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早期糖尿病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依那普利
  • 1篇早期糖尿病肾...
  • 1篇治疗糖尿病
  • 1篇治疗糖尿病周...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神经传导
  • 1篇神经传导速度
  • 1篇肾病大鼠
  • 1篇肾脏
  • 1篇肾脏保护
  • 1篇肾脏保护作用

机构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天津中医学院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作者

  • 4篇吴深涛
  • 4篇王斌
  • 3篇周静
  • 3篇邬金玲
  • 3篇呼永河
  • 2篇王世伟
  • 1篇高晟
  • 1篇黄怀鹏
  • 1篇李布满
  • 1篇梁苹茂
  • 1篇武娜杰
  • 1篇章清华
  • 1篇阎冬雪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肾消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糖尿病肾病(DN)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隐蔽,在临床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发展较快,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不全表现,此时肾病已属不可逆变.故早期给予针对性的防治,才有可能控制和延缓肾脏病的进一步发展.2000年1月-2004年7月,笔者运用肾消颗粒治疗早期DN45例,并与依那普利治疗的36例对照,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王斌邬金玲吴深涛王世伟周静呼永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依那普利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肾消颗粒对早期糖尿病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吴深涛黄怀鹏邬金玲梁苹茂呼永河王斌周静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RT-PCR分子水平
消渴通络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其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代谢紊乱、血管损害密切相关,同时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在DPN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DPN虽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但却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如运用神经营养药物、补充肌醇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治疗。
周静高晟呼永河邬金玲王斌王世伟阎冬雪章清华李布满吴深涛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
肾消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肾消颗粒防止早期DN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肾消组、依那普利组。实验室检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糖化血清蛋白(BNN),Cystatin C等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的相对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RAGEs mRNA。光镜做HE、PAS两种染色,观察肾小球基底膜及其它病理变化。结果:肾消组和依那普利组均可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Cystatin C含量,同时对肾脏形态学也有显著影响,但肾消组的疗效要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组。另外,肾消颗粒在降糖、降低糖化血清蛋白、减少早期D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的分布(P<0·01)和RAGEs mRNA水平(P<0·05)等方面也有显著性作用。结论:肾消颗粒可能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肾小球的三高状态从而能减轻肾小球的高滤过,并具有较好的膜保护和减缓早期DN膜的病变的作用,从而延缓DN病变过程。
吴深涛黄怀鹏武娜杰王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