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明
- 作品数:24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49例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及预后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0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49例GIST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47例,2例不能手术者及11例术后危险分级为恶性者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术后服药者5年总体生存率64.7%,单纯服药者2年生存率为50.0%。免疫指标阳性率与肿瘤发生部位及恶性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手术切除是GIST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伊马替尼治疗是不可切除或转移的GIST患者的最佳选择,合理治疗及充分认识相关影响因素可以提高GIST的预后。
- 王贵明贺杰峰赵瑛鲍民生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预后
-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21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是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一组疾病。目前PTS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其较高的发病率及危害性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可能导致PTS的相关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肥胖、遗传因素、急性期DVT的治疗方案、抗凝药物选择、DVT复发、静脉曲张、是否穿戴弹力袜和下肢功能锻炼等进行综述,探讨降低PTS发生率的可能方案及干预措施。
- 杜鑫贾文斌刘唯棕郝兴师柳明张玮马宏刚杨钰栋杨高潮王贵明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后综合征
- 血清蛋白芯片表达谱在DVT疾病法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 2021年
-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技术获取人体和大鼠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组与对照组血清蛋白表达谱的蛋白峰差异,探讨蛋白表达谱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为DVT临床和法医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DVT患者和正常人(n=10)的血清样本,获得血清蛋白芯片表达谱。建立标准化S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被随机分为DVT组和对照组(n=10),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获得各组血清蛋白表达谱;采用SIMCA-P 14.1软件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和Python软件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模型对人体和大鼠数据进行判别分析。结果DVT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蛋白表达峰存在差异,OPLS-DA模型对DVT组和对照组准确判别,R^(2)X=0.631,R^(2)Y=0.928,Q^(2)=0.796;动物模型DVT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表达峰亦存在差异,OPLS-DA模型可以将DVT组和对照组准确判别,R^(2)X=0.735,R^(2)Y=0.953,Q^(2)=0.900;人体和动物模型血清中共有8个分子量相似的血清蛋白峰,RF算法模型准确率为100%,人体预测准确率为65%。结论蛋白芯片技术可以快速获取DVT人体和大鼠血清蛋白表达谱,建立OPLS-DA模型和RF模型能对DVT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类预测分析,为DVT疾病诊断和法医学鉴定提供新的辅助方法。
- 田英杰靳茜茜王一飞李健王贵明牛蕾蕾曹洁杜秋香王英元孙俊红
- 关键词:法医学
- 细胞因子、钙离子与急性胰腺炎被引量:1
- 2002年
- 王贵明鲍民生陈玺华
- 关键词:细胞活素类钙急性胰腺炎AP细胞因子
- 合并T2DM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清CHI3L1、HSP60与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被引量:5
- 2022年
-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热休克蛋白60(HSP60)与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13例T2DM合并LASO患者血清CHI3L1、HSP60水平, 研究发现高水平CHI3L1、高水平HSP60均是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之一(P<0.05)。T2DM合并LASO患者血清CHI3L1、HSP60升高与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有关, 二者能够作为预测术后再狭窄的实验室指标。
- 贾文斌王贵明杜鑫郝兴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热休克蛋白60再狭窄
- 干扰素-α联合5-氟尿嘧啶对HepG-2细胞DLC-1和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联合5-氟尿嘧啶(FU)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DLC-1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将其分为对照组,5-FU组,IFN-α组及联合用药组,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法观察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癌缺失基因DLC-1、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变化。结果IFN-α单独应用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与5-FU联合应用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经药物处理48h后,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6.27)%,与对照组及IFN-α和5-FU单独应用组相比增高。联合用药组HepG-2细胞DLC-1的表达较对照组和单药组明显上升,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和单药组明显下降。结论IFN-α和5-FU联合应用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调节肝癌缺失基因DLC-1的表达,引起了天门冬氨酸(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调节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影响内源性凋亡信号传导通路来发挥作用,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
- 臧世利韩建立赵浩亮王贵明白淘吕虹
- 关键词:干扰素Α氟尿嘧啶
- 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9例
- 2010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胛)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39例PHPT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结果定位明确的32例甲状旁腺单发腺瘤及3例多发腺瘤行单侧探查,另外1例多发腺瘤和2例甲状旁腺增生行双侧探查,1例甲状旁腺癌行根治性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应用钙剂后症状缓解。结论超声和99mTC放射性核素扫描可作为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的首选定位诊断方法,定性诊断主要依据血钙和血甲状旁腺激素的检测。单侧探查定位明确的甲状旁腺腺瘤是安全可靠的;对于甲状旁腺增生和术前定位不明确的多发腺瘤,必须进行双侧探查;甲状旁腺癌进行根治性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
- 贾红燕贺杰峰王贵明赵浩亮
-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肿瘤甲状旁腺增生
- 丹参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丹参与雷公藤多甙联合应用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单次过量 2 0 %L 精氨酸 (10 0 0mg/ 10 0g大鼠体重 )皮下注射建立ANP动物模型。测定血清淀粉酶、TNF α、IL 1β水平 ,并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根据血清淀粉酶、TNF α、IL 1β水平及胰腺组织的变化来评价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结果 大鼠皮下注射过量L 精氨酸后 ,血清淀粉酶、TNF α、IL 1β水平升高 ,胰腺变性坏死。丹参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ANP ,可显著降低血清淀粉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生成 ,组织受损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与雷公藤多甙联合应用对ANP动物模型具有很好治疗效果 。
- 王贵明鲍民生
- 关键词:丹参雷公藤多甙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慢性溃疡的微创手术治疗
- 2006年
-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慢性溃疡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慢性溃疡患者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采用多普勒对下肢曲张静脉精确定位,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采用微创方法完成手术,术后良好护理。结果18例患者均完全治愈,溃疡在术后3-6个月完全愈合,下肢色素沉着、皮炎、慢性湿疹均好转,皮肤弹性得到改善,5例长期不能行走的患者恢复行走。结论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慢性溃疡不是手术的禁忌证,该病症通过积极努力完全可以治愈。
- 杨高潮韩建立王贵明
- 关键词:静脉曲张溃疡微创手术老年人
- 泛大西洋协作组织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复杂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ASC)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IOD)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TASCⅡD型AIO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9条患肢。术前根据Fontaine分期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拟定治疗方案。要求患者出院后3、6、12个月及每年门诊复查,分析其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BI)、并发症和通畅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腔内治疗总体成功率为94.2%(65/69),术后共有4例(5.8%)患者发生并发症。65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4例患者12个月后失访,20例患者24个月后失访。术后3个月的ABI显著高于术前[(0.81±0.15)和(0.38±0.12),P<0.05]。术后1年通畅率96.7%(59/61),2年通畅率88.9%(40/45)。结论腔内治疗TASCⅡD型AIO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及近中期通畅率。
- 王贵明杨钰栋马宏刚贾文斌师柳明郝兴
- 关键词: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支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