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承文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毒
  • 8篇感染者
  • 7篇HIV感染
  • 7篇HIV感染者
  • 6篇缺陷病
  • 6篇免疫缺陷
  • 6篇免疫缺陷病
  • 6篇免疫缺陷病毒
  • 5篇人类免疫
  • 5篇人类免疫缺陷
  • 5篇人类免疫缺陷...
  • 5篇口腔
  • 4篇唾液
  • 4篇病毒治疗
  • 3篇人类疱疹病毒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逆转录病毒
  • 3篇转录
  • 3篇疱疹

机构

  • 10篇昆明医科大学
  • 7篇昆明医学院
  • 4篇云南省肿瘤医...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云南医学高等...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6篇李承文
  • 13篇段开文
  • 4篇史会萍
  • 4篇赵利芬
  • 4篇李榕
  • 3篇杨向红
  • 3篇陈庆华
  • 3篇马丽丽
  • 2篇吴凡
  • 2篇夏志刚
  • 1篇刘旭红
  • 1篇葛柳莹
  • 1篇李娜娜
  • 1篇陈晓
  • 1篇侯宗柳
  • 1篇杨娟
  • 1篇张小康
  • 1篇陈雷
  • 1篇王丽
  • 1篇杨佳

传媒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周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随着对牙周病深入研究发现,其可能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动物研究表明,牙周感染可导致出生动物低体质量,死亡率高。已有临床病例研究证实,牙周炎与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和子痫前期之间有相关性。微生物学研究为牙周病与妊娠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也有研究认为,牙周病并不是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危险因素。牙周病与不良妊娠之间的关系仍不十分明确,进一步探讨牙周病与妊娠不良结局之间的作用机制,为预防与临床治疗提供新信息。
赵利芬李承文段开文
关键词:牙周炎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子痫前期
HAART使用的HIV感染者口腔真菌菌群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初步探明昆明地区使用HAART的HIV患者口腔念珠菌等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黏膜拭子法收集45例用和54例未用HAART的HIV患者口腔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分离,用梅里埃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试剂盒鉴定菌种,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用和用HAART组的HIV患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53.3%和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9,P<0.01),说明未用HAART组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HAART组,即HAART降低患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率.在分离到的41株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占78.0%,其次为近平滑和光滑念珠菌各占9.8%,热带念珠菌占2.4%.结论 HAART使用降低了口腔念珠菌检出率,但无症状携带率改变不大.
杨佳张小康刘俊李重熙李承文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口腔真菌
HIV感染者相关口腔真菌感染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1年
真菌感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最常见的口腔并发症,被认为是感染者免疫抑制的预测指征之一,可反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本文对国内外有关HIV感染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和口腔真菌微生物的特点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吴凡李承文段开文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真菌感染口腔
壳聚糖/葡甘聚糖共混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壳聚糖和葡甘聚糖共混膜在体外及体内的生物降解性能.方法流延法制备壳聚糖与葡甘聚糖含量比例分别为3:0、2:1、1:1、1:2的混合膜.将其分别置于含/和不含溶菌酶的林格氏液及昆明鼠股部肌肉内,检测其在体外和体内的降解性能.结果壳聚糖/葡甘聚糖含量为3:0、2:1、1:1和1:2的混合膜在体外有溶菌酶存在时70d降解率分别为40.75%、65.7%、74.2%和84.6%;纯壳聚糖膜在体内降解时间为16周左右,壳聚糖/葡甘聚糖混合膜的降解时间为8~12周左右.结论壳聚糖/葡甘聚糖共混膜的降解性较单独的壳聚糖膜有了改善,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牙周诱导再生膜材料.
赵利芬李承文陈庆华马丽丽杨向红段开文
关键词: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材料
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细胞毒性和机械性能研究
2010年
目的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CS)和魔芋葡甘聚糖(KGM)制备两者含量不同比例的生物膜,测定其细胞毒性和机械性能。方法流延法制备CS与KGM含量不同比例的混合膜。并将其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培养,观察其细胞毒性:测定其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及吸水率。结果CS/KGM含量比例分别为3:0、2:1、1:1和1:2制备的8种共混膜,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膜平均厚度0.110mm,拉伸强度为35.84~48.17MPa,断裂伸长率为4.84%-6.25%,吸水率均随着CS含量增加而增加。结论CS/KGM含量比为3:0、2:1、1:1和1:2制备的共混膜,都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初步具备了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基本性能。
