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跃光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南方电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输电
  • 4篇直流
  • 4篇输电线
  • 4篇输电线路
  • 4篇电线路
  • 3篇直流输电
  • 3篇绝缘
  • 3篇绝缘子
  • 3篇雷电
  • 2篇对接
  • 2篇运行方式
  • 2篇闪络
  • 2篇耐雷性能
  • 2篇接地极
  • 2篇接地极线路
  • 2篇雷电屏蔽
  • 2篇极线
  • 2篇KV输电线路
  • 1篇地形
  • 1篇电场

机构

  • 9篇中国南方电网
  • 5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襄阳国网合成...
  • 1篇清华大学深圳...

作者

  • 11篇杨跃光
  • 5篇王敩青
  • 3篇鲁海亮
  • 3篇张建刚
  • 2篇文习山
  • 2篇陈欢
  • 2篇徐剑伟
  • 1篇张秀丽
  • 1篇王昕
  • 1篇柯睿
  • 1篇蓝磊
  • 1篇安韵竹
  • 1篇王羽
  • 1篇贺夏
  • 1篇刘璇
  • 1篇刘春翔
  • 1篇蒯强
  • 1篇秦宏伟
  • 1篇张建刚

传媒

  • 5篇电瓷避雷器
  • 2篇陕西电力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高压电器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电线路杆塔塔头引雷能力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为了研究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的引雷效果,笔者建立了按1﹕25比例缩小的平原500 kV典型交流输电线路模型,采用标准操作冲击电压进行了大量的放电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笔者得出了杆塔头部至输电线路档距中央方向的绕击概率的变化情况。结合现场运行经验和理论分析可知:杆塔头部的引雷能力明显,但其保护范围有限;在距离杆塔不远区域,输电线路的绕击概率最高。该试验不仅可以为雷电屏蔽模拟试验中电极放置位置提供参考依据,也指出了输电线路中需要加强防雷措施的易遭受绕击区域,对线路安全运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王羽文习山蓝磊安韵竹贺夏蒯强杨跃光
关键词:KV输电线路绕击雷电屏蔽
直流运行方式对接地极线路耐雷性能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某直流线路接地极线路连续出现多次雷击故障,结合线路雷电防护措施情况,以不同运行方式下接地极线路雷击闪络建弧仿真计算为手段,分析了事件原因,重点研究了不同运行方式下雷击对线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直流系统以单极大地回路方式运行时,接地极线路遭雷击闪络后易建立稳定电弧,造成直流系统故障风险较高,而以两端中性点接地双极平衡方式运行时,接地极线路遭雷击闪络后无法建弧,造成直流系统故障概率较低;建议在雷雨多发季节,直流系统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以单极大地回路方式或两端接地双极不平衡方式运行。
王敩青杨跃光苏国磊陈欢张建刚
关键词:直流输电接地极线路运行方式耐雷性能
酸性湿沉降区域500kV输电线路金具缺陷机理分析及防范措施被引量:16
2016年
我国酸性湿沉降多发区域是重要输电密集通道或用电高负荷密度地区,如何解决酸性湿沉降引起的金具缺陷问题是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重要课题。为此以途经广西省河池地区500 k V贵广交流同塔双回线路中的金具缺陷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河池地区区域酸性湿沉降特征的基础上,测试分析了途经该地区输电线路的金具缺陷以及诱因。结果表明:河池地区属于典型SO42-酸性湿沉降区域,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污染物排放是河池地区SO2的主要来源,是输电线路金具缺陷的重要诱因;缺陷金具表面镀锌层已经遭受破坏,形成了疏松的铁氧化物,金具应力载荷基本上小于200 k N;缺陷复合绝缘子的应力破坏区域均在端部密封位置,运行8 a以上的绝缘子破坏应力载荷低于180 k N。从金属防腐、线路管理、线路维护等角度提出了光纤复合绝缘子、红外紫外联用检测等防范措施,部分措施处理效果良好。这些研究成果为酸性湿沉降多发区输电线路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
张秀丽柯睿杨跃光刘春翔杨红军
关键词:KV输电线路锈蚀工业污染
运行15年直流线路瓷绝缘子试验及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华南地区某直流线路已运行15年以上,为掌握瓷绝缘子及其表面的RTV涂料、增爬裙性能,通过抽检试验进行瓷绝缘子的性能分析,并提出运维建议。结果表明:绝缘子主要性能暂时满足线路运行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绝缘子表面RTV涂料憎水性能较低,加装的增爬裙抗撕裂、耐电压击穿、耐漏电起痕及电蚀损试验性能较低,绝缘子铁帽未配置锌环保护,冲击试验损坏率较高特别是喷涂RTV及加装增爬裙的绝缘子,此外,部分厂家绝缘子120℃直流体积电阻试验值稍低于标准要求;其他试验项目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建议重点跟踪陶瓷绝缘子铁帽锈蚀情况、雷击后的瓷绝缘子检测,以及RTV涂层与增爬裙的憎水性及破损情况。
王敩青张福杨跃光张建刚苏国磊
关键词:直流线路瓷绝缘子性能分析
超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性能老化评估被引量:5
2019年
