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达义

作品数:88 被引量:365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5篇骨折
  • 24篇腰椎
  • 19篇脊柱
  • 17篇手术
  • 15篇后路
  • 14篇胸腰椎
  • 10篇椎骨
  • 10篇椎体
  • 9篇椎间盘
  • 9篇脊髓
  • 8篇胸腰椎骨折
  • 8篇腰椎骨折
  • 8篇前路
  • 8篇椎体成形
  • 8篇疗效
  • 8篇脊髓损伤
  • 7篇椎间盘突出
  • 7篇椎体成形术
  • 6篇切除
  • 6篇微创

机构

  • 33篇太和医院
  • 28篇湖北医药学院...
  • 8篇湖北医药学院
  • 7篇十堰市太和医...
  • 7篇十堰市太和医...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郧阳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6篇王达义
  • 36篇常巍
  • 31篇温国宏
  • 22篇吴亚鹏
  • 19篇李兵奎
  • 19篇尚晖
  • 18篇郭振鹏
  • 11篇杨棋
  • 10篇吴五洲
  • 7篇岑毕文
  • 7篇徐霖
  • 5篇刘祥胜
  • 5篇邓磊
  • 4篇王永丰
  • 4篇周选民
  • 4篇黄志刚
  • 4篇刘仁寿
  • 4篇李小力
  • 4篇刘涛
  • 3篇卢云

