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 作品数:131 被引量:3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噬藻斑扩大及噬藻体吸附率与宿主生长期的关系被引量:8
- 2003年
- 王春艳郭亚新程凯赵以军石正丽
- 关键词:噬藻体生长期蓝藻
- 一种亚硝化细菌的快速高通量筛选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亚硝化细菌的快速高通量筛选方法。亚硝化细菌固体培养基中加入50mg/L的BTB(溴百里酚蓝)制作显色培养基,用盐酸或氢氧化钠将其pH调节至7.0,趁热将其分装至96孔板中,待其冷却凝固后...
- 程凯陈诚李月娜蔡雨衡
- 一株海洋牟勒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被引量:3
- 2011年
- 以海洋赤潮藻为材料,从宁波市象山港附近海域采取水样,经反冲超滤法对水样进行浓缩处理后,用其对培养的赤潮藻细胞进行感染,分离到了一株能裂解牟勒氏角毛藻的病毒,经反复的液体感染,建立了稳定的藻病毒-宿主藻系统,命名为牟勒氏角毛藻病毒。该病毒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稀释108倍以后仍然具有明显的感染效果。病毒纯化后,电镜观察显示此株病毒为球形多面体结构,直径约为58nm;电镜切片观察显示,感染后的藻细胞中充满了大量的游离的和组装好尚未释放的病毒粒子。经宿主范围鉴定,此株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其基因组大小约为23kb。此株病毒尚未有报道,是一种新发现的海洋藻类病毒,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吴庆喜程凯杨季芳陈吉刚赵以军许敏
- 关键词:病毒
- 淡水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与硝化速率的关系被引量:1
- 2022年
- 为研究3类淡水养殖水体(精养虾蟹池、湖泊养殖水体和精养鱼池)细菌群落结构与硝化速率的关系,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与流式细胞仪分析了15个养殖水体的细菌种群结构和总菌数,并测定了硝化速率.结果表明:淡水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群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且夏季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显著高于春季(p<0.05).春季的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为Nitrotoga和硝化杆菌(Nitrobacter),其中硝化杆菌的丰度与硝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精养鱼池中NOB的丰度显著高于另两类型水体(p<0.05);夏季NOB以硝化螺菌(Nitrospira)为主,其丰度也与硝化速率显著正相关(p<0.05),且湖泊散养水体中NOB的丰度显著高于另两类水体(p<0.05).此外,春夏两季的黄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的丰度均与硝化速率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说明,养殖水中NOB的分布受季节和养殖水体类型的影响,而硝化速率则受多种细菌的共同影响.
- 何梦莹熊英程凯
-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淡水养殖细菌多样性硝化速率
- 较高的代表性排放路径等级能提高噬藻体的感染力
- 2023年
- 由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升温对噬藻体的感染力存在复杂的联合作用,本文在以下代表性排放路径(RCP)所对应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同步升高的条件下对席藻进行了10个月的培养:(1)25℃+400 ppm(CK组),(2)27.4℃+538 ppm(RCP4.5),(3)28.0℃+670 ppm(RCP6.0),(4)29.8℃+936 ppm(RCP8.5),测定了席藻的生长曲线和噬藻体PP裂解席藻的感染力指标(包括吸附率、潜伏期、裂解周期、裂解率、释放量及席藻对紫外损伤噬藻体的光修复率)。结果表明,RCP4.5的影响不明显,随着RCP等级的进一步提高,席藻生长加速,噬藻体PP的潜伏期和裂解周期缩短、裂解率和释放量增加。特别是,RCP8.5比RCP6.0条件下的裂解周期更短、释放量更大。此外,各RCP等级下的吸附率没有显著差异,而光修复率却在RCP8.5条件下显著提高。结果说明,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同步升高超过RCP4.5后,席藻的生长和噬藻体PP的感染力总体上均会增加,且不同指标的响应是不同步的,预示着:伴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宿主藻生长的加速和藻类病毒感染力的增强是不同步的,并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改变藻类病毒与其宿主藻的生态平衡。
