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婷

作品数:15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3篇肾病
  • 2篇代谢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炎症
  • 2篇营养评估
  • 2篇散点图
  • 2篇肾功能
  • 2篇肾脏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相位角
  • 2篇腹膜
  • 2篇腹膜透析
  • 1篇蛋白
  • 1篇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

机构

  • 12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12篇王婷婷
  • 2篇钟良宝
  • 2篇曾春芳
  • 2篇陈静
  • 1篇林明霞
  • 1篇李娟
  • 1篇梁海琴
  • 1篇李雪
  • 1篇王颖
  • 1篇王雪娇
  • 1篇朱永俊
  • 1篇王敏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肝脏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电散点图在快速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4年
探讨对于心律失常,行心电散点图方式辅助疾病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纳入心律失常的100例研究对象,都予以持续心电图的检查,心电图检查上持续24h检查并记录,依据心电图监测情况,观察经心电图得出的连续RR间隔信息,信息输入心电散点图系统制作散点图。根据数据处理结果以及人工校正症状作为诊断心律失常疾病的金标准,评价应用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及诊断价值,且就不同情况下B线斜率进行记录及比对,分析监测的情况。结果 经人工校正处理,结果 为室上性早搏32例(32.00%)、室性早搏30例(30.00%)、心房颤动15例(15.00%)、心房扑动12例(12.00%)、房室传导阻滞8例(8.00%)、并行心律3例(3.00%)。经心电散点图分析,心律失常检出97例,准确率97.00%,而不同心律失常类型其B线斜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进行心律失常疾病诊断,经心电散点图分析,有助于早期迅速准确检出病变,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利帮助。
符达佳王善志王婷婷林明霞曾春芳
关键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心电散点图
相位角在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价相位角(PA)在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相位角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治疗的58例腹膜透析患者为腹透组(PD组),73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血透组(HD组),并选择2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PD组及HD组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及相位角测量,对照组只行相位角测量。以MIS为诊断营养不良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相位角进行诊断一致性评价。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D组及HD组的白蛋白、体质量以及甲状旁腺素等临床参数差异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D组、HD组及对照组的相位角差异,通过Spearman双变量线性相关检验分析PD组及HD组患者PA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AMC)、尿素清除指数(Kt/V)等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PD组与HD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98.28%、95.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占绝大部分;PD组与HD组患者的白蛋白[(31.64±4.24)g/L vs(36.36±7.24)g/L],体质量[(59.83±9.68)kg vs(66.72±13.01)kg]比较,PD组明显低于HD组,甲状旁腺素[(315.26±169.73)ng/L vs(303.48±189.54)ng/L]比较,PD组明显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50kHz)评估轻-中度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营养不良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4、0.615,敏感性分别为85.29%、77.50%,特异性分别为66.67%、69.23%;PA临界值分别为4.50°、4.48°;PD组、HD组及对照组的PA(50kHz)分别为(4.09±0.89)°、(4.26±1.24)°、(5.0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组与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HD组患者的PA与年龄及超敏C反应蛋白呈负线性相关(P<0.05),与白蛋白、前白蛋白、总铁结合力、BMI、AMC以及Kt/V呈正线性相关(P<0.05)。结论无论何种透析方式,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均有很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其�
王善志刘楠朱永俊王颖吕潇阳王婷婷韦传娃钟良宝
关键词:相位角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营养评估
关于QTc/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预测3~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2023年
探讨QTc/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对3~5期慢性肾脏病(CKD)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100例未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100例~5 期CKD患者,均是入院初及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经心电图测定 QTc/QT 间期测量、QT 离散度,根据心电图检查QTc/QT 间期分成正常组、延长组、缩短组,统计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5期CKD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测QTc/QT 间期测量、QT 离散度高于入院初(P<0.05);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情况,QTc/QT 间期正常组<缩短组<延长组,两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冠心病史、尿酸高均属于3~5期CKD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3~5期CKD患者,经心电图检查QTc/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可预测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情况,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同年龄、冠心病等因素相关,需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
符达佳王婷婷王善志叶丽萍曾春芳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恶性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DN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两组均予以给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施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检测所有患者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相关产物、血管新生因子、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及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基因表达水平,同期对比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Pr)、血肌酐(Sc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白蛋白(AL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氧化应激相关产物原花青素(PC)、8-羟基脱氧鸟苷(OHdG)、丙二醛(MD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管新生因子血管生成素(Ang)1、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4、IL-10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p50、p65、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Iκβ激酶(IKK)β、αmRN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辅助治疗老年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利于延缓肾损害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缓解机体高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新生血管生成量及维持Th1/Th2动态平衡状态有关。
陈拉斯王婷婷李来梅
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0
2018年
