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疟疾
  • 4篇疫情
  • 4篇输入性
  • 4篇病毒
  • 3篇输入性疟疾
  • 2篇性病
  • 2篇阳性
  • 2篇阳性率
  • 2篇疫情分析
  • 2篇输入性病例
  • 2篇疟疾流行
  • 2篇流感
  • 2篇流感病毒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流行性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毒性肝炎

机构

  • 15篇连云港市疾病...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赣榆县疾病预...

作者

  • 15篇毛艳敏
  • 7篇王金玲
  • 5篇吴周伟
  • 4篇赵忠顺
  • 3篇李莉
  • 3篇巨艳红
  • 3篇张学军
  • 3篇于翔翔
  • 2篇营亮
  • 2篇周晓梅
  • 2篇高玉鹏
  • 1篇丁强
  • 1篇徐素珍
  • 1篇徐开玲
  • 1篇马昭君
  • 1篇梁晓雷
  • 1篇肖志平
  • 1篇邹长青
  • 1篇张廷禄
  • 1篇许雷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碘缺乏病病情调查报告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江苏省连云港市碘缺乏病现状,综合评价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效果。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在连云港市抽取30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10岁小学生50名(男女各半、各年龄组均匀分布),检查甲状腺肿大情况;收集调查对象即时尿样1份检测尿碘.并采集其家中食用盐检测盐碘;同时在抽取小学选取五年级1个班30名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在抽取小学所在村,选取5名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家中盐样进行现场半定量检测;在村中采集2~5份居民饮用水检测水碘。在抽取乡(镇)选取20名孕妇和10名哺乳妇女,采集即时尿样1份检测尿碘。甲状腺肿大检查采用触诊法;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107-2006);盐碘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检测采用仲裁法(GB/T13025.7-2012);水碘检测采用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的水碘检测方法(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方法)。结果共检查8~10岁学生1500名,甲状腺肿大者18人,甲状腺肿大率为1.20%;检测8~10岁儿童尿样1500份,尿碘中位数为239.62μg/L;检测居民户食用盐盐样1500份,碘盐覆盖率为96.73%(1451/15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53%(1403/1500),非碘盐率为3.27%(49/1500);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健康教育问卷应答题数分别为2697、450,正确答题数分别为2542、410,及格率分别为94.25%、91.11%;采集居民饮用水66份,水碘中位数为13.5μg/L;分别检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样601、298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6.12、150.03μg/L。结论连云港市人群碘营养状况较好,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成绩稳固。
毛艳敏周晓梅王金玲赵忠顺陈志粱
关键词:缺乏症甲状腺肿盐类
连云港市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措施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近年来连云港市疟疾报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2013—2015年病例数均位居江苏省前三位。根据本地疟疾防治工作实际,总结出了一套工作模式:"四网行动"。一是广泛拉网,做好健康教育,扩大人群知晓率;二是补牢底网,做好各级疟疾防治人员的培训工作;三是严堵漏网,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四是及时晒网,查找问题,总结提高,增进交流。通过"四网行动",连云港市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没有误诊和漏诊病例,连续多年无死亡病例。
吴周伟赵忠顺毛艳敏王金玲
关键词:疟疾防控措施
连云港市2004年~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巨艳红许雷梁晓雷毛艳敏马昭君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连云港市两例间日疟病例疫情分析
2020年
目的对连云港市2017年报告的两例间日疟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风险评估,指导全市有效应对疟疾疫情。方法收集病例基本信息、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血片及PCR核酸基因检测复核、疫点周边自然环境和当地媒介监测数据,并对疫点进行分类;对其中1例间日疟病例家属及四邻共40人开展主动病例侦查。结果2例均为间日疟病例均在非洲有明确的生活史和疟疾病史,连云港市已经连续8年无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主动病例侦查显示:快速诊断试纸条检测(rapid diagnostic test,RDT)和PCR检测40人结果均为阴性。结论2例间日疟病例均为境外输入。连云港地区存在传疟媒介中华按蚊,要加强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的防控,防止继发二代病例的发生。
吴周伟赵忠顺毛艳敏赵思琪王金玲
关键词:间日疟疫情输入性病例疫情分析防制
连云港市1997-2010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连云港市历年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汇编录入Excel200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0年连云港市细菌性痢疾年平均发病率17.38/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0.04%。全年6~8月为发病高峰期,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是学生,0~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结论连云港市细菌性痢疾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散居儿童和学生为高危人群,应加强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巨艳红邹长青徐素珍毛艳敏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发病率