为及时了解在运复合绝缘子运行状态、系统评估电力网运行可靠性,2016年相关运行单位依据南方电网有关规定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环境较为复杂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抽样检测,测试内容共分为材料性能、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三项。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在镀锌层厚度、水煮后陡波冲击、机械破坏负荷和端部密封性这四方面的性能未随运行年限的增加而出现明显老化;复合绝缘子性能老化主要体现在憎水性、带护套芯棒水扩散、伞裙漏电起痕、芯棒护套粘结性这几个方面,且性能老化程度与绝缘子运行年限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
杨跃光王敩青徐剑伟熊志伟鲁海亮文习山杨华
关键词:超高压复合绝缘子
一种改进的Newton算法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速度,适应不断发展的电力系统规模和多区域电网的互联运行,文章在分Newton-Raphson潮流算法存在的缺点的基础上,对离散Newton法和修正Newton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者的改进算法并将其用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该算法无需计算Jacobi矩阵,迭代次数更少,比Newton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利用IEEE57及IEEE300母线标准试验系统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收敛精度下,该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是一种可供实际运用的方法。
杨跃光刘璇
关键词:潮流计算收敛速度
直流运行方式对接地极线路耐雷性能影响分析
针对某直流线路接地极线路连续出现多次雷击故障,结合线路雷电防护措施情况,以不同运行方式下接地极线路雷击闪络建弧仿真计算为手段,分析了事件原因,重点研究了不同运行方式下雷击对线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直流系统以单极大地回路方...
王敩青杨跃光苏国磊陈欢张建刚
关键词:直流输电接地极线路运行方式耐雷性能
棒-板-棒组合间隙雷电冲击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在电力系统中,常存在一些由悬浮物体和空气间隙构成的组合间隙,其放电行为相较常见空气间隙更为复杂,放电特性规律难以总结。针对此,设计了一种含悬浮金属板的棒-板-棒组合间隙试验装置,开展了棒-板-棒组合间隙在雷电冲击电压下放电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分析了电压极性、金属板尺寸和金属板位置对组合间隙的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金属板放置于间隙正中时,能够提升间隙的雷电冲击击穿电压。不过当金属板在棒电极附近时,击穿电压可能会低于棒-棒间隙,且不同电压极性下的情况存在差异。此外,金属屏障会增大间隙的放电时间分散性,并改变放电路径。
杨跃光苏俊源孙泽中张予阳姒天军鲁海亮
关键词:雷电冲击电压击穿电压击穿时间放电路径
硅橡胶表面离散水珠电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高湿热地区常出现降雨和晨间凝露现象,使得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表面较长时间存在细小水珠。外施电场存在时,水珠三介质交界点处电场强烈畸变,可造成复合绝缘子硅橡胶材料表面电晕放电和憎水性降低进而导致老化加剧,严重时可引起沿面闪络。本研究基于有限元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和控制变量法仿真研究了水平背景电场下硅橡胶表面离散水珠对电场分布的影响以及水珠体积、水珠个数、水珠间距、水珠静态接触角等参数对电场畸变程度的影响。此外,通过实际水珠试验解释了水珠在交流电压下形变引起的电晕放电变化过程,为进一步分析水珠电晕放电发展到沿面闪络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敩青张瑞晨张予阳杨跃光尹芳辉王黎明
关键词:硅橡胶电场仿真电场分布接触角
基于改进EGM的±800 kV输电雷电屏蔽性能优化配置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沿途地形复杂、雷电活动差异大,雷电绕击已成为其安全运行的首要威胁。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导线工作电压、风速、杆塔高度、地面倾斜角、地线保护角等因素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开展了杆塔地面倾斜角与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影响因素间优化配置关系的研究,仿真计算了±800 k V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失效率及绕击闪络率。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地面倾斜角下导线电压极性、杆塔高度、风速、避雷线保护角对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保护角,倾斜角不大于15°、保护角不大于10°或者倾斜角范围在15°~30°、保护角不大于-5°时,可满足地闪密度为6. 85次/km^2·a时±800 kV直流输电线路绕击闪络率不超过0. 197次/100 km·a的要求。
杨跃光张建刚徐剑伟张予阳熊志伟鲁海亮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复杂地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