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冰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乳腺
  • 9篇乳腺癌
  • 9篇腺癌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2篇增殖
  • 2篇迁移
  • 2篇切口
  • 2篇细胞增殖
  • 2篇MIR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毒性
  • 1篇心脏毒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性病
  • 1篇旋切
  • 1篇旋切术
  • 1篇药物

机构

  • 14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4篇牛冰
  • 8篇李新
  • 4篇刘薇
  • 3篇李海平
  • 2篇张景臣
  • 2篇李江涛
  • 1篇李庆辉

传媒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鹿乳康片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研究岩鹿乳康片对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疗的确诊为乳腺增生的患者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苯氧胺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岩鹿乳康片治疗,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分别为(336.6±51.7pmol/L、0.12±0.01nmol/L、5.36±1.00ug/L),明显均优于对照组(221.3±48.3pmol/L、0.25±0.01nmol/L、3.63±0.72ug/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块大小(1.06±0.31)cm,明显优于对照组(2.95±0.63)cm。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3.42±1.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7±1.27分。结论:岩鹿乳康片对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无明显副反应。
牛冰刘薇李新
关键词:乳腺增生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ETM1、HIF-1α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77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TNBC患者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后3年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53)和未复发组(n=124)。检测TNB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ETM1、HIF-1α表达水平并比较差异。比较不同预后TNBC患者基线资料及癌组织中LETM1、HIF-1α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NB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癌组织中LETM1、HIF-1α对TNBC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评估癌组织中LETM1、HIF-1α预测TNBC患者临床预后的临床获益情况。结果 癌组织中LETM1、HIF-1α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Ki-67、LETM1、HIF-1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最大径>5 cm、Ki-67阳性、LETM1、HIF-1α是TNB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癌组织中LETM1、HIF-1α单独及联合对TNBC患者复发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最高(P<0.05)。绘制决策曲线显示,在阈值0.12~0.95范围内,癌组织中LETM1、HIF-1α联合预测TNBC患者复发的净收益率优于单一指标,最大净收益率为0.299;且在高风险阈值0~1范围内,联合预测的净收益率>0,有临床意义。结论 LETM1、HIF-1α在TNBC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均为TNBC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且可作为患者复发的预测指标,联合两项指标可提高预测效能。
李庆辉牛冰李海平冯燕枝叶贝贝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预后
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分析
2012年
目的 探讨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优点与应用,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治疗的4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术结合放射治疗与术后随访。结果 两年之后生存率为100%,局部复发率为2.0%,美体效果优良率为98.0%,患者满意度为93.9%。结论 保乳术具有不降低疗效、不影响生存率、不增加复发率的特点,同时具有美容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肿瘤切除手术,保乳术具有手术创面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术后心理状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牛冰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局部复发
姜黄素联合KLF8基因siRNA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基因小干扰RNA(siRNA)调控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将生长至对数期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KLF8-siRNA、姜黄素组和KLF8-siRNA+姜黄素组; CCK-8试剂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处理48 h各组细胞的活力及凋亡率; 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磷酸化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p-STAT3)及靶基因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转染KLF8-siRNA的MCF-7细胞KLF8的表达明显降低; KLF8-siRNA组和姜黄素组的细胞活力及Cyclin D1、Bcl-2、p-JAK2和p-STAT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高于KLF8-siRNA+姜黄素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低于KLF8-siRNA+姜黄素组(P <0. 05);姜黄素、KLF8-siRNA及JAK2/STAT3信号抑制剂AG490共同处理细胞相对于姜黄素和KLF8-siRNA处理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升高,Cyclin D1、Bcl-2、p-JAK2和p-STAT3的表达降低(P <0. 05)。结论下调KLF8基因表达和姜黄素均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乳腺癌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对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作用更强。
李新牛冰李庆辉张成娟
关键词:姜黄素乳腺癌凋亡JAK2/STAT3信号通路