- 尚时雨程凯
- 关键词:温室效应蓝藻病毒紫外线
- 淡水湿地浮游病毒的空间分布被引量:4
- 2009年
- 在2006年3~7月间,对湖北省内15个营养水平不同的湿地水体中浮游病毒的分布规律开展了大规模研究。采用荧光显微直接计数法测定了浮游病毒丰度,同时还测量水体透明度、水温、pH、总氮、总磷、COD、叶绿素a浓度及活菌数。结果显示,浮游病毒丰度不但与活菌数和叶绿素a浓度显著相关(P<0.05),而且也与COD和水温极显著相关(P<0.01),这一结果说明有机物浓度和水温分别是决定淡水湿地中浮游病毒空间和时间分布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病毒与活菌数的相关性(P<0.05)高于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P>0.05),说明噬菌体(而不是浮游植物病毒)是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病毒的优势种类。
- 孙小磊赵以军刘妮邓敬轩程凯
- 关键词:浮游病毒COD水温噬菌体
- 低功率密度超声波强化絮凝沉降除藻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超声波强化絮凝沉降除藻技术能够提高絮凝沉降除藻效率,但以往研究采用的较高超声波功率限制了这一组合技术的应用。通过探究低功率密度超声波(0.5~1.0 W/L)对絮凝沉降技术去除微囊藻的增效作用,比较了增重剂种类及用量、超声波预处理的时间和距离、超声波预处理与絮凝沉降的间隔时长、日光照射时长等因素对除藻率的影响,并通过水池试验验证了低功率密度超声波的增效作用。结果显示:(1)超声波的处理距离对除藻率无显著影响,但增加超声波预处理时长则明显有利于提高除藻率,处理30 s时的除藻率显著高于仅处理10 s时的除藻率;(2)除藻率的日均变幅较大,当日光光照时长为3~9 h时,试验组的除藻率平均比对照组高17%,日光照射时长为0 h和12 h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除藻率则无显著差异;(3)随着超声波预处理与絮凝沉降间隔时长的增加,除藻率会明显下降,仅当间隔时长不超过30 min时,试验组的除藻率才显著高于对照组;(4)水池原位试验中,试验组的除藻率高达70.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2%。研究表明,低功率密度超声波预处理能明显增加絮凝沉降除藻率,且应在日光开始减弱的下午作业。
- 李姣田小方赵以军程凯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絮凝沉降功率光照
-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培养物360度成相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培养物360度成相装置,包括底座、支架、两个矩形旋臂定位板、旋转轴、两个光源旋臂、两个摄像头旋臂、两个置物台旋臂、光源、摄像头、置物台和旋臂定位销。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臂360度旋转+定位销的...
- 程凯宁雅向斯吴刚赵以军
- 文献传递
- 环境因子对衣藻水华消长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6
- 2001年
- 通过对一小型水体中衣藻水华发生全过程的研究 ,获得几种环境因子对衣藻水华消长影响的相关数据 .此次水华的发生期为 2 0 0 0年 2月至 3月 ,水温的变化范围在 8~ 2 0℃之间 .观测发现 ,水体中氮、磷的含量是影响水华发生的主要因素 :其中有效氮磷的比值为 1 7,这有可能就是导致水华中优势藻为衣藻的决定因素 ,并且当正磷酸盐浓度随着水华的不断发生而降至 0 .0 65 mg/L时 ,衣藻的生长就受到了限制 .此外我们还发现水华的消退与水体中细菌、浮萍、浮游动物等生物因素的作用有关 .
- 徐敏程凯孟博卢蒙张兴宇宋维芬赵以军
- 关键词:水华衣藻磷氮磷比环境因子水体污染
- 适用于低氨污水的高效氨氧化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氨氧化特性被引量:2
- 2020年
- 文章从生活污水中富集得到了一种培养物,其中的唯一自养氨氧化菌被命名为Nitrosomonas europaea SH-3。研究了亚硝氮浓度、盐度、温度和pH对其生长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在低氨污水中的脱氨效果及最大比增长速率。结果表明,该培养物的半数抑制亚硝氮浓度<500 mg/L,半数抑制盐度为0.5%~1%(以NaCl计);最适生长温度为32.2℃,最适pH为7.7。该培养物在低氨污水中的氨氮去除率能达到92.64%~100%,最大比增长速率为(2.34±0.35)d-1,最短代时为(7.28±1.07)h。该培养物生长迅速,对氨的亲和力高,在低氨污水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高慧娟向斯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