李承文赵利芬陈庆华马丽丽侯宗柳段开文
关键词:引导组织再生
HAART对HIV感染者唾液人类疱疹病毒5-8型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感染者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5至8型即CMV、HHV-6、HHV-7和HHV-8的分布影响情况。方法:利用巢式PCR技术对受试人群唾液CMV、HHV-6、HHV-7和HHV-8 DNA的存在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HIV患者HAART组与非HAART组比较,4种HHV唾液检出率并无差异(P>0.05),HAART组、非HAART组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性,而且三组都存在CMV、HHV-6、HHV-7和HHV-8多重感染,HIV人群病毒共同检出率高于正常组,非HAART组高于其它两组。结论:HIV患者中口腔疱疹病毒5-8型感染较为普遍,其中以HHV-6和HHV-7最为突出,HHV-8最低,唾液可能在疱疹病毒传播中起作用。
葛柳莹李承文白劲松史会萍李榕李重熙段开文
关键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人类疱疹病毒唾液
HIV感染者唾液人类疱疹病毒感染与CD4淋巴细胞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唾液常见人类疱疹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与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方法对245例HIV感染者唾液疱疹病毒1~4型即HSV-1、HSV-2、VZV和EBVDNA的存在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检出率与CD4细胞的关系。结果 HIV感染者唾液HSV-1、HSV-2、VZV和EBV检出率分别为29%、3.3%、4.1%和82%。CD4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时患者的唾液中更容易检测到HSV-1、VZV和EBV。CD4淋巴细胞计数与HSV-1和EBV同时存在明显相关(P=0.0001)。CD4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的患者比CD4淋巴细胞计数大于400个/μl的患者唾液中同时检测到HSV-1和EBV的几率高,即CD4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多种疱疹病毒同时检出几率越高。结论 HIV感染者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1型和4型检出率高,与免疫指标CD4有关。
李承文史会萍祁燕伟李榕夏志刚白劲松段开文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唾液CD4淋巴细胞人类疱疹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HIV 感染者唾液 CMV、HHV-6、HHV-7和 HHV-8巢式 PCR 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巢式PCR技术检测245例HIV感染者唾液CMV、HHV-6、HHV-7和HHV-8 DNA,检出率分别为34.7%、83.3%、70.2%和14.3%;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0%、56.7%、70.0%和0%,2组比较,P<0.01。使用HAART(n=100)与未使用HAART的HIV患者(n=145)比较,4种HHV唾液检出率无差异(P>0.05)。受检者都存在CMV、HHV-6、HHV-7和HHV-8多重感染。
李承文史会萍白劲松陈雷祁燕伟段开文
关键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人类疱疹病毒唾液
云南省部分HIV感染者唾液EBV检出率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唾液EB病毒存在情况及其与免疫抑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利用巢氏PCR方法对245例HIV感染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唾液EBV DNA的存在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检出率与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 HI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唾液EBV检出率分别为82.0%与30.0%,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200~400和大于400个/μL的患者唾液EBV检出率分别为93.0%、75.8%和45.7%,3组间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否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唾液EBV的检出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HIV感染者唾液中EB病毒检出率高,与免疫指标CD4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有关.
史会萍李榕段开文夏志刚高辉李承文
关键词:EB病毒唾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实时定量PCR检测白色念珠菌方法学的建立
2017年
目的采用Taq Man MGB探针技术,建立白色念珠菌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方法,为临床白色念珠菌的检测提供快捷的方法.方法以真菌D1/D2区基因的一段高度保守序列为扩增靶序列,合成白色念珠菌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提取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的DNA,构建含有靶基因片段的重建质粒,扩增后DNA作为标准品,建立白色念珠菌RQ-PCR的标准曲线,并对其重复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等方面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对构建好的克隆质粒测序,插入片段与预期片段序列一致,相似性达100%.白色念珠菌标准曲线为Y=-3.824x+41.36,R2=0.990,该扩增曲线形态良好.结论成功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色念珠菌的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
杜飞李榕何睿曾水芹段开文李承文
关键词:实时定量PCR白色念珠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