小剂量卡维地洛联合坎地沙坦对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预防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小剂量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及坎地沙坦对预防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蒽环类药物产生的心脏毒性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56例接受乳腺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的化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卡维地洛、卡地沙坦。化疗期间分别于化疗后6周、12周,观察患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肌钙蛋白变化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实验组患者超声心动图观测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对照组LVEDD及LVESD与实验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实验组患者LVEF(左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心电图检测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心电异常,化疗后,实验组QRS波、ST段及T波异常者较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心律失常及肌钙蛋白异常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及坎地沙坦预防乳腺癌辅助化疗中蒽环类药物产生的心脏毒性,效果明显、毒副作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李新刘薇牛冰
关键词:卡维地洛坎地沙坦心脏毒性
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疗效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9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手术后切口瘢痕评分、手术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切口瘢痕评分、手术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行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的疗效肯定,可有效减轻创伤,缩小瘢痕,提升美观度,减少并发症。
牛冰
关键词:疗效
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60例手术治疗分析
2013年
目的对环乳晕切口切除6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12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环乳晕切口的治疗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乳房表面放射性切口的治疗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瘢痕宽度、伤口愈合时间及美容效果情况,进而对环乳晕切口切除6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在瘢痕的宽度、伤口愈合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在乳房外观度的比较上,观察组60例患者整体美观度96.7%;对照组60例患者整体美观度86.7%。在整体美观度的比较上,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乳房外观美容度高,瘢痕不明显,达到了美容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牛冰
关键词:乳腺良性病变环乳晕切口疗效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收集我院120例乳腺癌患者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根据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分析两组影像学成像特点,并判断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并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经病理检查确定转移组38例,未转移组82例,经B超诊断依次为42例、78例,B超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4.2%、87.8%、86.7%、76.2%、92.3%;淋巴结转移超声成像是以偏心增厚型为主要皮质形态,其血流形态为周边型为主,内部回声无不均匀;未转移组主要皮质形态为狭窄型,其血流形态为淋巴门型,内部均匀低回声或无回声。结论乳腺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作为淋巴结转移的一项判断标准,为乳腺癌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牛冰孙新党李新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检查淋巴结转移
吸脂联合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吸脂联合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90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取环乳晕小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5例,采取吸脂+微创旋切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双侧对称性、术区皮肤及乳头感觉、整体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4.35±5.43)min]、住院时间[(2.84±0.85)d]明显短于对照组[(47.95±8.58)min、(4.67±1.35)d],切口长度[(0.50±0.11)cm/单个]小于对照组[(2.82±0.78)cm/单个],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8.89%,4/45)低于对照组(24.44%,11/45),且患者对双侧对称性、皮肤及乳头感觉、整体自我感觉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脂与微创旋切术联合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更高。
李庆辉牛冰冯燕枝
关键词:男性乳腺发育症吸脂微创旋切术
雪松醇调节miR-503-5p/TCF3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雪松醇调节miR-503-5p/T细胞因子3(TCF3)轴对乳腺癌(B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组织和细胞中miR-503-5p及TCF3蛋白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雪松醇(0、14、28、56、112、225μmol/L)干预MCF7细胞,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MCF7细胞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雪松醇组(112μmol/L)、inhibitor-NC(转染inhibitor-NC)、miR-503-5p inhibitor组(转染miR-503-5p inhibitor)。qRT-PCR检测细胞中miR-503-5p的表达水平;MTT法与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Edu)染色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TCF3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03-5p和TCF3的靶向关系;小鼠体内肿瘤形成实验验证雪松醇对BC肿瘤生长及miR-503-5p/TCF3轴的影响。[结果]在BC组织和细胞中,miR-503-5p表达水平降低,TCF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雪松醇抑制MCF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降低MCF7细胞中PCNA、MMP-2、TCF3蛋白表达水平(P<0.05),抑制miR-503-5p表达可逆转雪松醇对MCF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503-5p靶向调控MCF7的表达(P<0.05);小鼠荷瘤实验结果显示,雪松醇可降低移植瘤质量和体积,提高移植瘤中miR-503-5p水平,降低TCF3、MMP-2表达水平(P<0.05)。[结论]雪松醇能抑制B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503-5p/TCF3轴有关,miR-503-5p/TCF3轴可能成为治疗BC的一种新靶点。
冯燕枝牛冰叶贝贝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迁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