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徽
- 作品数:31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河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非ST段改变
- 1997年
-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诊断性ST段改变在观察和评价心电图运动试验中是最常用的并得到肯定的参数。除此之外,一些学者就运动试验中心电图波形和时限变化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现就运动试验引起的非ST段改变做一综述。1 PTF—V_1:PTF—V_1异常与多种心脏病有关,
- 丁明发李徽
- 关键词:冠心病心电图
- 从室间隔基部至左心室游离壁心尖部的纤维肌束是正常解剖结构?被引量:2
- 2003年
- 武彩娥朱天刚李徽赵旸
- 左室乳头肌肥大致T波倒置1例被引量:1
- 2004年
- 莫艳波武彩娥李徽
- 关键词:乳头肌肥大心电描记术
-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心内结构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观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是否存在心内结构的异常。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长径及前后径的比值、左心室纤维肌束的起止点、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进行测定。结果:组之间左室长径及横径收缩末与舒张末之比无统计学差异,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左室假腱索起、止点及夹角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左室假腱索的位置异常可能是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潜在原因。
- 李徽武彩娥朱天刚
-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心内结构左室假腱索
- 高血压患者心室局部舒张功能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测并探讨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局部舒张功能渐进或程序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61例,正常健康人40例。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及记录右房室环与右心室游离壁交界处(RAVP1)、右房室环与室间隔交界处(RAVP2)、左房室环与室间隔交界处(LAVP1),左房室环与左室侧壁交界处(LAVP2)共4点的舒张早期(Em)及舒张晚期(Am)最大速度,计算二者的比值,比较组间及组内各点Em/Am比值<1的发生率。结果高血压患者以上4点Em/Am比值<1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156/161vs31/41;126/161vs5/40;125/161vs5/40,92/161vs3/40,均P<0·01);高血压患者局部Em/Am比值<1发生率按从大到小依次为右室侧壁(RAVP1)、室间隔[RAVP2和(或)LAVP1]、左室侧壁(LAVP2);除外室间隔、左室侧壁和右室侧壁3点均Em/Am<1的患者,当RAVP1点Em/Am<1时,高血压患者单独室间隔局部Em/Am<1的发生率与单独左室侧壁Em/Am<1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病程、高血压级别、年龄与吸烟是影响舒张期功能障碍的独立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局部舒张功能减退,并且呈右室、室间隔、左室的渐进性改变的趋势;随着高血压病程、高血压的级别等增加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减退的范围加重。无论高血压还是对照组其右室Em/Am比值<1发生率极高,一方面预示右室舒张功能的减退可能是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改变的首发部位,另一方面反映了按Em/Am比值<1的标准来诊断右室舒张功能减退可能存在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的后果。
- 叶平武彩娥李徽
- 关键词:高血压舒张功能
- 原发性肺总动脉及左肺动脉扩张症1例
- 2004年
- 张文云李徽邓荷萍孙荣涛
-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疾病1例
- 2005年
- 邓荷萍李徽张文云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疾病
- 腹直肌韧带样纤维瘤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患者 女,29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腹部肿物2年就诊。1年前曾行剖腹产术。查体:腹部平坦,下腹部可见长约5cm手术瘢痕,左下腹可触及明显条索状肿物,大小约5cm×3cm×2cm,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
- 邓荷萍陆博殷春霞李徽房勤茂张文云李莉
- 关键词:韧带样纤维瘤超声表现腹直肌腹部肿物手术瘢痕条索状
- 超声诊断心包肿瘤1例
- 2007年
- 殷春霞李徽
- 关键词:心包脂肪瘤超声检查
- 彩色超声诊断左心室假腱索致左室流出道狭窄1例被引量:4
- 2007年
- 李莉李徽张文云
- 关键词:假腱索室性流出道阻塞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