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良

作品数:26 被引量:273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心理
  • 6篇大学生
  • 5篇心理健康
  • 4篇心理授权
  • 4篇心理素质
  • 4篇少年
  • 4篇授权
  • 4篇青少年
  • 4篇自我
  • 4篇自我效能
  • 4篇教师
  • 3篇大学生职业
  • 3篇大学生职业决...
  • 3篇职业决策自我...
  • 3篇青少年心理
  • 3篇中小学教师
  • 3篇小学教师
  • 3篇家庭
  • 3篇家庭环境
  • 2篇心理学

机构

  • 23篇西南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23篇王金良
  • 12篇张大均
  • 2篇宋雪芹
  • 2篇吴明霞
  • 2篇谢德光
  • 2篇龚玲
  • 1篇邵景进
  • 1篇简福平
  • 1篇余林
  • 1篇牟宏玮
  • 1篇冀巧玲
  • 1篇郭成
  • 1篇王鑫强
  • 1篇龚德英
  • 1篇庞小佳
  • 1篇齐晓栋
  • 1篇苏志强

传媒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心理学会...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当代教师教育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家庭环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探讨家庭环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为高校职业心理健康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重庆市4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得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来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预测作用,其中成就性和矛盾性维度是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最重要的预测变量。结论高校职业心理咨询应注意考虑家庭环境对个体职业发展的影响。
王金良张大均王云霞
关键词:家庭关系
网络使用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后果变量及影响机制被引量:12
2012年
近年来,网络使用方面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交焦虑、人格因素、自尊及社会支持会影响到个体的网络使用,而网络使用会对个体的孤独感、抑郁、生活满意度及认知方式等产生影响。在网络使用的后果变量方面,以往研究结论存在诸多不一致,说明网络使用对个体的影响可能受制于某些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未来研究需考察验证这些可能存在的中介或调节机制,深化对网络使用方面的了解。
王金良苏志强
关键词:网络使用影响因素中介机制
韧性理论及其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在过去的20年中,韧性理论受到了研究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韧性指的是个体在面临不利处境时,通过调动自身内部因素或者外部资源,对不利处境进行积极应对,并实现个体良好发展的过程。目前关于韧性有三个理论模型,分别为...
王金良
关键词:韧性心理素质青少年
学校组织氛围、自尊对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的影响分析
心理授权是组织行为学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个体的工作行为和态度有着重要影响。考察心理授权的影响因素,对于构建心理授权的有效干预措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还未有研究考察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的影响因素,妨碍了该领域内相...
王金良张大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自尊
儿童期虐待类型与青少年焦虑抑郁关系的相对权重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期虐待类型对青少年焦虑、抑郁影响的相对效应及其性别差异,为经历虐待以及焦虑、抑郁的青少年开展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2所中学6228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星调查,调查人口统计学特征、儿童期虐待经历以及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相对权重分析不同虐待经历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躯体忽视是最常见的虐待类型(28.2%),其次是情感虐待(23.7%)、躯体虐待(16.0%)和情感忽视(12.4%),性虐待是最不常见的虐待类型,报告率为10.3%。在经历过虐待的青少年中,大多数经历的虐待程度比较轻,其次是中等程度的虐待。情感虐待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影响最大(R^(2)=0.12/0.15),然后是情感忽视(R^(2)=0.08/0.11)、躯体虐待(R^(2)=0.02/0.03)、性虐待(R^(2)=0.02/0.01)和躯体忽视(R^(2)=0.01/0.01);相比于男生(R^(2)=0.09/0.12,R^(2)=0.06/0.09),情感虐待(R^(2)=0.13/0.16)和情感忽视(R^(2)=0.10/0.13)对女生焦虑、抑郁的影响更大。结论儿童期情感方面的创伤经历对焦虑、抑郁的影响更大,且存在性别差异,在女生中的影响相对更强。
张雨晗李洁阳尹学琴王金良
关键词:虐待儿童焦虑抑郁精神卫生青少年
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和谐道德教育
2005年
牟宏玮简福平王金良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市场经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
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团体训练是心理健康辅导的一种重要方式,本研究选择34名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人),对实验组的被试进行了为期7周的团体训练实验,以检验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的前后测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前后测得分之间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无显著差异,后测存在差异显著;实验组被试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3个月后仍能维持较高水平,表明团体训练是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方法。
王金良张大均吴明霞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效能团体训练
刻板印象干预策略研究述评被引量:44
2011年
刻板印象是人际交往间产生偏见的主要原因,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如何从根源上减少甚至消除刻板印象。关于刻板印象的可控性,传统观点认为"自动过程是固定的和不可避免",而修正观点则认为"自动过程是有条件的"。迄今为止,相关实证研究已揭示出一些消除刻板印象的有效干预策略,归结起来,主要有训练策略、意识性抑制策略、熟悉性策略和树立无偏见信念策略。现有的干预研究从实证角度支持了刻板印象的可控性理论。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从策略的推广性、有效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庞小佳张大均王鑫强王金良
关键词:刻板印象自动过程干预策略
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被引量:42
2014年
心理素质是决定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抽取全国五大区大学生有效样本1 931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上偏属于积极正向范畴但亟待提高;各因素发展水平不均,应变性和求成性可喜,但自制性和独立性堪忧;男生在认知品质和学习适应性上显著优于女生;心理素质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实际的差异,呈现出艺体类>工科>理科>文科的趋势;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异显著,呈现出权威型最优、专断型和忽视型相近、溺爱型最差的趋势;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结构性差异并各有特色;学生干部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龚玲张大均王金良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
高校教师工作卷入及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卷入水平以及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可以为提高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水平,进而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提供理论借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工作卷入及工作绩效量表对185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工作卷入处于中等稍高水平,高级职称的卷入程度显著高于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同时工作卷入与工作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工作卷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工作绩效。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据此提出了提高高校教师工作卷入及工作绩效的建议。
齐晓栋王金良
关键词:高校教师工作卷入工作绩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