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相变材料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蓄热
  • 3篇传热
  • 2篇数据中心
  • 2篇透平
  • 2篇透平叶片
  • 2篇自然对流
  • 2篇阻尼
  • 2篇阻尼特性
  • 2篇减振
  • 2篇减振结构
  • 2篇翅片
  • 1篇导热
  • 1篇导热系数
  • 1篇动力机械
  • 1篇动力机械工程
  • 1篇性能模拟
  • 1篇蓄热特性

机构

  • 16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长沙麦融高科...

作者

  • 16篇李杰
  • 11篇孙小琴
  • 3篇姜昌伟
  • 3篇石尔
  • 2篇刘陶毅
  • 2篇张航
  • 2篇晋风华
  • 2篇张国富
  • 2篇李录平
  • 1篇刘代飞
  • 1篇曹小玲
  • 1篇刘小波
  • 1篇李传常
  • 1篇胡章茂
  • 1篇陈敏
  • 1篇朱楚华
  • 1篇马婷婷
  • 1篇陈希
  • 1篇陈璞

传媒

  • 8篇储能科学与技...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广东化工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2
  • 2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孔翅片水冷散热器的流动传热数值模拟
2024年
本文针对传统直翅片散热器散热性能进行优化,利用COMSOL软件模拟研究了不同优化策略下穿孔直翅片散热器的传热性能,通过改变翅片孔径、间距、厚度及高度来探究散热器流动散热性能的影响,并得出该散热器的极限热流密度。结果表明穿孔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在最优散热孔径1 mm时,散热性能相较直翅片提高8%。翅片孔径1 mm,间距0.2 mm,厚度1 mm,高度3 mm时,散热性能最优。散热最优组合在最大流量1.5 L/min时,极限热流密度为226.5 W/cm^(2),较传统直翅片散热器的极限热流密度提高了71%。
陈慧兰陈岳浩王子璇李杰孙小琴
关键词:水冷散热器翅片参数
透平叶片几种减振结构的阻尼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提出了一种叶片减振结构阻尼的测量和分析计算方法。对设计的4种减振结构的阻尼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表明:减振阻尼结构能有效增加透平叶片的阻尼。减振结构的阻尼与结构的几何形状有关,与结构之间的相对间隙有关。随着相对间隙从零增加至足够大的过程中,减振结构的阻尼性质和阻尼的大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当相对间隙处在特定范围内时,阻尼系数达到极大值。碰撞减振结构使叶片的振动形态复杂化,引起叶片的拍振现象。
李录平晋风华李杰刘陶毅张国富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透平减振结构阻尼
透平叶片减振结构的阻尼特性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叶片减振结构阻尼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对本文设计出的四种减振结构的阻尼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减振结构能有效增加透平叶片的振动阻尼.减振结构的阻尼与结构的几何形状有关,与结构之间的相对间隙有关.随着相...
李录平晋风华李杰刘陶毅张国富
关键词:透平叶片减振结构阻尼特性蒸汽透平
文献传递
高等传热学教学APP的开发
2020年
基于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与图形处理能力,设计开发了三个高等传热学教学APP(二维瞬态热传导教学APP、流体掠过平板边界层流动教学APP、辐射角系数计算教学APP),拓展了高等传热学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的渠道,并在高等传热学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姜昌伟石尔刘小波李杰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研究生教育
企业节能评价专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运用模糊决策方法和推理机原理,结合企业的管理和技术评价指标,建立了节能评价专家系统的评价模型,并用VC++开发了专家系统软件平台.通过将各企业实际参数输入到软件中进行运行,其运行结果表明,专家系统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据此,政府和企业相关监管部门可以使用该专家系统评价各企业的节能水平以及开展节能激励机制.
曹小玲陈希陈敏陈璞朱楚华李杰马婷婷
关键词:专家系统模糊决策推理机企业节能
基于相变材料蓄热的5G通信基站柜体优化
2023年
针对5G通信基站散热性能不佳、能耗高、过热风险大、冷却效率低等问题,本工作从优化基站柜体的角度出发,探究了相变材料相变温度(16~30℃)、相变材料安装位置以及相变通风对5G基站能耗的影响。以长沙地区为例,设计了20种不同相变温度、不同相变材料安装集成的相变柜体模型以及2种通风柜体模型,采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不同模型下的能耗。结果表明:传统基站年耗电量为3469.92 kWh,夏季典型日基站柜体温度由外壁至内壁呈下降趋势,冬季反之,基站全年72.75%时间均处于放热状态,基站柜体优化时需更注重冬季和过渡季节散热能力的设计,兼顾夏季隔热性能的优化;基站加入相变材料时,外侧布置均优于内侧布置;相变温度为25℃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外侧布置时基站节能效果最佳,全年耗电量可降低124.75 kWh,其1月份节能率最大为16.87%;在此基础上引入通风,基站年能耗由3469.92 kWh降低至2316.87 kWh,年节能率达33.22%,且1~4月和11~12月,月节能率均超过50%;相较于未加入相变材料通风,加入相变材料通风在12月份节能率最大,可达17.78%。
