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时

作品数:31 被引量:41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学成
  • 15篇化学成分
  • 7篇黄酮
  • 6篇化合物
  • 5篇酮类
  • 5篇化学成分研究
  • 5篇黄酮类
  • 3篇多裂骆驼蓬
  • 3篇三萜
  • 3篇生物碱
  • 3篇类化
  • 3篇类化合物
  • 2篇皂甙
  • 2篇植物药
  • 2篇生物碱类
  • 2篇天然化合物
  • 2篇蒺藜
  • 2篇蒺藜科
  • 2篇藜科
  • 2篇小鼠

机构

  • 27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香港科技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诺华制药...

作者

  • 27篇王明时
  • 9篇赵守训
  • 5篇李景荣
  • 4篇周荣汉
  • 3篇段金廒
  • 3篇叶文才
  • 3篇车镇涛
  • 2篇何爱民
  • 2篇曲文浩
  • 2篇孙汉董
  • 2篇赵浩如
  • 2篇黄浩
  • 1篇王宇新
  • 1篇周伯庭
  • 1篇越守训
  • 1篇喻志峰
  • 1篇李新中
  • 1篇徐平声
  • 1篇王淑如
  • 1篇陈琰

传媒

  • 10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草药
  • 3篇国外医药(植...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药学进展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药学教育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江苏药学与临...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 1篇第二届全国计...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7
  • 1篇197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古特白刺叶黄酮类及酚酸类成分的分离鉴定被引量:54
1999年
从蒺藜科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tangutorumBor.)叶中分得8个黄酮类及酚酸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反式桂皮酸(1)、对羟基反式肉桂酸(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邻羟基苯甲酸(4)、3,5二甲醚山柰黄素7OβD葡萄糖甙(5)、3甲醚山柰黄素7OβD葡萄糖甙(6)、异鼠李素7OβD葡萄糖甙(7)、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甙(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可以作为白刺属化学分类学的特征性化合物。
段金廒周荣汉赵守训王明时车镇涛
关键词:蒺藜科唐古特白刺黄酮类酚酸类成分
山菠萝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5
1990年
山菠萝,又名假菠萝、露兜勒等。原植物为露兜树科Pandanaceae植物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药用其根、花、果、叶。根部民间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曲文浩王玉珏王明时
关键词:化学成分
鞣质的研究(Ⅰ)——初试、分离、提取方法被引量:11
1990年
鞣质为多元酚类化合物,多年来一直是作为杂质而除去的。近年,尤其是70年代末以来,由于研究手段的更新,鞣质的结构和药理活性逐步为人们所了解,但由于鞣质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约500~3000),结构中羟基多,给分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普通分离方法不易得到纯化合物。我国有许多中药及天然药的活性成分为鞣质,为了进一步阐明药效机理,有必要对鞣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就有关文献报道、国外学者讲学交流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鞣质的分离提取,波谱规律、化学反应及药理活性等方面作一论述。
李景荣王明时赵守训闵知大
关键词:鞣质
四季青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8
1993年
从四季青叶中分离并鉴定了原儿茶酸,咖啡酸,丁香甙,救必应酸和长梗冬青甙,还分离到一个新化合物环己酮长梗冬青甙基-3,23-O-缩羰,推测为提取中产生的长梗冬青甙衍生物。
赵浩如王明时周国平泰国伟
关键词:三萜皂甙化学成分
抗结核植物药园头柳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从抗结核植物药中分离并鉴定了10种成分:β-谷甾醇,豆甾醇,对羟基苯乙烯,桂皮酸,水杨醇,邻苯二酚,原儿茶酸,胡萝卜甙,水杨甙和毛果柳甙。对羟基苯乙烯是其中抗结核菌作用最强的成分。本文还对文献报道的毛果柳甙的结构进行了修正。
卡宾古王明时
关键词:抗结核药
广东紫珠地上部位化学成分研究(Ⅰ)被引量:33
2004年
目的 研究广东紫珠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用IR、NMR和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得到并鉴定的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齐墩果酸(Ⅱ)、熊果酸(Ⅲ)、水杨酸(Ⅳ)、丙氨酸(Ⅴ)和琥珀酸(Ⅵ)。结论 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周伯庭李新中徐平声叶文才王明时
关键词:化学成分有机酸
某些黄酮类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对豚鼠肾的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的抑制作用(英文)被引量:11
1997年
目的:研究某些生物黄酮和三萜皂苷对豚鼠肾皮质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β-OHSD)的抑制作用.方法:肾皮质微粒体制备中加入氢化可的松,NADP,triton DF-18和被研究的化合物分别经37℃,1 h孵育,在HPLC梯度洗脱条件下,测定氢化可的松成为可的松的转化率来表示11β-OHSD的活性.结果:甘草酸、柚皮素、非瑟素、大黄素对11β-OHSD抑制的IG_(50)分别为254,336,470,527 μmol·L^(-1).齐墩果酸抑制此酶的IC_(50)值为黄芪甲苷的两倍.柚皮素对此酶的抑制是竞争性的.结论:柚皮素、非瑟素、大黄素等类似甘草酸,它们对肾皮质的11β-OHSD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张银娣王明时
关键词:脱氢酶微粒体黄酮
多裂骆驼蓬化学成分研究 Ⅱ.地上部分化合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2
1998年
首次对我国特有植物多裂骆驼蓬地上部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共分得15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4个黄酮类成分:刺槐素(acacetin)(Ⅰ)、骆驼蓬甙(peganetin)(Ⅱ)、脱乙酰骆驼蓬甙(deacetylpeganetin)(Ⅲ)、7,4′-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5-O-芸香糖甙(Ⅳ),化合物(Ⅲ)为一新的黄酮甙类成分;6个生物碱类成分:脱氧鸭嘴花酮碱(deoxyvasicinone)(Ⅴ)、消旋鸭嘴花酮碱(vasicinone)(Ⅵ)、(-)鸭嘴花酮碱[(-)vasicinone](Ⅶ);(±)鸭嘴花碱[(±)vasicine,peganine](Ⅷ)、脱氧鸭嘴花碱(deoxyvasicine)(Ⅸ)、哈尔明(harmine)(Ⅹ)。
段金廒车镇涛车镇涛周荣汉王明时
关键词:蒺藜科多裂骆驼蓬黄酮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
绞股蓝专利文献浅析——兼议国内研究与市场动态
1993年
本文以美国《化学文摘》1975~1991年收载的文献为据,分析了绞股蓝研究的世界发展状态,预测国内近期的研究趋势及对市场销售的影响。
周和平王明时
关键词:绞股蓝
山地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从山地香茶菜的地上部分分得5个三萜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乌苏酸、2α,19α二羟基乌苏酸、2α,3α,19α三羟基12乌苏烯28酸、2α羟基齐墩果酸和2α,23二羟基齐墩果酸。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黄浩越守训王明时刘群孙汉董
关键词:五环三萜乌苏酸齐墩果酸化学成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