目的对比血液透析(HD)与腹膜透析(PD)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感染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行透析治疗的257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式分为PD组65例和HD组192例。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相关样本中的病原菌分布,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糖尿病、透析龄、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57例患者中共17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68.48%;PD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6.92%低于HD组患者的79.17%(χ2=40.149,P<0.001);PD组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8株,少于HD组患者检出的176株(χ2=21.283,P=0.0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透析龄<1年、Hb水平<10g/dL、ALB水平<3g/dL、具有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为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D患者和HD患者的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布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感染风险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HD患者的感染率要高于PD患者,临床医生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和及时的干预,以确保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陈静李莉潘巧虹陈海燕王婷婷王雪娇
关键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影响因素
痛风患者肌骨超声表现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痛风患者肌骨超声表现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肌骨超声检查的155例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依据超声结果进行分组,超声下无特征性表现的患者为A组(n=48),表现为痛风石或聚集体或双轨征者为B组(n=55),表现为骨侵蚀伴或不伴有痛风石或聚集体或双轨征归入C组(n=52)。对比各组骨代谢标志物包括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Ⅰ)、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组BGP及OPN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A组(P<0.05),且B组BGP、OPN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各组CTX-Ⅰ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BGP、OPN水平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P<0.05),而血尿酸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肌骨超声可反映痛风患者关节骨损害程度,可作为痛风关节受累程度评估的影像学手段。
王华南叶风郑颜萍王敏王善志王婷婷郭峰李娟
关键词:痛风骨钙素骨桥蛋白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患者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伴发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治疗的脓毒血症伴发肝损伤患者88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使用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3 d后TBil、AST、ALT肝功能指标、TNF-α、IL-6炎性因子、MDA、SOD氧化应激指标和SOFA、APACHE I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TNF-α、IL-6、MDA、SOD表达水平和SOFA、APACHE 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27.46±3.14)μmol/L对(34.52±4.47)μmol/L]、AST[(64.59±10.13)U/L对(90.15±12.52)U/L]、ALT[(74.28±10.62)U/L对(97.22±12.81)U/L]、TNF-α[(27.32±4.02)μg/L对(38.54±5.13)μg/L]、IL-6[(23.56±3.12)μg/L对(32.35±4.17)μg/L]、MDA[(18.42±2.37)μg/L对(24.18±3.06)μg/L]表达水平和SOFA[(3.13±0.44)分对(4.27±0.64)分]和APACHEⅡ评分[(8.25±1.32)分对(12.32±2.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OD[(25.68±3.52)U/L对(18.74±3.13)U/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快速清除炎症氧化应激因子,保护脓毒血症患者肝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陈拉斯王婷婷王善志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脓毒血症肝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
G试验与血清学指标对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 分析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比较G试验、血清学指标对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384例,统计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并评价早期G试验、血清内毒素及降钙素原水平对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384例患者中46例出现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1.98%;年龄≥60岁、长期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史及低蛋白症患者肺部感染率更高(P<0.05),且感染组患者糖皮质激素起始剂量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水平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继发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88.5%、92.3%,特异度分别为87.6%、93.8%;血清降钙素原、G试验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90.0%、85.0%,特异度分别为88.2%、88.5%.结论 高龄、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糖皮质激素起始剂量较大及低蛋白症均是肾病综合征患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及G试验联合检测可有效辨别感染细菌、真菌患者.
冯小华王婷婷张瑞城孙荣嵘刘楠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治疗肺部感染G试验血清学检查
Lorenz散点图与心率变异性在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探讨Lorenz散点图与心率变异性在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合并肾性高血压的住院患者115例,根据高血压类型分为肾素依赖型高血压患者(A组)57例,容量依赖型高血压患者(B组)58例,观察两组线性分析(时域、频域)与非线性分析(Lorenz散点图)。结果 与容量依赖型高血压组患者相比,肾素依赖型高血压组患者SDANN、SDNN水平较低(P<0.05);两组rMSSD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容量依赖型高血压组患者相比,肾素依赖型高血压组患者扇形状(22.81%)、复杂性(50.88%)例数较高(P<0.05);两组鱼雷状、梭状、棒状例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orenz散点图与心率变异性在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不同疾病类型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可作为临床区分的关键手段。
王婷婷
关键词:LORENZ散点图心率变异性
AKT/FoxO3a通路在白藜芦醇抑制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 (Akt)/FoxO3a通路在白藜芦醇抑制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造模组(45只),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法构建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45只造模SD大鼠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白藜芦醇(20、40 mg/kg)干预组,每组15只。干预组大鼠于术后ig白藜芦醇20、40 mg/kg,1次/d,持续2周。模型组大鼠ig等量生理盐水。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α-SMA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FoxO3a、p-FoxO3a蛋白。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20 mg/kg干预组和白藜芦醇40 mg/kg干预组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分别为(0.36±0.05)、(4.07±0.53)、(3.92±0.48)和(3.21±0.35),其中白藜芦醇20 mg/kg干预组与模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评分显著低于白藜芦醇干预组(P<0.05),白藜芦醇40 mg/kg干预组又显著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40 mg/kg干预组α-SMA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3.84±0.62)%、(52.36±14.27)%和(26.15±4.63)%,3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FoxO3a和Akt蛋白表达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Akt和pFoxO3a蛋白表达在模型组SD大鼠显著减低,但白藜芦醇40 mg/kg干预组p-Akt和p-FoxO3a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结论白藜芦醇可以减低p-Akt和p-FoxO3a蛋白表达,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孙荣嵘冯小华王婷婷刘楠张瑞城钟良宝
关键词:白藜芦醇P-AK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