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炯

作品数:25 被引量:19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甲状腺
  • 7篇手术
  • 6篇乳腺
  • 6篇术后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肿瘤
  • 5篇腺癌
  • 5篇超声
  • 3篇乳腺癌
  • 3篇胃肠
  • 3篇甲状腺肿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血清
  • 2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 2篇乳头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外科

机构

  • 2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2篇潘炯
  • 9篇周予民
  • 9篇盛宇伟
  • 8篇贾丽琼
  • 7篇任建强
  • 5篇李小强
  • 3篇张毅
  • 2篇刘浩
  • 1篇金海龙
  • 1篇李峰
  • 1篇王莉
  • 1篇赵怡
  • 1篇张宇澄
  • 1篇于金玲
  • 1篇陈洪耀
  • 1篇奚美敏
  • 1篇沈彪
  • 1篇盛正妍
  • 1篇张燕
  • 1篇杨慧颖

传媒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肿瘤影像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检测Galectin-3和CK19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表达差异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检测Galectin-3和CK19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甲状腺滤泡状癌(FTC)患者34例分为FTC组,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A)40例分为FA组。检测患者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标本和病理组织的Galectin-3、CK19表达,分析两组FNAC标本的Galectin-3、CK19表达情况;以病理组织的Galectin-3和CK19表达情况为标准,分析FNAC标本表达Galectin-3和CK19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Galectin-3、CK19与FTC患者的临床参数资料的关系。结果 :Galectin-3、CK19在FTC组和FA组的表达有显著差异(Galectin-3:Z=-4.478,P=0.000;CK19:Z=-2.307,P=0.021);FNAC标本检测CK19、Galectin-3表达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76.3%、81.3%,和84.7%、91.2%、87.5%。Galectin-3的表达在FTC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Galectin-3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93.3%)和TNMⅢ+Ⅳ分期(100%)的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63.2%)和TNMⅠ+Ⅱ分期(66.7%)患者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期:T=4.359,P=0.037;淋巴结转移:T=4.242,P=0.039);CK19的表达在这些临床参数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FTC患者的FNAC标本检测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明显高于FA患者,可为临床工作用鉴别诊断FTC和FA提供一定的协助作用。
贾丽琼潘炯李小强
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3
MRI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MRI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笔者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25例(28个病灶)和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5例(74个病灶)。术前均进行了MRI和乳腺超声检查。比较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患者MRI表现的差异;比较MRI和超声诊断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的准确率的差异。结果乳腺叶状肿瘤患者MRI表现病灶形状主要为分叶状、多结节融合状、圆形或类圆形,且大部分边界清楚(96.43%),多数出现T_2WI高信号(89.29%)和不均匀强化(71.43%),有非增强低信号分隔13个(46.43%),有囊性病变11个(39.29%);乳腺纤维腺瘤患者MRI表现病灶形状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56个(75.68%),且边界均清楚74个(100%),全部出现T1WI高信号74个(100%),多数出现T_2WI高信号48个(64.86%)和不均匀强化47个(63.51%),有非增强低信号分隔14个(18.92%),均无囊性病变74个(100%);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患者MRI表现在病灶形状、T_1WI和T_2WI信号、非增强低信号分隔和囊性病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诊断准确率(97例,95.09%)高于超声检查(83例,81.3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具有明确的价值;两者的病灶形状、信号、增强方式等差异显著,MRI的诊断准确性优于超声检查。
李峰潘炯李小强王莉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乳腺纤维腺瘤
腹膜前间隙聚丙烯单层补片修补腹股沟疝257例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聚丙烯单层补片经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的25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7min。术后切口疼痛9例(3.50%),阴囊水肿6例(2.33%),皮下淤血(瘀斑)7例(2.72%),尿潴留6例(2.33%),肺部感染4例(1.56%),异物感1例(0.39%),腹股沟区慢性疼痛2例(0.78%),无睾丸萎缩、术后射精痛、术后感染病例,257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聚丙烯单层补片经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特点。
李小强周予民任建强潘炯盛宇伟
关键词:腹股沟手术后并发症聚丙烯类
肿胀液溶脂法直视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肿胀液溶脂法直视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60例,均为女性,按手术方式分为溶脂组30例和传统组30例,分别行肿胀液溶脂法直视下腋窝淋巴结清扫及传统手术,记录术中情况、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并发症、创面冲洗液脱落细胞学镜检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溶脂组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间较传统组短〔(25.1±2.2)min和(35.2±6.1)min〕,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少〔(76.4±26.4)ml和(140.2±5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10、7.175,P<0.05)。溶脂组和传统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42/696,47/72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P=0.720)。溶脂组患者术后前臂内侧麻木疼痛发生率少于传统组(6/30和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0,P<0.05)。创面冲洗液脱落细胞学镜检溶脂组未发现阳性病例、传统组发现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313)。经1年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切口种植和远处转移。结论肿胀液溶脂法可以清晰暴露乳腺癌患者腋窝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直视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简单易行,对于保护肋间臂神经、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盛宇伟任建强于金玲周予民潘炯
关键词:淋巴结切除术
