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国
- 作品数:82 被引量:843H指数:19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江苏省2019-2021年实施2剂次免疫策略后儿童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 分析江苏省实施2剂次免疫策略后儿童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MMR)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通过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9-2021年适龄儿童MMR接种剂次数和不良反应,描述性分析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结果 2019-2021年江苏省适龄儿童MMR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总报告发生率为148.88/10万剂(5 086例),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为116.53/10万剂(3 981例)、32.35/10万剂(1 105例),第1剂、第2剂MMR分别为171.32/10万剂(4 531例)、71.94/10万剂(555例),8-17月龄、18-24月龄儿童分别为285.58/10万剂(3 547例)、70.78/10万剂(1 539例)。所有不良反应痊愈或好转。结论 实施2剂次免疫策略后儿童MMR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以轻微的反应为主;仍需加强MMR不良反应监测。
- 刘丽汤奋扬汪志国胡冉王星辰刘元宝霍翔
- 关键词:预防接种发生率
- 125例脑瘫患儿病因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分析脑瘫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 ,为防制脑瘫提供参考。方法 :对三所医院 9个月间收治的 12 5例脑瘫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调查包括分娩前、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期与发病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瘫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2 5个 ,其中产前 9个 ,产时 7个 ,新生儿期 9个。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母孕期合并症、出生窒息以及双胎是脑瘫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加强高危危险因素的宣传教育 ,对于脑瘫的预防、诊断。
- 汪志国邱洪斌鲁向锋王滨有
- 关键词:脑性瘫痪病因
- 淮安市楚州区2011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2011年淮安市楚州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个乡镇中8个年龄组共450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0.22%,IgG抗体GMT为1∶1381.81,保护率为57.78%。不同性别、年龄组间阳性率、保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龄增大,麻疹抗体浓度有降低趋势;但接种次数与保护率、麻疹抗体GMT均无关联。结论楚州区健康人群麻疹总体保护水平未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要求,部分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较低。应在保持高接种率基础上,提高人群保护率,做好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 蔡元兰汪志国周明浩
- 关键词: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
- 江苏省2007~2009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的估算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估算江苏省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分析估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江苏省2007~2009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数据,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估算模型进行接种率估算。结果江苏省2007~2009年常规免疫报告完整率均为100%;常规免疫各疫苗报告应种人数在82.65万~92.21万,实种人数79.91万~91.14万;各疫苗各剂次报告接种率为98.18%~99.90%,估算接种率为85.49%~99.87%。结论江苏省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总体上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局部地区估算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存在一定差距。在使用WHO推荐估算接种率模型时,需慎重选择出生人口,建议东部地区校正系数可取值0.7~0.8。
- 叶珣汪志国马福宝刘元宝陶红羊海涛汪华
- 关键词: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
- 2019年江苏省肠道病毒71型疫苗接种率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9年江苏省人二倍体和Vero细胞肠道病毒71型(EV71-HD和EV71-Vero)灭活疫苗接种率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系统收集2019年在江苏省接种EV71疫苗所引起的AEFI个案数据,通过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受种者接种信息和接种剂次数,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年江苏省共接种EV71疫苗634 879剂次,第一和第二剂次接种率分别为7.5%和6.5%;共报告EV71疫苗AEFI 344例,报告发生率54.2/10万剂,其中EV71-HD和EV71-Vero分别报告207例和137例AEFI,发生率分别为52.0/10万剂和57.9/10万剂。不良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症状主要为发热、烦躁和疲倦乏力,异常反应症状主要为过敏性皮疹。不良反应男女性别比例均为1.5∶1。以6~23月龄儿童发生率较高。结论两种EV71疫苗在常规接种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以一般反应为主,未有严重AEFI报告,且预后较好。
- 刘丽汤奋扬汪志国于静刘元宝胡冉康国栋
- 关键词:接种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疫苗安全性
- 2006-2015年江苏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9
- 2017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2006-2015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在7.19/10万~24.34/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4.33/10万,其中2012和2013年为高发年份,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4.22/10万和24.34/10万,冬、春季节为高发季节,镇江市、苏州市、南京市的年平均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4.45/10万、23.49/10万、18.9/10万,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龄为5~14岁,学生是主体发病人群,暴发疫情177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应对重点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和流行。
- 于静刘元宝汪志国汤奋扬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监测
- 宫内感染与胎鼠脑损害的生物化学变化
- 临床和流行病学最新研究证明,宫内感染及炎症反应可造成发育中胎儿的脑损害,而新生儿脑白质损伤是小儿脑瘫发生的最重要病理基础,宫内感染又是新生儿脑白质损作的重要然险因素。积极开展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了解脑瘫致病机制和损害特征,...
