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吟兵
-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因“你”而变——数字技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态
- 2015年
-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化艺术时代"。文章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各种艺术表现形态,并由此探寻数字化影响下公共艺术作品未来发展的各种新趋势和可能。
- 杨吟兵
- 关键词:数字技术公共空间艺术形态
- 关于室内设计专业软装艺术漆艺教学改革的思考
- 2015年
- 软装设计是伴随着现代室内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行业.随着“轻装修,重装饰”理念的推行,市场对软装设计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培养专业的软装人才显得异常迫切.在四年的软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将接触到丰富的软装相关课程,其中包括:软装与空间设计、纤维材料与创意、民间装饰图案设计、装饰雕塑设计、布艺织品设计、漆艺设计,等等.本文将就其中的漆艺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讨论.
- 杨吟兵
-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漆艺艺术现代室内设计装饰雕塑
- 西部基础美术教育互动交流平台搭建
- 2014年
- 21世纪是一个素质教育的时代。我国的素质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各项改革,美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随着不断深入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地之间对资源的整合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文章通过对目前西部基础美术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教学研究与教学互动交流平台的思路,以期促进基础美术教育领域各环节的相互沟通与了解,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 杨吟兵
- 关键词:基础美术教育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 浅议苏州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人文寓意
- 2016年
- 建筑装饰是中华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寓意。文章以苏州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装饰风格与人文寓意,提出当代研究者应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进行全面研究,以为今所用。
- 杨吟兵方凯伦
-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装饰
- 盒子里的世界——浅议微观模型在景观教学中的新运用被引量:1
- 2009年
- 在景观教学中,微观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已经成为了必要的补充。本文在常规模型课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相关课程,提出了新微观模型表现与制作方法,将传统的模型教学融入新的理念,提升了课程的创造性、易达性、趣味性,以期将这种新模型制作与表现形式能运用到国内的教学中。
- 杨吟兵
- 关键词:盒子
- 乡村美育视角下的向家沟“稻香渔歌”乡村振兴示范长廊设计研究
- 2024年
- 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与加快乡村现代化建设,本文从乡村美育的视角入手,力图在丰富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设计内容及其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深化和拓展新时代乡村美育活动内容及其实施策略,从而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为此,本研究以梳理乡村美育的发展历程和现存困境为起点,归纳其从启蒙、实验到探索、发展、繁荣等五个阶段的纵向发展规律,挖掘其在美育资源、形态、价值、功效等方面的横向延伸可能。其次,结合向家沟“稻香渔歌”乡村振兴示范长廊设计项目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活动分析、空间叙事、人人参与等设计方法应用,理解并洞察乡村美育的实施局限及其人居环境设计发展新方向。最后,结合以美创景、以美兴农、以美振文、以美融旅等乡村人居环境设计新路径,提出乡景为媒、乡产为本、乡文为魂、乡兴为要等乡村美育新策略,为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参考。
- 杨吟兵方凯伦毛霞
- 关键词:人居环境设计
- 浅析传统民居木构架的营造工艺 以江西婺源地区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传统民居木构架营造工艺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江西婺源地区传统民居木构架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木构架的营造工艺及主要特征,探究其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以期能够促使传统营造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 杨吟兵方凯伦
- 关键词:传统民居木构架
- 选题策划《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序言
- 2017年
- 序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对于生活的认知与需求已不再停留于单一模式化的过去。为了构筑与满足当下不断优化的物质世界,人们开始着力于将各种细微的外界事物和感受通过不同的设计方式创造出更加明确的艺术形式和生活概念,从而使现代社会的知识与情感在条理化的前提下牵引着人类的行为与生活。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空间还是行为生活中,立足于人性化的艺术设计,通过独特的理念与技术将美的存在形式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人们在艺术的氛围里更进一步地拉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距离。
- 杨吟兵
- 关键词:艺术设计选题策划艺术形式
- 情感化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研究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情感化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方法从日常生活环境的公共空间出发,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阐述情感化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形态艺术化、色彩装饰化、功能多样化、材质趣味化4种情感化表现方式进行剖析,从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上展开深究,进一步地揭示情感化设计的重要存在意义。结论公共空间设计的进步离不开情感化设计的发展,合理运用不仅能增强设计品味,激发空间活力,而且还能优化环境风貌,提升城市形象。
- 杨吟兵
- 关键词: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
- 他山之石——华盛顿大学与四川美术学院景观教育之比较与思考
- 2008年
- 没有哪个地方能够像当今中国的景观发生着如此大的变化。面对快速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景观教育该如何应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章从教学方法、目标等方面比较了中国四川美术学院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在景观设计教育的异同、优势和不足。通过比较与分析,取长补短,以寻求适合各自背景的教育模式。
- 杨吟兵
- 关键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