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云
- 作品数:53 被引量:165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小剂量山莨菪碱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小剂量山莨菪碱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山莨菪碱辅佐常规药物治疗50例下呼吸道感染与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5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对照组显效率28%。结论小剂量山莨菪碱能明显改善下呼吸道的症状和体征,促进康复缩短病程。
- 钟苏梅朱冬卉林冬云
- 关键词:山莨菪碱下呼吸道感染辅佐治疗
- 1岁以下婴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1岁以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51例1岁以下婴儿MP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51例1岁以下婴儿MP感染临床表现有比较特异的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气促.肺部体征大部分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湿罗音,胸部X线大部分以肺纹理增粗、增多,双肺小斑片影.12例有并发症.结论 1岁以下婴儿肺炎支原体病原学诊断有重要意义,应用大环内酯类及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有效.
- 戴汝均林冬云侯燕明
- 关键词:婴儿肺炎支原体
- 神经节苷脂GM_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脑CT变化、检查血清超氧物歧化酶及血清丙二醛水平及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李敏遐侯燕明林冬云
-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GM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的相关性探讨
- 2010年
- 目的探讨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T辅助细胞亚群的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0例,轻度HIE28例,中度HIE36例,重度HIE16例。选取正常儿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一般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采集患儿股静脉血,对照组脐带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4及IL-6的水平。结果患儿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且病情越重,IFN-γ、IL-2水平越低。IL-4、IL-6高于正常新生儿组,病情越严重,IL-4、IL-6的水平越高。结论对新生儿的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的检测,能够早期诊断疾病、评估病情的轻重程度,判断患儿的预后。
- 李敏遐候燕明林冬云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T辅助细胞亚群IL-2IL-4
- 不同年龄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TNF、WBC和CRP水平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此病多发生于5岁以内儿童,尤其是3岁以内婴幼儿,能引起以手掌、脚掌、口腔黏膜处发生疱疹,起病时多有发热,伴有咽部疼痛。
- 戴汝均林冬云侯燕明
- 关键词:手足口病血清IL-6TNFP水平WBC患儿
- 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临床分析52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收治小儿CMV性肺炎患儿5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于发病年龄1岁以下特别是3个月以下、病程较长且伴有肝损害的肺炎病例,应考虑CMV性肺炎可能性;CMV性肺炎在小儿肺炎中所占比重有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CMV检查可考虑纳入小儿肺炎的常规检查。
- 黄庆林冬云
- 关键词: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
- 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李伟明候燕明林冬云李敏遐钟苏梅
- 关键词:紫癜
- 热性惊厥儿童血清钠及尿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通过测定46例热性惊厥儿童、35例发热无抽搐儿童以及15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钠及尿钠的浓度,分析热性惊厥儿童血清钠及尿钠的浓度变化。热性惊厥中低血钠儿童占23%,热性惊厥组尿钠与发热无抽搐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热性惊厥儿童存在低血钠现象,热性惊厥儿童尿钠排出明显增多,神经内分泌参与热性惊厥发病机制。
- 戴汝均林冬云
- 关键词:热性惊厥血清钠尿钠
-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致湿疹87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对87例婴儿牛奶蛋白过敏致湿疹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婴儿牛奶蛋白过敏致湿疹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表对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的87名婴儿牛奶蛋白过敏致湿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牛奶蛋白过敏致湿疹的危险因素。结果:母亲过敏体质、母亲孕期曾使用抗生素以及过早添加辅食是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有过敏危险因素的婴儿,可通过坚持母乳喂养、早期使用低敏配方奶粉、延迟添加辅食,减少发生牛奶蛋白过敏致湿疹的可能。
- 戴汝均曾丽娜林冬云
- 关键词: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湿疹回顾性分析
- 手足口病血清IL-6、TNF、CRP和NSE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水平,比较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的结果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测定114例HFMD患儿血清IL-6、TNF、CRP和NSE的含量,比较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的结果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普通HFMD和重症患儿比较,重症组IL-6、TNF、CRP、NSE均高于普通组,IL-6、TNF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084,3. 375,P <0. 05),CRP、NSE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IL-6、TNF在手足口病中炎性反应更敏感,可早期预示重症发生。
- 戴汝均林冬云曾丽娜
- 关键词:TNFCRP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