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捷

作品数:143 被引量:435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2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党内
  • 22篇党内法规
  • 14篇两岸
  • 12篇两岸关系
  • 11篇治党
  • 10篇政治
  • 10篇宪法
  • 9篇中国共产党
  • 9篇共产党
  • 9篇国共
  • 9篇从严
  • 9篇从严治党
  • 8篇台湾问题
  • 8篇法治
  • 7篇条例
  • 7篇主义
  • 7篇法律
  • 6篇审查
  • 6篇基本法
  • 5篇人民

机构

  • 113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湖北省人民代...

作者

  • 113篇祝捷
  • 9篇周叶中
  • 3篇宋静
  • 2篇王萌
  • 1篇陈柏峰
  • 1篇刘文戈
  • 1篇秦天宝
  • 1篇刘茂林
  • 1篇廖奕
  • 1篇桂宇石
  • 1篇刘源
  • 1篇胡弘弘
  • 1篇张培
  • 1篇王虹

传媒

  • 14篇瞭望
  • 6篇人民论坛
  • 5篇法学评论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学习与实践
  • 4篇港澳研究
  • 3篇决策与信息
  • 3篇政治与法律
  • 3篇河南社会科学
  • 3篇人民政坛
  • 3篇当代中国政治...
  • 2篇中国党政干部...
  • 2篇台湾研究
  • 2篇台湾研究集刊
  • 2篇学术前沿
  • 2篇党内法规理论...
  • 2篇闽台关系研究
  • 2篇党内法规研究
  • 1篇新视野
  • 1篇江汉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8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权利泛化思潮的危害及防范被引量:7
2019年
近年来,一股以绝对平等、“弱者正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潮逐渐显现,即权利泛化思潮,其已在网络空间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并波及现实社会。权利泛化思潮会对我国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社会秩序以及个人生活产生危害,需要高度重视、有效防范。
祝捷
关键词:社会思潮
加强制度建设 鼓励干部干事被引量:1
2018年
坚持问题导向,突破"中梗阻",亟需在制度层面推进相关改革措施,形成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制度体系。包括建立更加适应改革需要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管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等。
祝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被引量:2
2018年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具有强大感召力,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祝捷汤景业
关键词:党内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
“一中宪法”与“宪法一中”——两岸根本法之“一中性”的比较研究
2012年
对两岸根本法的"一中性"进行比较分析,是研究大陆和台湾两岸政策的重要方式。实施于中国大陆的1982年宪法的"一中性",遵循"从政治到宪法"的形成逻辑,体现了大陆当时的两岸政策,因而可以称为"一中宪法"。台湾地区现行"宪法"的"一中性"可掩盖其政治上的"非一中性",由于其"一中性"仅具规范意义,并不必然导致"事实"上的"一中",因而可称为"宪法一中"。尽管"一中宪法"与"宪法一中"都在形式上保留了"一中",而且也都是两岸在根本法层次上的表述落后于现实政策的表现,但两者在形成逻辑、内涵和作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理解两岸根本法之"一中性"的"同"与"不同",对于弄清和把握大陆和台湾的两岸政策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意义。
周叶中祝捷
关键词:根本法两岸关系台湾问题
构建防止贪腐年轻化的综合治理体系
2023年
防止贪腐年轻化,需要综合发力、久久为功,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和自我革命制度治理效能,构建防止贪腐年轻化的综合治理体系,筑牢贯穿干部政治生命“全周期管理”的防线2023年以来,各地纪委监委通报了一批年轻干部因贪腐被查处的典型案件,很多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被通报,其中不乏“85后”“90后”。这些案件让人深思:如何防止贪腐年轻化,如何让年轻干部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祝捷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年轻化工作岗位年轻干部90后
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的问题意识、理论渊源和内容体系被引量:7
2018年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的呼唤催生新的思想,伟大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引。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如何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都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祝捷
关键词:思想建党党内法规理论渊源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宪法解释方法论的反思被引量:6
2010年
对宪法解释方法论探讨,可以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角度加以展开。由于主体性过于强调主体的优位性,给宪法解释方法论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主体间性对于宪法解释方法论的再思考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体间性一方面保持各主体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充分尊重他者,意图形成一种共在关系。宪法解释方法论运用主体间性的理论成果,在文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上形成了二重主体间性,目的是形成有利于多元视域融合的秩序。
祝捷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被引量:3
2017年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内监督制度在监督原理上的创新主要包括了权力制约、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责任担当、惩防并重等四个方面。在监督制度运行模式上的创新体现在从"自上而下"的监督向"上下左右"全方位监督的转变,从依靠党组织、党员监督向依靠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监督的转变。在党内监督制度运行机制的创新上,主要包括了以德治党思想在党内监督制度运行机制中的体现、纪委监督执纪的新形式以及重点监督等三方面内容。
莫广明祝捷
关键词:党内监督监督条例
论香港社会国家认同的建构方法--《基本法》爱国主义的理路与实现被引量:5
2018年
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加强对居民的国民教育。然而,近年泛起的激进本土主义思潮却给香港人国家意识的建构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引入和改造宪法爱国主义理论,并结合香港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和阐释了《基本法》爱国主义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并根据"政治—法律公民身份"和"文化—心理公民身份"的双重公民身份特征,强调在《基本法》爱国主义的模式下,要从制度和文化两条进路来构建香港人的国家认同。
祝捷秦玲
关键词:香港社会国家认同宪法爱国主义
论系统观念在依规治党中的逻辑展开被引量:3
2023年
中国共产党推进依规治党的目标导向,内在地决定了系统观念运用于依规治党的必然性和现实性。系统观念在依规治党中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治理中系统谋划依规治党,在一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融合中布局依规治党,以耦合协同的观念推进依规治党系统集成,以动态开放的态度推动依规治党系统创新。新时代新征程需继续坚持以系统观念为指引,在宏观上将依规治党置于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进行规划,在中观上推动党内法规体系融贯于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在微观上构建制度更加集成、执行更加有力的党内法规体系,保障党内法规从“制”的优势向“治”的效能转化。
祝捷万孝笑
关键词:自我革命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