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来
- 作品数:36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组织因子与凝血的关系
-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在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凝血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动物模型。在移植术后4、8、12、16、24h切取移植心脏,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心肌凝血...
- 陆轩肖明第李敬来
- 关键词:异种心脏移植
- 文献传递
- 简化的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术被引量:16
- 1999年
- 简化和改进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不需要显微放大设备,先准备受体,将供心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分别端侧吻合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上。手术成功率达85 % 以上。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 李敬来夏家红黄毅杨辰垣
- 关键词:心脏移植
- 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03年
- 为建立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动物模型,选择豚鼠和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豚鼠升主动脉与大鼠腹主动脉端侧吻合,豚鼠主肺动脉与大鼠下腔静脉端侧吻合,受体鼠术前静脉注射眼睛蛇毒因子(CVF)60U/kg,术后腹腔注射CVF60U·kg-1·8h-1,抑制超急性排斥反应,另腹腔注射细胞免疫排斥反应抑制剂(FK506)0.25mg·kg-1·6h-1。结果显示:移植成功率88.9%(16/18),平均存活时间24.00±3.05h,病理学检查发现排斥心脏内广泛血栓形成,间质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心肌有局灶梗塞和凝固性坏死,符合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的表现。该模型手术操作简单,不需显微镜,稳定可靠,是研究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 陆轩萧明第李敬来
- 关键词: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心脏移植
- 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IFN-γ mRNA表达的时间相关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检测心脏移植物局部IFN γmRNA在排斥反应时的动态表达情况及其与移植心自然生存时间、移植心局部细胞浸润的联系。方法 建立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模型 ,在移植术后第 1、3、5、7、9、11d切取移植心 ,提取总RNA ,将对照引物和目的引物在同一管中扩增 ,以目的产物和对照产物凝胶扫描像素值的比值均数图 ,直观观察排斥反应单一因素时 ,IFN γmRNA的表达水平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变化的情况。结果 排斥反应发生时 ,IFN γmRNA在心脏移植物局部的表达升高 ,表达高峰位于移植心自然停跳高峰之前 ,即出现在心脏移植术后第 5d ,其表达水平和局部的细胞浸润呈正相关。结论 IFN
- 李敬来萧明第
- 关键词:心脏移植移植物排斥干扰素ΓIFN-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基于聚合膨胀卷积网络的图像去模糊方法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聚合膨胀卷积网络的图像去模糊方法。本发明包括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基于条件对抗生成网络,包含生成器与鉴别器,生成器结构使用堆叠的自编码器模块,自编码器模块使用自编码器结构与...
- 张文强缪弘白建松张浩张睿路红郑骁庆彭俊杰薛向阳唐龙福李敬来王洪荣
- 文献传递
- 氨甲环酸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血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A)对术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9年10月在本院接受CABG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在CABG术前和术中分别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和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TA在CABG后24h对总失血量和输血量的影响及术前和术后3h D-dimer水平的变化。结果:CABG术后24h氨甲环酸组的总失血量(450±205)ml显著少于对照组(863±343)ml,且术中输血量TA组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对照组的血浆D-dimer水平显著增加,而TA组的D-dimer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氨甲环酸可以发挥抗纤溶作用,并能够有效地降低CABG术后出血。
- 任明明韩振李敬来程颖吴永前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氨甲环酸术后出血
- 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免疫排斥反应及免疫耐受被引量:9
- 2000年
- 本文就Th1、Th2型细胞因子在排斥反应和免疫耐受中的表达、作用以及它们和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耐受之间的关系加以综述。
- 李敬来杨辰垣萧明第
- 关键词:TH1型细胞因子TH2型细胞因子免疫排斥反应
- Rapamycin联合供体脾细胞对大鼠移植心脏生存时间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术中静脉应用Rapamycin及供体脾细胞对移植心脏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中静脉应用Rapamycin及供体脾细胞。术后通过腹壁触诊判断移植心脏存活情况。结果Rapamycin组移植心脏的生存时间为(12.3±3.9)d,与未用药组(8.5±2.4)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Rapamycin+供体脾细胞组移植心脏生存时间是(12.4±3.7)d,与单独应用Rapamyci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0.05),但比单独用脾细胞组[(8.40±3.5d,P=0.013<0.05)]和未用药组有明显延长(P=0.015<0.05)。结论Rapamycin及联合应用供体脾细胞均可以延长移植心脏生存时间。
- 李敬来萧明第
- 关键词:RAPAMYCIN脾细胞心脏移植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117例合并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早期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总结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的改进及围术期处理。结果存活116例,死亡1例。提示术前经治疗和吸氧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9Kp(a67.5mmHg)为手术禁忌;9Kpa~11Kpa之间(67.5~82.5mmHg)可施术,但有一定风险;超过11Kpa(82.5mmHg)则可安全施行手术。结论某些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或早期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先心病患者并不是绝对手术禁忌症,经过特殊的围术期综合治疗及改进的手术技术,大多数患者是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救治的,而且远期疗效满意,更长时间的远期疗效,还在临床随访观察中。
- 乔建华冯钢杨桂英任明明李敬来陈立波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 老年冠心病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选用二尖瓣置换术与二尖瓣成形术早中期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老年患者选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同时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MVR)(BV)与CABG行二尖瓣成形(MVP)的早、中期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1-06-2017-06因IMR行CABG+MVR(BV)或CABG+MVP的老年患者59例,比较其围手术期超声心动图指标及术后第1、2、3、4、5年随访资料。终点事件为术后死亡、再次行二尖瓣手术、术后出现心力衰竭和二尖瓣重度反流。结果:CABG+MVP(BV)组与CABG+MVP组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主动阻断时间、心力衰竭及死亡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BG+MVP(BV)组术后重度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CABG+MVP组(P<0.05)。CABG+MVP(BV)组与CABG+MVP组手术前后LVEF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左心房内径(LAD)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CABG+MVP(BV)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1.5个月,CABG+MVP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2.8个月。两组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BG+MVR(BV)与CABG+MVP治疗老年IMR的手术风险、中远期心功能与死亡比例差异不明显。CABG+MVP术后有出现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可能,CABG+MVR(BV)纠正反流满意。
- 李传传任明明陈立波韩振李敬来冯钢许志峰于洋顾承雄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