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泗佳

作品数:21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三叉神经
  • 6篇三叉神经痛
  • 6篇神经痛
  • 6篇经痛
  • 3篇动脉
  • 3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微循环
  • 2篇动脉供应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三叉神...
  • 2篇上颌
  • 2篇神经节
  • 2篇尸体
  • 2篇疼痛
  • 2篇痛模型
  • 2篇细胞
  • 2篇口腔
  • 2篇SD大鼠
  • 2篇GDNF

机构

  • 12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西安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秦泗佳
  • 11篇王福
  • 6篇张奎启
  • 5篇高璐
  • 4篇金海威
  • 2篇张晓红
  • 1篇张耀超
  • 1篇马新扬
  • 1篇郑建云
  • 1篇王丹杨
  • 1篇李子夏
  • 1篇梁斌
  • 1篇阮建平
  • 1篇刘雷
  • 1篇李雪
  • 1篇汪鹏

传媒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新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叉神经微循环和GDNF变化与疼痛关系的研究
目的:建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样的SD大鼠动物模型,研究其对机械刺激的行为反应和阈值变化、神经微循环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初步探究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机制,为下一步治疗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方法:   一、...
秦泗佳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循环病因机制
口腔综合模拟系统的维护及故障排除方法
2014年
在口腔实验室模拟口腔临床操作过程中,口腔临床综合模拟系统的使用频率较高,错误的使用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导致系统功能不能正常有效使用。本文通过试验技术人员,在多年实验室工作中的观察,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常规保养技巧及问题处理方法。
刘雷秦泗佳黄薇
关键词:故障排查口腔实验教学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是指有临床症状但无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其疼痛特点是难以忍受的阵发性剧痛且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疼痛次数增加,疼痛程度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可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
秦泗佳王福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特点功能性病变阵发性剧痛疼痛程度器质性
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痛阈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SD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对机械刺激的痛阈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动物模型,选取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手术组经口内切口行右侧三叉神经的眶下神经结扎术,假手术组只分离暴露右侧眶下神经不予以结扎,空白对照组未接受手术干预。记录大鼠术前及术后的痛阈,并在不同时间点解剖三叉神经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DNF的变化。结果手术组于术后2周出现痛觉超敏反应,一直持续到术后6周才逐渐恢复,术后10~12周才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组大鼠术后三叉神经节中GDNF的表达量增高,且表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结论大鼠眶下神经的慢性压迫性损伤(CCI-ION)可建立三叉神经痛样的动物模型。GDNF可能通过促进神经纤维的修复再生方式参与调控三叉神经痛。
秦泗佳张晓红金海威高璐王福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
面动脉发出舌下动脉1例报告
2010年
秦泗佳张奎启王福
关键词:舌下腺面动脉
单侧高、低位面动脉变异一例
2011年
笔者在解剖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颈尸体标本时,发现右侧双面动脉的变异,1条是低位的“较弱面动脉”,另1条是高位的面动脉,现报道如下。
秦泗佳张奎启王福
关键词:单侧尸体标本动脉灌注
上颌动脉翼腭段的应用解剖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上颌动脉翼腭段的走行及分支规律,为翼腭窝内动脉结扎、肿瘤切除和颅面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3种手术入路解剖21具成人尸头,观测上颌动脉翼腭段及分支的行程、管径、长度和毗邻关系。结果上颌动脉翼腭段行于上颌骨颞下面后上区内,分为5型:Y型26.19%、中间型33.33%、T型21.43%、M型11.90%和其他型7.14%。上颌动脉翼腭段外径为(2.61±0.39)mm,总长为(19.44±3.62)mm;其分支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圆孔动脉、翼管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腭鞘动脉,分支走行变异常见;颞深前动脉可作为确定上颌动脉翼腭段的参考标志。结论熟悉上颌动脉的分支、分型及走行对指导翼腭窝区手术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秦泗佳张奎启王福高璐张元鑫张晓红
关键词:上颌动脉翼腭窝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因其发病机制未明,所以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基因治疗和其他疗法等,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其中基因治疗是近年研究的热门方向。该文即对基因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理、技术及主要内容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秦泗佳王福张奎启高璐金海威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基因治疗
翼腭神经节及其动脉供应观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测翼腭神经节的位置、形状、大小、分支和动脉供应。[方法]取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福尔马林固定的50侧头部标本,用大体和显微解剖法,采用4种入路解剖翼腭神经节,观测翼腭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大小、分支、动脉供应和手术标志。[结果]翼腭神经节位于翼腭窝的后内部,翼管的前方,蝶腭动脉的后方;多为圆三角形,4.12 mm×4.17 mm,它与翼管神经和上颌神经的神经节支相连,发出腭支、鼻支、咽支和眶支;接受翼管动脉、圆孔动脉和蝶腭动脉供应,还是翼腭窝手术中寻找翼管神经和上颌神经的标志。[结论]翼腭神经节是翼腭窝内重要的神经结构,也是翼腭窝手术寻找翼管神经和上颌神经的标志。
秦泗佳张奎启张元鑫王福
关键词:翼腭神经节翼管神经蝶腭动脉
人上颌神经及其动脉供应尸体解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观测上颌神经的行程、分段,各段的长度、宽度、分支和动脉供应。方法取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福尔马林固定的50侧头部标本,用大体和显微解剖法,从不同入路分4段解剖上颌神经全程,观测上颌神经各段的长、宽、分支和动脉供应。以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神经颅中窝段平均(元±s,下同)长约(10.70±1.31)mm,宽约(4.01±0.52)mm;该段神经由海绵窦下(外)动脉供应。翼腭窝段长约(16.21±1.80)mm,宽为(3.27±0.62)mm;发出颧神经、1—3条上牙槽后神经、2条神经节支和结节降支;该段神经由圆孔动脉供应。眶下管段长(25.73±2.03)mm,宽(3.30±0.52)mm;发出上牙槽中神经(64%)和上牙槽前神经;该段神经由眶下动脉供应。面段出眶下孑L发出上唇支、鼻支、睑支、颊支和颧支;这些神经主要由眶下动脉和面动脉发出的上唇动脉、内眦动脉供应。结论了解上颌神经的行程和动脉供应的知识有助于局部麻醉和上颌神经手术;在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中,眶下神经、蝶腭孔和圆孔是重要的解剖标志。
张元鑫张奎启秦泗佳王福
关键词:上颌神经眼动脉尸体解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