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妍心

作品数:38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9篇静脉
  • 8篇手术
  • 4篇血管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外科
  • 4篇外循环
  • 3篇动脉
  • 3篇动脉搭桥术
  • 3篇心脏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稀释
  • 3篇羟乙基淀粉
  • 3篇外科手术
  • 3篇氯胺酮
  • 3篇介入
  • 3篇静脉麻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搭桥

机构

  • 34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王妍心
  • 19篇闫争强
  • 6篇王云检
  • 6篇孔凡明
  • 5篇陈胜阳
  • 5篇朱绍辉
  • 4篇李强
  • 3篇王更富
  • 3篇赫鹏
  • 3篇李向青
  • 3篇秦元旭
  • 3篇岳修勤
  • 2篇张永强
  • 2篇付庆林
  • 2篇元文勇
  • 2篇巩红岩
  • 2篇姚前进
  • 2篇刘国泽
  • 1篇冯丽梅
  • 1篇白立炜

传媒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4篇新乡医学院学...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处理
2005年
王妍心闫争强李素香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心力衰竭剖宫产术
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王妍心陈胜阳闫争强
舒芬太尼、芬太尼对心外科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芬太尼对心外科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9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40例进行心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20例和对照组(芬太尼组)20例,后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在对心外科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比芬太尼的影响效果好,应在心外科手术术中广泛使用舒芬太尼。
王妍心刘国泽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心脏外科手术应激反应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的临床体会
2005年
我院自2000年-2004年共实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人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850例,现总结临床体会如下。
王妍心闫争强秦元旭王更富
关键词:体外循环管理心脏直视小儿手术中心内直视手术心脏病人
地佐辛配伍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观察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 比较地佐辛或吗啡配伍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刮宫产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例.PCA泵配置:Ⅰ组0.75%罗哌卡因20 ml+地佐辛10mg+0.9%氯化钠稀释至100ml,Ⅱ组0.75%罗哌卡因20 ml+吗啡3 mg+0.9%氯化钠稀释至100ml.均采用LCP模式,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2ml,锁定时间10min,全程镇痛48h.分别记录开启PCA泵后4、8、16、20、24、32、48 h的患者按压次数(D1)、实际进入次数(D2)、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Ⅱ组开启PCA泵后8、16 h D1/D2低于Ⅰ组(分别为2.1±0.5比2.3±1.0,1.9±0.3比2.1±0.5)(P<0.05=.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7/30)高于Ⅰ组(0)(P<0.05).结论 地佐辛配伍低浓度罗哌卡因可以为剖宫产术后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硬膜外PCA.
王妍心巩红岩秦元旭岳修勤
关键词:镇痛病人控制硬膜外腔地佐辛罗哌卡因
异丙酚持续静脉泵入麻醉对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管内皮糖萼和脑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麻醉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管内皮糖萼和脑代谢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2020年7月在我院行微波消融术治疗的PLC患者78例,其中一半患者接受异丙酚麻醉,另一半接受地佐辛麻醉。在术前(T0)、术后1 d(T1)和术后7 d(T2),行血气分析,计算脑氧摄取率(CEO2),采用ELISA法检测硫酸乙酰肝素酶(HS)和多配体蛋白聚糖-1。结果异丙酚麻醉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为(40.3±3.2)s和(6.5±0.8)min,显著短于地佐辛麻醉组【分别为(52.0±3.1)s和(9.8±1.1)min,P<0.05】;在T1和T2,异丙酚麻醉组HS分别为(17.3±2.1)pg/ml和(8.2±0.4)pg/ml,显著低于地佐辛麻醉组【分别为(37.2±5.6)pg/ml和(16.0±2.5)pg/ml,P<0.05】,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分别为(8.2±0.1)pg/ml和(3.8±0.1)pg/ml,显著低于地佐辛麻醉组【分别为(11.7±1.4)pg/ml和(5.9±0.2)pg/ml,P<0.05】,CEO2分别为(28.0±2.4)%和(32.7±3.7)%,显著高于地佐辛麻醉组【分别为(25.0±3.1)%和(29.7±4.1)%,P<0.05】。结论应用异丙酚持续静脉泵注麻醉在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PLC患者能抑制血管内皮糖萼的激活,改善脑代谢,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朱雅萍魏金聚王妍心马俊琦
关键词:异丙酚脑代谢麻醉
普鲁泊福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乳房肿块切除术
2006年
乳房肿块常采用局麻下切除术,由于局麻阻滞不完善,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本文就此特别观察普鲁泊福(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此类手术麻醉的效果。
王妍心李向青闫争强
关键词:乳房肿块切除术氯胺酮普鲁泊福静脉麻醉局麻
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p—JNK,AIF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亚低温对SD大鼠全脑缺血海马神经元半胱氨酸蛋白激酶-3(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P—JNK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10~12周龄的成年雄性SD大鼠,参照Pulsinelli等的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全脑缺血再灌损伤组,亚低温再灌注组,每组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点(2h,1d,3d,7d)制取海马标本,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AIF,P—JNK;TUNEL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Caspase-3荧光活性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各时间点无变化,缺血再灌注两组海马神经元凋亡在CA1区都从再灌注2h开始,且在1d达到高峰后回落,其中亚低温组在(1d、3d)明显降低了Caspase-3、AIF,P—JNK的活性,增加了存活细胞(P〈0.05)。结论亚低温可显著减少SD大鼠缺血性海马神经元再灌注后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P—JNK的活化,减弱Caspase-3活性,同时通过非Caspase-3通路减少AIF的表达相关。
王妍心陈胜阳李军
关键词:亚低温AIF
臆断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分析配对胃腺癌组织与非癌胃组织基因组的差异基因
2000年
目的 研究同一胃腺癌患者的配对胃腺癌组织与非癌胃组织基因差异 ,并对差异基因片段进行克隆 ,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 应用随意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分析技术 (arbitrarilyprimerpolymerasechainreaction ,AP PCR) ,即臆断引物的无细胞分子克隆技术 ,亦称臆断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 ,对 5例配对标本作基因组差异分析。结果 与各自配对的非癌胃组织相比 ,所有胃腺癌组织基因组DNA的AP PCR指纹图谱均存在变异 ,并克隆了其中 1例仅存在于肿瘤组织基因组的差异扩增片段PW 2 .2。Southern印迹杂交发现此PW 2 .2也存在于其他部分胃腺癌标本的随机扩增产物中。结论 AP PCR技术可为差异基因分析和克隆提供一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闫争强鲁凤民王妍心刘霜孟祥文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胃腺癌SO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麻醉方式不同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T2)、穿刺时(T3)、术毕前10 min(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组T2时点,心率无明显变化,但平均动脉压降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低于观察组,T3、T4时点,两组心率逐渐升高,平均动脉压逐渐恢复,但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两组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T4回升,且观察组T2、T3、T4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麻醉过程生命体征更平稳。
闫谧马俊琦王妍心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丙泊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