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显杰

作品数:76 被引量:203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理学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3篇塑性
  • 28篇不锈
  • 28篇不锈钢
  • 23篇循环塑性
  • 20篇棘轮
  • 17篇棘轮行为
  • 17篇本构
  • 13篇单轴
  • 12篇粘塑性
  • 11篇棘轮效应
  • 11篇加载
  • 11篇非比例
  • 9篇循环加载
  • 7篇蠕变
  • 7篇塑性流动
  • 7篇金属
  • 7篇合金
  • 7篇非比例加载
  • 7篇高温
  • 7篇本构模型

机构

  • 71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重庆交通学院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73篇杨显杰
  • 51篇高庆
  • 29篇蔡力勋
  • 12篇康国政
  • 12篇罗艳
  • 9篇孙亚芳
  • 9篇刘宇杰
  • 8篇孙训方
  • 6篇林松
  • 5篇赵光明
  • 5篇宋顺成
  • 4篇毛江徽
  • 4篇邵贰
  • 3篇陈旭
  • 3篇向阳开
  • 2篇张娟
  • 2篇赵云峰
  • 2篇何国求
  • 2篇游少雄
  • 2篇袁珩

传媒

  • 9篇金属学报
  • 9篇西南交通大学...
  • 8篇核动力工程
  • 7篇固体力学学报
  • 5篇应用力学学报
  • 4篇力学学报
  • 3篇航空学报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机械强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力学进展
  • 1篇工程力学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有色金属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重庆交通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5篇1996
  • 6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铜的循环棘轮行为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对紫铜进行了单轴应变控制和应力控制下的系统循环试验。揭示了紫铜在应变循环下的循环应变幅值历史、平均应变对循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该材料在应力循环下的应力幅值、平均应力及其历史对循环蠕变(棘轮应变)的影响,得到了紫铜单轴循环行为的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发现无论单轴应变循环特性还是棘轮效应不但依赖于当前加载状态。
杨显杰高庆蔡力勋
关键词:力学性能棘轮效应循环塑性紫铜
42CrMo钢在非比例循环加载下的塑性流动分析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对调质态的42CrMo钢在比例循环加载和双轴非比例圆形应变路径下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圆形应变路径下,塑性应变率与偏应力、偏应力率的夹角以及塑性模量在一个循环周次内呈周期性波动,且随着等效应变幅值增加,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在相同等效应变幅值下,圆形应变路径的平均塑性模量大于扭转路径的循环饱和塑性模量,且等效应变幅值越小,两者差别越大;在等效应变幅值较小时,等效剪应变与轴向应变的响应等效性很差.
杨显杰高庆蔡力勋陈旭袁珩
关键词:非比例塑性流动循环加载铬钼钢
316L 不锈钢的高温单轴应变循环与棘轮行为试验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对316L不锈钢进行了单轴应变和应力控制下的室温和高温循环试验。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室温及高温的应变循环下的循环应变幅值以及应变幅值历史效应、平均应变对循环特性的影响。对该材料在应力循环下的应力幅值、平均应力及其历史对循环蠕变(棘轮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316L在非对称单轴应力下的棘轮效应不但依赖于当前加载状态,而且依赖于其加载历史。
杨显杰蔡力勋向阳开
关键词:塑性棘轮效应不锈钢
室温下304不锈钢的单轴循环棘轮行为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在室温下对固溶处理的304不锈钢进行了系统单轴应变与应力循环实验。 研究了具有平均应力的工程应力幅值历史以及相同工程应力幅值下平均应力历史、每一循环平均应力有一固定应力增量的应力幅值历史对单轴棘轮变形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杨显杰高庆蔡力勋刘宇杰
关键词:棘轮循环塑性
304不锈钢的单轴棘轮变形与失效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对304不锈钢在室温下进行了单轴应变控制下的应变棘轮变形与失效以及低周疲劳试验研究, 系统地揭示了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材料变形与失效行为。研究表明:材料的应变棘轮变形与失效既不同于单轴拉伸,也不同于相同应变幅值下的对称应变循环加载时的变形与失效,而是强烈地依赖于应变幅值与每一循环周次在最大拉应变处的应变增加量。观察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杨显杰高庆蔡力勋刘宇杰
关键词:低周疲劳循环塑性
一个考虑循环应变幅值历史效应的粘塑性本构模型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提出了一个考虑材料应变幅值历史效应的粘塑性本构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了三个具有不同演化速率的背应力演化方程;建立了非弹性应变幅值历史记忆模型,对各向同性变形阻力,引入了具有先前加载历史记忆的演化方程。将本文模型用于1Cr18Ni9Ti不锈钢循环变形行为描述中,其预言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材料的循环应变幅值历史下的循环变形行为。
杨显杰高庆孙训方
关键词:粘塑性本构关系循环加载金属学
比例及非比例应力循环加载条件下的棘轮效应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通过对两种不锈钢材料分别进行比例和非比例应力循环加载棘轮效应试验, 揭示了两种不锈钢材料的棘轮效应的一些特征, 和导致这些棘轮效应特征的原因,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向阳开高庆杨显杰
关键词:棘轮效应加载不锈钢
45钢在应变循环与棘轮变形下的随动硬化演化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对调质处理的45碳钢进行了不同应变幅值的对称应变和具有平均应变控制下的屈服面半径和背应力演化分析,及具有不同平均应力的低应力、较高应力幅值控制下的屈服面半径和背应力演化分析.研究表明:屈服面半径在给定应变幅值下随循环周次的增加而变小,且随循环塑性应变幅值增大而减小,在单调加载时增大;循环背应力幅值随单调应变而减小,随循环塑性应变幅值增大而增大.
杨显杰罗艳高庆蔡力勋
关键词:45钢循环塑性
描述T225NG钛合金高温单轴棘轮行为的黏塑性本构模型
2005年
在350 ℃下对T225NG钛合金进行了单轴棘轮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记忆面的黏塑性本构模型.引入了能记忆最大应变的记忆面,在记忆面内和面上采用不同形式的塑性流动律,将单调拉伸响应和循环响应独立开来,简化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在背应力随动硬化演化方程中引入了等效应变门槛值,可较好地描述T225NG钛合金应力 应变曲线的屈服平台及其后的强化效应.加入黏性指数修正,可描述棘轮应变率随循环次数迅速衰减的试验现象.将模型应用于 T225NG钛合金 350 ℃单轴棘轮行为描述中,对饱和棘轮应变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刘宇杰蔡力勋邱绍宇杨显杰
关键词:棘轮本构模型高温钛合金
非比例循环载荷下金属材料本构关系研究
高庆杨显杰宁杰孙训方蔡力勋陈旭袁珩
材料本构关系(特别是复杂加载和服役条件下)是当今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边缘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不仅对固体变形、破坏理论的发展有全局性影响,而且在航天、核电等高技术发展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项目对几种典型金属材料进行了非比例复...
关键词:
关键词:金属材料软件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