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风光

作品数:112 被引量:28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0篇点云
  • 17篇图像
  • 12篇三维点云
  • 12篇网络
  • 10篇配准
  • 9篇教学
  • 7篇多尺度
  • 7篇图像处理
  • 7篇课程
  • 7篇计算机
  • 7篇城市
  • 6篇遥感
  • 6篇配准方法
  • 6篇描述子
  • 5篇智慧城市
  • 5篇纹理
  • 5篇协方差
  • 5篇教学改革
  • 4篇点云配准
  • 4篇指标体系

机构

  • 105篇中北大学
  • 3篇北方自动控制...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山西水利职业...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机械工业第六...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作者

  • 105篇熊风光
  • 65篇况立群
  • 59篇韩燮
  • 27篇张元
  • 24篇韩慧妍
  • 22篇杨晓文
  • 13篇庞敏
  • 9篇孙福盛
  • 7篇庞敏
  • 4篇刘磊
  • 3篇王爽
  • 3篇张鑫
  • 3篇郭锐
  • 2篇李定主
  • 2篇李玲
  • 2篇王东
  • 2篇樊彩霞
  • 2篇韩焱
  • 2篇刘磊
  • 2篇郭锐

传媒

  • 13篇计算机工程与...
  • 8篇计算机技术与...
  • 7篇计算机工程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3篇计算机系统应...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电脑知识与技...
  • 2篇计算机时代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小型微型计算...
  • 2篇计算机教育
  • 1篇电子世界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 1篇山西电子技术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机械管理开发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9篇2025
  • 20篇2024
  • 17篇2023
  • 11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5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HOT的多尺度关键点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针对目前三维点云关键点检测方法检测的关键点的可描述性和再现性不强,且检测的关键点数量较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关键点检测算法。首先为提高算法的效率,利用均匀采样方法减少三维点云中点的数量,降低三维点云的复杂度。然后利用具有良好描述性的方向直方图签名(SHOT)描述子对均匀采样的点进行多尺度描述,分析每个点多尺度SHOT描述子的独特性,选取SHOT描述子离散程度较大的点作为关键点。本文方法利用描述性较强的SHOT描述子对关键点的邻域进行描述,增强了关键点的可描述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均匀采样时间效率高,满足关键点检测的时间要求,且本文检测关键点的方法比Harris3D、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内部形状签名(ISS)关键点检测算法具有更好的再现性。因此,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快速地在三维点云模型和场景中检测出高质量的关键点。
贾勇杰熊风光韩燮况立群
关键词:图像处理多尺度描述子三维点云
计算机类研究生的VR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22年
针对传统《VR技术》研究生课程中存在的重课堂、轻实践、重基础、轻创新的问题,文章提出新的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对分课堂和两个闭环教学模式,通过目标达成效果分析和评价,说明该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
韩慧妍况立群熊风光张元杨晓文
关键词:VR技术多元评价模式课程目标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被引量:3
2024年
在新工科背景下,文章针对操作系统教学过程中系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操作系统教学实践改革。首先分析了操作系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多模式融合的教学模式,以页面置换算法为实验案例,详细阐述了实验项目案例的开发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了学生系统能力的提升。
杨晓文张元熊风光薛红新赵子博孙福盛
关键词: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借助线上网络资源,引入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引入,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分析了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方式,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必要性,阐明了所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提出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相应解决方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的核心之一,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以使得学生可以达到全面的发展。在网络的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教学混合式平台中,以学生为主体,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水平,以实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全方位培养。针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概念多、协议过程比较抽象等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加入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度。该模式具体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各种教学环节来设计整个课堂,可以通过设置提问环节、讨论环节、课堂翻转、学生反馈等多样式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郁晓庆韩慧妍安道新樊彩霞王东熊风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线上教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高素质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联合相似性测度和自适应支持权重的立体匹配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联合相似性测度和自适应支持权重的立体匹配方法,具体步骤为:(1)将得到的左右视图通过校正算法校正为标准视图;(2)利用局部的基于联合相似性测度进行立体匹配代价计算,得到初始的基于像素的匹配代价;(3)利...
韩燮韩慧妍杨晓文熊风光
文献传递
基于RANSAC和TLS的点云平面拟合被引量:30
2017年
针对点云平面拟合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值及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随机采样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与整体最小二乘法(total least squares,TLS)相结合的点云平面拟合方法。利用随机采样一致算法剔除异常值,利用整体最小二乘法对剩余有效点进行平面拟合,计算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特征值法、最小二乘法相比,能提高参数的估算精度,更适合对含有不同异常值及误差的点云数据进行拟合,是一种稳健的平面拟合方法。
李希韩燮熊风光
关键词:点云数据随机采样一致性异常值
一种融合形状与纹理的彩色点云配准算法
2024年
针对现有点云配准算法在点云几何特征不显著时配准效果差、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综合利用几何和纹理特征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从点云表面提取几何和纹理特征变化显著的关键点,随后对关键点的形状和纹理进行特征描述,并基于特征相似度进行关键点匹配。其次,使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剔除误匹配的点并估计位姿矩阵,实现粗配准,为后续的精配准提供良好的位姿初值。最后,运用彩色迭代最近点(ICP)算法进行精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杂乱、重叠率低和几何特征不显著的彩色点云模型时具有出色的配准精度。
张元史泽鹏庞敏庞敏杨晓文
关键词:点云配准
一种基于多任务增量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表面缺陷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任务增量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可用于缺陷检测。该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如下:本发明利用MobileVIT进行特征提取,为面向新材质的新任务添加各自的全连接层作为相应的分类器,然后...
郭磊薛红新熊风光庞敏孙福盛王爽况立群
基于改进Yolo v3算法的遥感建筑物检测研究被引量:21
2020年
针对遥感图像中建筑物检测存在小型建筑物检测难度大、检测过程中无法满足实时性等问题,提出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Yolo v3应用到建筑物检测场景中。以实时性及泛用性良好的Yolo v3为基本算法,满足实时性的要求;通过改进Yolo v3的网络结构,以修改特征图分辨率、调整先验框维度为方向加强对小型建筑物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 v3目标检测算法既满足了实时性的要求,且检测精度和召回率达到了91.29%和95.61%,较原算法分别提高了5.35%和2.34%。因此提出的改进方法有效解决了遥感领域小型建筑物的检测问题。
董彪熊风光韩燮况立群徐清宇
关键词:目标检测遥感图像处理
一种基于前缀编码的树生成算法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使树生成算法更为通用且效率更高,提出一种基于前缀编码的树生成算法.算法中的节点采用前缀编码的数据结构,便于用户对树中节点及其下层子节点上的关联数据进行快速查询和统计.由于在构造树之前已采用先根遍历的方式对节点进行了排序,同时建树过程中记录了最近各层节点的信息,因此无需搜索节点的上下层信息就可直接建立起树,大幅提高了建树效率,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该算法无需额外的数据预处理即可构造任意子树,且不会增加算法复杂度.
况立群熊风光韩燮
关键词:前缀树递归树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