了献词与诗歌文本的互动,尤其未能洞察莎士比亚在献词中隐含的独立意识以及诗歌文本对神话结局改写的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模仿概念探索莎士比亚该诗作对其创作来源奥维德《变形记》的神话改写。在贵族资助成为诗人生存必要、印刷媒介带来更大受众市场的时代背景下,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多尼斯》既体现了他对时代诗学精神的回应,又是他突破文学传统的宣言。年轻无名的莎士比亚凭借此诗成功进入诗歌圈,在神话重述中展现了他的诗人身份自觉,确立了他的诗歌权威。
- 钟园章燕
- 关键词:莎士比亚奥维德《变形记》改写诗人身份
- 自然的想象与现实——略评《廷腾寺》的新历史主义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评论家从新历史主义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视角研究华兹华斯诗歌。在对《廷腾寺》一诗的研究中,评论家或认为华兹华斯自然的想象是对政治与现实的逃避,或认为他自然的想象是对政治与现实的介入,但二者都将《廷腾寺》中诗人对自然的想象与现实的关系绝对化了。本文试图超越上述两种研究倾向,提出华兹华斯诗歌美学的根本即在于想象与现实之间既联系又疏离的多重复杂关系。
- 章燕
- 生命与死亡的循环 自然与自我的互通——狄兰·托马斯诗歌艺术浅论被引量:5
- 2006年
- 作为英国20世纪30、40年代的重要诗人,狄兰·托马斯将超现实主义的非理性艺术表现手法和浪漫主义的想象与美结合起来,在他关于生命、死亡、自然的诗歌中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也为英国诗歌在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自身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 章燕
-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 性别·差异·融入+超越式的女性写作被引量:1
- 2010年
- 杨四平:我总相信,女性谈女性文学与男性谈女性文学是不一样的,前者不"隔",后者总觉隔了一层。比如,我来谈这个话题,就有某种"不真实"的感觉,因此,我至今没有为此写一篇专文,也没有参加过一次女性诗歌研讨会,尽管它们在过去开得那么轰轰烈烈。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没有资格来谈这个话题(因为研究不光依赖经验),也不表明我对这一话题不关心;恰恰相反。
- 杨四平章燕
- 关键词:女性写作女性生存性别身份女性身份生理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