传媒

  • 7篇实用骨科杂志
  • 7篇郧阳医学院学...
  • 4篇全国骨关节与...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骨科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9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生长相关蛋白(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静脉移植治疗SCI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CI打击器建立大鼠T11脊髓撞击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18)。SCI后1周,对照组大鼠自尾静脉注射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0.1 ml,观察组大鼠自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0.1 ml。SCI后1、2、4、8周,两组大鼠均进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SCI后2、4、8周,采用RT-PCR检测GAP-43 m 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AP-4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CI后2、4、8周BBB评分显著升高(P<0.001),GAP-43阳性表达显著增强(P<0.001),GAP-43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BMSCs移植能增强SCI大鼠GAP-43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促进SCI的再生修复。
李兵奎曾彬常巍王达义杨棋
关键词:脊髓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3
经口咽前路控制性松解复位+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口咽寰枢关节控制性松解并短节段撑开复位+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我科共收治5例颅底凹陷症合并严重寰枢椎畸形女性患者,采取前路经口咽控制性松解短节段撑开复位齿状突+后路融合固定手术,年龄8.0~45.0岁,平均30.6岁。术前、术后测量齿状突顶点至Chamberlain线的垂直距离、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interval,ADD及延髓颈髓角(cervicomedullaryangle,CMA)和/或斜坡枢椎角评估复位效果;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神经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测量齿状突顶点至Chamberlain线的垂直距离值、ADI和斜坡枢椎角均恢复正常。平均随访18.3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8分提高到术后平均13.0分,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前路经口咽松解通过控制齿突复位程度(一般不超过10mm),结合后路固定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具有复位效果好、能控制手术风险、并发症少的优点。
王达义常巍尚晖吴亚鹏郭晓鹏邓磊
关键词:颅底凹陷症
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督脉电针组(B组)。脊髓损伤后1周,B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两组大鼠于脊髓损伤后1、2、4、8周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脊髓损伤后2、4、8周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脊髓组织行HE染色与神经丝蛋白(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SCI后1周,两组大鼠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SCI后2、4、8周,B组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较A组明显升高(P<0.01),SEP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P<0.01)。HE染色显示损伤区瘢痕组织及空洞形成,B组脊髓空洞比A组小;脊髓组织NF200阳性表达B组各时间点较A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督脉电针治疗可有效促进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李兵奎曾彬常巍王达义郭振鹏杨棋刘涛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督脉体感诱发电位
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被引量:24
2020年
退变性脊柱侧凸常见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加速康复外科(ERAS)要求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身体状况和骨质量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干预措施,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和康复十分重要。经全国多位脊柱外科专家多次讨论,在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针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ERAS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制定本共识意见,供临床工作参考和应用。
白玉树翟骁陈自强魏显招杨明园杨操周许辉李危石李利吴继功许建中赵建华王达义钱邦平朱泽章胡勇孙武权房敏郑召民王征李淳德丁文元夏磊沈建雄仉建国孙天胜罗卓荆海涌吕国华郝定均邱勇李明
关键词:退变性脊柱侧凸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椎板间入路内镜治疗钙化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05/2015-05月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治疗钙化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30个月,平均25.5个月;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0.3 min;术中出血10~40 ml,平均20 ml。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91.30%。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出现下肢麻木,经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吴亚鹏尚晖王达义常巍赵晓琳郭振鹏
关键词:钙化内镜微创性椎间盘切除术
靶向引导下全可视化内镜椎间孔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
2024年
目的探讨靶向引导下全可视化内镜椎间孔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对68例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采用靶向引导下全可视化内镜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记录手术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患者腰痛和下肢疼痛程度,采用ODI评估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5个月。手术时间35~65(43.5±10.2)min,术中透视4~8(5.3±1.3)次,住院时间2~7(3.3±0.8)d。术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38例,良25例,可5例,优良率为92.6%。结论靶向引导下全可视化内镜椎间孔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吴亚鹏王达义尚晖郭晓鹏郭振鹏杨棋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可视化微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证型变化及对血清TNF-α、hs-CRP、IL-6和IL-1β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证型变化及中医体质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并记录这100名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3天、1周、2周、1月、3月气血虚弱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以及其他证型的分布人数和它们的变化规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IL-6和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手术前观察的100例患者,寒湿痹阻14例、气血虚弱组15例、气滞血瘀组35例、肝肾亏虚36例,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1个月气滞血瘀组分别占总数的35%、57%、11%,可以明显观察到气滞血瘀组比例明显下降;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气血虚弱组分别占总数的14%、17%、28%,可观察到气血虚弱组比例明显提高,提高将近2倍;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寒湿痹阻组分别占总数的15%、6%,可观察到寒湿痹阻组比例明显下降;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肝肾亏虚组分别占总数的36%、18%、50%,可观察到肝肾亏虚组比例先下将后又升高保持不变。将各组证型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血清TNF-α、hs-CRP、IL-6和IL-1β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证型会发生一些变化,气血虚弱症在手术后2周到3个月改变明显,气滞血瘀在术后2周改变明显,肝肾亏虚在3个月后改变明显。
赵晓林吴亚鹏王达义郭振鹏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医体质
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未明,钙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相对不足、内分泌改变、妊娠状态及遗传因素等可能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因其发生在妊娠哺乳期,一旦因骨质疏松继发骨折,可严重降低孕妇的生活质量,且其对胎儿和婴儿产生重大影响。最近研究证实,双膦酸盐合并雷奈酸锶治疗哺乳期骨质疏松患者效果良好。现就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依据。
王永丰韩瑛王达义
关键词:骨质疏松妊娠哺乳骨量
多椎体病变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目的:探讨多椎体胸腰椎病变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操作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共对14例因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骨折、多发性骨髓瘤和溶骨性转移性肿瘤的患者施行了一次性...
徐霖李小力周选民王达义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椎体病变骨水泥
文献传递
颈椎前路手术ZEPHIR钢板内固定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ZEPHIR钢板在前路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2 8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及ZEPHIR钢板内固定 ,其中颈椎骨折脱位 1 6例 ,颈椎间盘突出 1 2例。结果  2 8例中 2 6例随访 4~ 1 5个月 ,1例 1 4个月后钢板下极螺钉松动 ,余 2 5例钢板螺钉固定位置良好 ,植骨块无移位 ,2 6例均已达骨性融合。结论 ZEPHIR钢板有优良植入物设计和力学性能 ,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 ,防止植骨块移位 ,无需外固定 。
曹文华王达义温国宏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ZEPHIR钢板前路手术颈椎疾病颈椎骨折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