朱江恬张圆罗意彬杨慧婷李杰孙小琴
关键词:相变材料性能模拟柜体结构
板式相变储能换热器的性能优化被引量:4
2021年
本工作设计了一种板式相变储能换热器,研究几何参数对换热器储能性能的影响。控制换热器的体积与储能量不变,构建了5种不同结构的板式相变储能换热器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分别对其进行储能数值模拟,并对最佳结构的入口温度、入口流速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减小板式相变单元厚度可以增加换热速率,但同时会增加压降,计算得到相变单元数量N=5时换热效率最佳;板式相变换热器的储能速率与边界流体流速成正比,与压降成反比;板式相变换热器的换热速率随入口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随着边界流速或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换热器内部结构与工况对换热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中换热器性能最佳的为相变单元数量为5、热流速率为0.5 m/s的换热器模型,同时发现在实际应用中当流速较小时,需要重点关注换热器内部结构的设计。
刘丽辉张航彭子安李杰孙小琴
关键词:数值模拟压降
送风方式对数据中心气流组织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以某大型数据中心内气流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6SigmaRoom软件进行数值模型,求解获取不同送风方式下数据中心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进而对比不同空调位置方案和不同通道封闭方案的优劣,最后运用供热指数(SHI)、回热指数(RHI)、机架冷却指数(RCI)和回风温度指数(RTI)详细分析其优劣。结果发现:相同机房空调布置情况下,与未封闭通道方案相比,封闭通道方案冷热气流掺混少,采用地板下送风+冷通道封闭+空调单侧布置时,相对于地板下送风+空调两侧布置SHI指标可降低98.3%。无论封闭通道方案或未封闭通道方案,将空调布置在机房同一侧比各一半相对布置的气流组织更好,流线和温度场更加均匀。综合可得,该数据中心最优空调方案为冷通道封闭+空调布置在机房同一侧结合应用方式。
闵文科孙小琴李杰
关键词:数据中心气流场温度场
纳米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的传热特性被引量:14
2020年
高导热颗粒常被用来增强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的固有导热性能。为研究纳米颗粒种类、含量和分散剂对纳米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nano-enhanced PCMs, NePCMs)传热过程的影响,本文采用纳米石墨(nano graphite,NG)和纳米椰壳炭(nano coconut shell based-carbon,NC)来提高石蜡的导热性能,使用T型热电偶监测不同边界温度下各复合相变材料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并用红外热像仪观察整体的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颗粒能够增强PCMs的热传递性能,且相同浓度下添加纳米石墨的石蜡传热速率更快,但纳米颗粒在相变过程中易分散不均匀;分散剂能够改善纳米颗粒在PCMs中的分散性能从而增强NePCMs的传热速率,其中用油酸作分散剂时能最大程度促进NePCMs的传热;分散良好的情况下,NePCMs的传热性能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刘丽辉莫雅菁孙小琴李杰李传常谢宝姗
关键词:复合相变材料石蜡纳米石墨传热
基于梯度孔隙率金属泡沫的复合相变单元储热性能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23年
向相变材料中添加金属泡沫可以解决相变材料低导热率引起的换热效果较差等问题,提高系统的整体蓄热效率。然而,复合相变材料的传热性能受金属泡沫孔隙率分布的影响较显著,为进一步提高相变储能单元的传热性能,本工作基于低孔隙率金属泡沫-相变材料(PCM)复合储能系统,建立了一种新的梯度孔隙率金属泡沫结构,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蓄热单元熔化过程中的熔化率、储能速率、储能总量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孔隙率沿加热方向负梯度分布、正梯度分布对复合相变材料熔化速度和储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梯度孔隙率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储能系统的储热效率,其中,孔隙率梯度为0.12(案例S-6)时增强效果最显著。在熔化周期的不同阶段,负梯度孔隙率对复合材料的传热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对于S-6,在1000 s、2000 s、2600 s时,熔化率相较于均匀孔隙率结构分别增加了0.67%、2.31%、9.90%;随着孔隙率梯度的增加,相变材料的热性能提高越显著,与均匀孔隙结构相比,改进的负梯度孔隙率结构其完全熔化时间最高可缩短7.32%,储热速率可提高8.02%。对于正梯度孔隙率结构,其对熔化速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储热总量可提高0.49%。
严景好李杰李一鸣孙小琴席丽娜姜昌伟
关键词:金属泡沫相变材料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