2005-2018年连云港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与防控策略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2005-2018年连云港市输入性疟疾疫情趋势,探讨适合连云港市的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方法收集2005-2018年全市网报疟疾疫情、个案调查资料、健康干预等其他工作资料,用Epidata3.0录入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数据和防控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8年全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324例,期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2008年(30例)和2013-2015年(54例、42例、59例),2016-2018年逐年下降(36例、22例、20例);其中境外输入321例(99.1%),省外输入3例(0.9%);96.9%(314/324)的病例由非洲输入,主要来自赤道几内亚(123例,39.2%),安哥拉(54例,17.2%);所有病例皆为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岁(45.1%,146/324);职业以务工人员为主(295例,91.0%);一年四季皆有病例报告;其中恶性疟245例(75.6%)、间日疟14例(4.3%)、卵形疟47例(14.5%)、三日疟15例(4.6%),混合感染3例(0.9%)。病例主要分布在东海县(152例,46.9%)和赣榆区(107例,33.0%)。初诊单位为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病例数相同,均为156例(48.1%)。确诊单位以疾控机构为主,为201例(62.0%)。重症恶性疟病例12例,痊愈10例,死亡2例。对东海县、赣榆区等地615位赴境外高疟区务工人员和家属进行疟疾健康干预前后知识、态度及行为(KAP)调查,干预前后疟疾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和行为良好率分别从19.7%、36.9%和76.6%上升至84.4%、88.0%和95.8%。结论连云港市输入性疟疾疫情近年呈下降趋势。规范传染源管理,提高疟疾诊治能力,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是今后输入性疟疾防控的重点。
王金玲吴周伟赵思琪赵忠顺毛艳敏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疫情防控策略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在手足口病疫情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探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手足口病疫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010年3~8月连云港市采集的307份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进行分型。[结果]307份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有221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71.99%,其中EV71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23份,阳性率40.07%,CVA16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66份,阳性率21.5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的诊断方法。
于翔翔高玉鹏毛艳敏李莉张学军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连云港市2009-2013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的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对疟疾疫情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全市共发生疟疾105例,其中恶性疟91例、卵形疟6例、间日疟4例及三日疟4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50岁之间。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男性农民工,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东海及赣榆县。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变化。结论输入性疟疾已经成为连云港市疟疾防控重点,为了做好疟疾防控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出、回国人员信息交流,开展流动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及时治疗和监测疟疾病例,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
毛艳敏周晓梅王金玲
关键词:疟疾
连云港市流感流行期病毒分离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490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分离流感病毒49株,阳性分离率为10.00%;经分型鉴定,新甲H1N1亚型14株(占28.57%),A型H3亚型22株(占44.90%),B型Yamagata亚型13株(占26.53%)。结论:流感病毒分离率不高,今后应重视标本的采集质量、分离的及时性及标本的保存条件,提高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
于翔翔高玉朋毛艳敏李莉张学军
关键词:流感病毒阳性率标本
2004—2010年连云港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2004—2010年连云港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及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AHC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及2008—2009年连云港市AHC发病水平相对平稳,2007和2010年发生了AHC较高强度流行,8—10月为流行期,9月为发病高峰;2004—2010年全市8个县区仅有新浦区及连云区每年均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报告;各年龄均有发病,患者群以15~19岁、10~14岁、5~9岁和35~39岁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学生、工人及农民为主;暴发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加强监测,做好学校、农村和工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是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和流行的重要环节。
毛艳敏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