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萍

作品数:18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17篇教育
  • 4篇职业教育
  • 4篇城市
  • 3篇文化
  • 3篇教育体系
  • 3篇大城市
  • 2篇育发
  • 2篇原创
  • 2篇质量教育
  • 2篇同创
  • 2篇校外培训
  • 2篇协同创新
  • 2篇逻辑
  • 2篇教育创新
  • 2篇教育发展
  • 2篇教育家
  • 2篇教育事业
  • 2篇教育现代化
  • 1篇代表委员
  • 1篇代职

机构

  • 18篇天津市教育科...
  • 6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河北交通职业...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湖南省教育厅
  • 1篇九三学社
  • 1篇三峡旅游职业...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杭州技师学院
  • 1篇南京工业职业...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湖州太平微特...

作者

  • 18篇李剑萍
  • 7篇杨旭
  • 1篇方芳
  • 1篇张武
  • 1篇杨德芹
  • 1篇杨金龙

传媒

  • 5篇教育研究
  • 2篇中国教育科学...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求贤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教育学报
  • 1篇教育史研究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35年大城市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与结构性矛盾被引量:1
2018年
现代化的教育是现代化大城市的必然内涵和指标,从现在到2035年前后现代化大城市教育发展既体现着时代性新态势,又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以及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现代化大城市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主要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教育与城市、经济、社会更为紧密地互动融合发展;教育改革创新达到新水平,教育发展越来越依靠政府、市场、技术"三驾马车"的协同作用;教育发展的人民性、开放型、现代化特征更加鲜明,现代教育体系的中国化特色更加成熟。大城市教育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杨旭李剑萍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公平教育质量
问题史:课程史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问题史注重对不同时期同一教育"主题"或"问题"的研究,是当代教育史学研究的重要动向和方法.借鉴这种研究方法,作为语文课程史研究的新范式,廓清语文课程史的研究范围,确定语文课程问题史...
李剑萍
关键词:语文课程研究范式教学管理
原创型教育家与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被引量:3
2019年
创新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创新型教育家。原创型教育家是教育家的最高级类型或形式,一般产生于历史大周期的巅峰或转型时代。按照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体化说”解释框架,在中国现代教育发生发展的第一时期即体系形成时期.堪称原创型教育家者主要有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陈鹤琴等,他们历时半个多世纪,大约算是三代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原创型教育家的根本使命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含着现代教育中国化与传统教育现代化两个方面,其变革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从历史和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都是原创性的。由此,更加突显原创型教育家的重要和伟大。
李剑萍杨旭
关键词:教育家教育创新现代教育体系
文化契合性:杜威教育理论在中国传播流行的深层原因被引量:8
2019年
杜威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外国教育理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外国教育理论在中国传播的一般机理。对于其传播流行原因,以往研究基本是从外部的、宏观的、作为背景性或机缘性的因素来认识的。但其深层原因在于,它与中华文化、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中国教育传统的内在契合,这种文化契合性包括广泛的社会文化土壤、本土文化基础和知识分子认同、传统及时代认识论基础、教育文化基础等。杜威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流行及其中国化,催生了现代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形成,标志着在教育理论建构层面实现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
杨旭李剑萍
关键词:杜威教育理论教育文化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教育装备创新发展:新使命、新思路和新机遇
2025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建设教育强国要正确处理的五对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剑萍李剑萍
关键词:教育强国
天津教育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思路与思考
2014年12月26日,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也承办了一个'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当时,我做过一个类似的发言,有关内容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一年之后,我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特点京津冀...
李剑萍
关键词:教育事业协同创新教育规划
高等职业教育“三融”改革的实践难题与发展逻辑被引量:39
2023年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三位一体”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要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的高端,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如何以“三融”贯彻落实“三位一体”重大部署,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破解的实践难题,需要厘清理论逻辑,提出新发展阶段的建议。一、聚焦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厘清“三融”理论逻辑,破解“三融”实践难题科技创新依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高端,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任务。
李剑萍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协同创新
2024年“两会”代表委员谈职教(笔谈)
2024年
如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刊邀约了部分两会代表委员畅谈职业教育发展。他(她)们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从新质生产力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职教师资培养等角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邹联克王仁祥李剑萍许玲杨德芹张运凯郑亚莉王红军杨金龙施卫东李文龙施文美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国最古老的三种数学教材实物及其教育学考论:秦代简牍所见
2025年
出土秦简牍中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岳麓书院藏秦简《数》、北京大学藏秦简《算书》等,是目前所见中国最古老的三种数学教材实物,是秦代基层官吏实际使用过的数学教材。通过文字考证和教育学释论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最高难度,大致相当于现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程度;已经鲜明地显现出重社会性、重实用性的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传统;北大秦简《算书》尤为明显地体现了当时数学教材的编撰体系;秦代数学教育出现了普遍化的趋势,重要表现就是基层化、教材化和课程化;这些教材实物幽微地折射出当时学习者的状态,打开了一扇认识秦代教育的窗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具有多重教育学研究价值。
李剑萍杨旭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教材数学文化
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出去”的引领体系和发展路径
2025年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教育强国纲要》)提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国际合作机制,深耕鲁班工坊等品牌”。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出去”,提升职业教育的全球人才培养能力,独具优势,正当其时。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
李剑萍
关键词:教育对外开放走出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