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旺
- 作品数:23 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人工林病虫害现状及控制对策被引量:8
- 2000年
- 沈瑞祥骆有庆杨旺
- 关键词:人工林病虫害
- 酚类物质的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与杨树抗溃疡病的关系
- 含水量盆栽苗接种试验的结果表明,水分亏缺是杨树溃疡病发生发展的诱因。在不同含水量的杨树苗中,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与体内某些酚类物质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树皮含水量高的植株中,PAL的活性强...
- 阳传和杨旺周仲铭
-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邻苯二酚溃疡病(植物)杨树
- 杨树根朽病的研究初报被引量:5
- 1991年
- 1987年以来在山东新泰、潍坊等地区陆续出现由杨树根朽病Armillariellamellea(Vahl.ex Fr.)Karst.危害造成的大面积杨树枯死现象。5月中、下旬病株叶变黄,8月开始脱落,干基树皮剥离,树皮内有白色菌膜,根系逐渐死亡,7—9月在干基及其附近出现丛生子实体。该病多发生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和土壤潮湿、粘重的地方,受害林地均有发病中心。病菌的传播主要靠病根与健根的接触。杨树的不同品种感病状况有明显差异,健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Robusta’感病重,而沙兰杨P.×euramericana cv.‘Sacrau 79’、Ⅰ—214 P.×euramericana cv.‘Ⅰ—214’、Ⅰ—69 P.deltoidesbartr.cl.‘Lux’等杨树较轻。利用防病促生剂防治具有明显的促进根部伤口愈合、刺激生新根和杀死病菌的效果。
- 杨旺沈瑞祥
- 关键词:杨树根朽病病害发病规律
- 三种杨黑斑病菌的寄主范围及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被引量:17
- 1991年
- 杨树黑斑病是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国外已报道的杨黑斑病菌的种类有10种,许多学者认为保留Marssonina brunnea(Ell.et Ev.)Magn.,M.populi(Lib.)Magn.和M.castagnei(Desm.et Mont.)Magn.三个种,Cellerino和Rimpau把M.tremulae作为独立的种,Spiers把M.tremulae作为M.brunnea寄生于白杨派山杨亚派(Trepidae)的一个专化型(M.brunnea f.sp.trepidae)。M.balsamiferae Hiratsuka则是新近在加拿大发现的,其他的名称均为上述各种的异名。我国已报道的有三种,即M.brunnea(M.populicola为其异名)、M.populi和M.castagnei其中M.brunnea与M.populi的区分,主要是以分生孢子分隔处是否有缢缩为根据的,并认为前者的寄主范围以青杨派为主。
- 贺伟杨旺
- 关键词:杨树黑斑病菌寄主病害
- 杨树溃疡病可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2
- 1999年
- 杨树溃疡病菌为弱寄生菌,具潜伏侵染特性.因此,适地适树、培养壮苗健苗和保证造林后及时返苗成活是杨树溃疡病可持续控制的关键,其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树种,划定主要造林杨树种的抗病适生区和杨树主要栽植区溃疡病发生的危险等级( 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 ,采用主要包括在造林中尽量减少水分损失,施用防病促生剂、诱导剂,根据造林地生态条件及经营强度分别采用带干、去梢、修侧枝及截干几种不同的造林方法等各种措施提高杨树的抗病性.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及病虫监测.
- 杨旺沈瑞祥刘红霞
-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
- 森林健康与现代林业
- 现代林业应具有多功能性、可持续性、高效性、科学性和全民性。城市森林是北京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景观和安全效益、建设和谐的宜居城市具有重要作用,它具有面积小、分布分散、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功能特殊、文化内涵...
- 沈瑞祥杨旺
- 关键词:现代林业健康管理
- 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对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抗性的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该文就毛白杨杂种无性系中的5个系号对DothiorellagregariaSacc,的抗病性及其抗性差异进行了探讨,实验采用室内与田间人工接种,自然发病调查与生理指标及愈伤组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对照易县毛白杨雌株的抗病性优于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而无性系96,80,66的抗病性优于无性系92,73.
- 刘红霞杨旺
- 关键词:毛白杨杂种无性系溃疡病抗病性
- 生态环境与环境植物病虫害发生的关系
- 讲述了我国目前环境植物病虫害危害的严重状况及造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树种选择不当、林分结构不合理、疏于管理、气候异常、大气污染等;提出了控制病虫危害的措施.
- 杨旺沈瑞祥
- 关键词:环境植物生态环境病虫害林分结构树种选择
- 文献传递
- 北京杨炭疽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1991年
- 近几年,北京杨炭疽病在北京市发生普遍而严重。病害多发生于树冠中下部的枝叶上,引起叶枯、芽枯和梢枯。每年6—7月开始出现症状,9月上中旬病情达到高峰,以后趋于稳定。通过叶柄刺伤接种,诱发出病害典型症状。病原是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通过伤口侵入寄主,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越冬。翌年旧病组织中越冬菌丝的扩展,可能是导致病害初期症状的原因。
- 贺伟杨旺沈瑞祥
- 关键词:北京杨炭疽病
- 试论环境植物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 本文介绍了'环境植物'的概念并界定为:一切用于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植物之总称.针对当前有害生物对环境植物的危害实际,指出了当前不仅要着眼于对病虫害的控制,而且应该放眼于对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可...
- 沈瑞祥杨旺骆有庆
- 关键词:环境植物有害生物病虫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