甲状腺下动脉结扎方式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下动脉不同结扎方式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甲乳外科收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43例。A组术中行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结扎,B组术中行甲状腺下动脉主干结扎。比较2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1、5天,2组血清PT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A组仅术后1天血钙明显降低,术后第1、5天血清PTH、血钙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低钙血症、症状性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34.9%vs.58.1%,23.3%vs.44.2%,14.0%vs.32.6%,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保留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血供,减少术中出血和损伤,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金海龙周予民潘炯盛宇伟
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sIL-2R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sIL-2R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能力。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头颈外科就诊的甲状腺病变患者66例和健康对照37名,研究对象按病理结果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3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29例和健康对照组37名。计量资料采用珚x±s表示,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q检验。同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IL-2R以及2项指标联合检测运用ROC曲线分析其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能力。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患者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sIL-2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sIL-2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IL-2R及2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852、0.9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sIL-2R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IL-2R与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
潘炯贾丽琼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SIL-2R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率(lymph node metastatic rate,L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62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LR值分为低LR组(<25%,38例)、高LR组(≥25%,2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术后复发及5年生存率,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病灶数、病灶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数的患者,L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LR组术后复发低于高LR组(15.8%与41.7%),而5年生存率低LR组高于高LR组(92.1%与63.0%)(P均<0.05);多因素回归LR、TNM分期是P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则是独立保护因素(HR分别为1.587、1.714、0.617,P均<0.05)。结论LR可作为PTC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独立评估指标之一。
金海龙张毅潘炯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率复发预后
通用外科手术刀套
本实用新型通用外科手术刀套,包括:夹套,夹套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固定环,固定环设置在夹套内;其中固定环包括:转动件,外螺纹设置在转动件的外侧;限位台,限位台设置在转动件内,在限位台内设有限位孔;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
潘炯
文献传递
甲状腺切除术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变化与血钙、磷波动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血钙、血磷水平变化及不同时间血清PTH对低钙血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因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甲状腺癌组(n=63)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n=83)。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h、6h、12h、1d、2d血PTH、血钙、血磷水平变化,利用ROC曲线分析术后不同时间血PTH浓度变化对低钙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甲状腺癌组术后血清PTH、钙、磷水平均低于术前,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TH=4.172,P〈0.05;F钙=4.172,P〈0.05;F磷=4.479,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术后血清PTH、钙水平低于术前,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TH=4.331,P〈0.05;F钙=4.158,P〈0.05;F磷=4.011,P〈0.05)。甲状腺癌组血清PTH、钙水平显著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TH=27.013,P〈0.05;F钙=16.308,P〈0.05)。甲状腺癌组血磷浓度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0.550,P〈0.05)。经ROC曲线分析,术后1h血PTH水平对低钙血症的诊断价值最高,当术后1h血PTH浓度下降至10.25pg/mL为最佳诊断点,此时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64.8%。【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不会增加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但血清PTH、钙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1h监测血PTH浓度能较好的预测低钙血症。
潘炯贾丽琼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低钙血症
不同治疗方式对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共7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给予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对照组给予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分析两组生存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13±3.43) d、手术时间为(108.56±22.27) min、术中出血量为(78.72±30.74) ml、引流量为(259.68±35.95) ml,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56±2.73) d、手术时间为(148.62±23.85) min、术中出血量为(169.28±26.33) ml、引流量为(553.37±45.64)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60、9.378、17.304、38.265,P均〈0.05)。Log-rank检测显示,两组患者24个月内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0.32%和8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6,P〉0.05);结论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作为乳腺导管内癌治疗的首选。
赵怡盛宇伟潘炯张毅陈皆超
关键词: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放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