- 邱洪斌鲁向锋汪志国王滨有
- 关键词:宫内感染脑损害炎症反应致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江苏省儿童和成人麻疹传播影响因素的1∶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江苏省8月龄~14岁儿童(儿童)、≥15岁成人(成人)麻疹传播影响因素,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儿童、成人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结果共有24组儿童,74组成人纳入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发病危险因素为出疹前7~21 d医院就诊史(就诊史)、去过人口密集室内场所、最常去医院级别高,保护因素为孩子母亲患过麻疹、含麻疹成分疫苗史(疫苗史);成人麻疹发病危险因素有就诊史、出疹前7~21 d外出旅行史(旅行史),保护因素有疫苗史、本地长期居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儿童,危险因素为就诊史(OR=165.13,95%CI:2.32~3 980.88),保护因素为疫苗史(OR=0.06,95%CI:0.01~0.86)。对于成人,就诊史(OR=12.71,95%CI:4.25~38.02)、旅行史(OR=6.74,95%CI:1.51~30.18)为危险因素,接种史(OR=0.18,95%CI:0.06~0.49)为保护因素。结论要达到控制消除麻疹目标,应改进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儿童疫苗覆盖率,对成人也应探索可行的疫苗接种策略。
- 刘元宝胡莹邓秀英陆培善汪志国马福宝马超苏琪茹郝利新
- 关键词:麻疹病例对照研究疫苗免疫
- 江苏省2017-2022年出生儿童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 2025年
- 背景儿童肺炎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接种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是预防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最直接有效的预防措施,而目前关于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在儿童中的覆盖情况较为缺乏。目的对江苏省2017—2022年出生儿童PCV13接种情况进行分析,以发现不同情况下覆盖水平的差异及原因分析,为后续提高PCV13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江苏省出生儿童的基本信息以及接种PCV13信息(截至2023-12-31),包括出生日期、性别、户籍属性、接种日期、接种剂次等基本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7—2022年江苏省接种信息系统共登记出生儿童4537123名,其中784220名儿童共接种2406974剂次PCV13,接种率为17.28%。在江苏省进行首剂接种的有697698名,首剂接种年龄<2月龄82503名(11.83%)、2~6月龄511273名(73.28%)、7~11月龄26106名(3.74%)、12~24月龄38530名(5.52%)、2~5岁39286名(5.63%)。常住儿童1、2、3、4剂次接种率(16.11%、14.71%、13.43%、11.50%)高于流动儿童(13.87%、12.70%、11.42%、9.52%)(P<0.05)。地区分布上,各剂次接种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苏南、苏中、苏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上,男童与女童第1剂次、第2剂次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第3剂次、第4剂次接种率均低于女童(P<0.05)。2017—2022年出生儿童中,第1、2、3、4剂次接种率随着出生年份逐年增高(P<0.05)。不同户籍、性别、出生年份以及地区儿童PCV13首剂接种均以2~6月龄儿童占比最高,不同户籍、性别、出生年份、地区儿童PCV13首剂接种年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儿童PCV13接种率为17.28%,处于较低水平,首剂接种年龄以2~6月龄占比最高,各剂次接种率随着出生年份逐年增高,为提高PCV13在目标人群中的覆盖水平,建议将PCV13纳入国家免疫�
- 刘丽胡冉康国栋张磊汪志国
- 关键词:疫苗接种接种率儿童
- 2015年江苏2-7岁儿童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后腮腺炎免疫水平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 分析2015年江苏2-7岁儿童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后腮腺炎免疫水平.方法 于2015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常州市武进区、泰州市高港区和连云港赣榆区为研究场所,纳入年龄为2-7岁、在本地至少居住3个月及以上、身体健康并已接种至少1剂次MMR者,并排除未接种MMR、拒绝采集静脉血、经家长或老师回忆已感染过腮腺炎、经临床医生评估身体存在严重疾病或者其他原因不宜参加该研究者后,共获得4190名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及MMR免疫史;采集静脉血0.5-2.0 ml,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中腮腺抗体水平.抗体水平≥108 mU/ml为阳性,〈108 mU/ml则为阴性.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接种MMR后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调查对象仅接种1剂次MMR后不同时间GMC差异.结果 4190名调查对象中,男、女分别为2280(54.42%)和1910(45.58%)名;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1.38%(3344名);接种1剂次、2剂次和3剂次MMR者分别为3156(95.18%)、187(4.80%)和1(0.02%)名.不同年龄调查对象间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1,P〈0.001),其中4-5岁组较高,为89.43%(406/454),6-7岁组较低,为75.63%(1648/2179).接种1剂次和2剂次MMR调查对象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14%(3156/3988)和93.03%(187/201)(χ2=22.93,P〈0.001);3988名调查对象仅接种1剂次MMR后〈1、1-〈2、2-〈3、3-〈4、≥4年的GMC分别为152.47、227.78、167.08、126.91、79.43 mU/ml(F=51.29,P〈0.001).结论 江苏2-7岁儿童腮腺炎抗体阳性率较高;接种2剂次MMR者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高于仅接种1剂次者,腮腺炎抗体GMC随着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
- 刘元宝胡莹邓秀英汪志国孙翔陆培善郭宏雄汤奋杨周明浩
- 关键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