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晓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局科研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淫羊藿总黄酮对喹啉酸诱导的SH-SY5Y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otal epimedium flavonoids,TEF)对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A)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QA的毒性作用;不同浓度淫羊藿总黄酮预处理SH-SY5Y细胞,再用QA共孵育,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Hoche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和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变化。结果:淫羊藿总黄酮能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使呈现细胞核聚集浓缩、致密浓染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提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Ψm);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对QA诱导的SH-SY5Y细胞毒性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高胜梅王蕾石艳茜鞠传霞张芳李凤晓
- 关键词:淫羊藿总黄酮喹啉酸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CA2+
- 一种多功能西药房储药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西药房储药柜,包括柜体,柜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移动轮,柜体的下部开设有储物腔,储物腔的内腔底部连接有活性炭层,柜体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储药腔,第一储药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储药腔,第一储药腔的内腔左...
- 马敏林丽王耀霞李凤晓卢晓东左艳华
- 牛磺酸对Aβ/_/(1-40/)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Aβ/(1-40/)。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体内实验:用Aβ/(1-40/)注入SD大鼠海马制备AD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β/(1-40/)模型组、假手术组、阳性治疗组、牛...
- 李凤晓
- 关键词:牛磺酸Β淀粉样肽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文献传递
- 白豆蔻汤和丁香汤对顺铂所致水貂呕吐模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利用新型水貂呕吐模型研究白豆蔻汤和丁香汤对顺铂所致水貂呕吐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水貂3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昂丹司琼组、白豆蔻组和丁香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昂丹司琼、白豆蔻汤和丁香汤处理2天,第2天给予腹腔注射顺铂,观察顺铂注射后6小时内水貂呕吐潜伏期和干呕、呕吐次数。结果白豆蔻组和丁香组水貂的呕吐潜伏期均显著长于模型组(P值均<0.01),干呕和呕吐次数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P<0.05);白豆蔻组水貂呕吐潜伏期及呕吐次数与昂丹司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干呕次数多于昂丹司琼组(P<0.05);丁香组水貂呕吐潜伏期与昂丹司琼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呕和呕吐次数均显著多于昂丹司琼组(P值均<0.01)。结论白豆蔻汤和丁香汤均可延迟顺铂所致的水貂呕吐,白豆蔻汤具有良好的止吐效果。
- 于一杨玉玲胡孝祯李凤晓张继国岳旺
- 关键词:水貂呕吐
- 依达拉奉抑制线粒体分裂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抑制线粒体分裂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3月龄,体重250~300 g,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依达拉奉预先给药组(E组)。I/R组和E组分别于脑缺血前1 h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和依达拉奉10 mg/kg。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再灌注24 h时,采用Longa评分法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TUNEL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I),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动力相关蛋白1(Drp 1)及细胞色素C(Cyt C)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Drp 1及Cyt C mRNA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与E组NDS、AI、MDA的含量明显增加,而SOD活性显著下降,Drp 1及Cyt C蛋白和Drp 1及Cyt 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E组NDS、AI、MDA的含量明显减少,而SOD活性显著升高,Drp 1及Cyt C蛋白和Drp 1及Cyt C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线粒体分裂,减少细胞凋亡和坏死,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张宁丁泽君于海达李凤晓
- 关键词:依达拉奉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再灌注损伤
- 钙敏感受体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评价钙敏感受体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钙敏感受体拮抗剂组(N组)。I/R组和N组采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脑缺血前10 min尾静脉注射等容量二甲基亚砜和钙敏感受体拮抗剂NPS-896361 mg/kg。于再灌注24 h时行神经功能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采用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I/R组和N组MDA含量、神经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阳性细胞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组,神经功能评分和SOD活性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MDA含量、神经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阳性细胞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I/R组,神经功能评分和SOD活性高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敏感受体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发生。
- 李凤晓史雪莹初向华卢晓东董加花于良健张宁
- 关键词:受体钙敏感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 养心氏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冠心病PCI术后临床疗效与血液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观察养心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心病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变化,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1.90%;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2.70%,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观察组的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因子和血脂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再发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异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异常,减轻炎性反应,疗效可靠。
- 王耀霞李凤晓于良健马敏苏治国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养心氏片
- 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价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抑制剂钌红组(RR组)。I/R组和RR组采用夹闭左肺门45min,恢复灌注2h的方法制备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R组于夹闭左肺门前1h时尾静脉注射钌红2.5mg/kg。再灌注2h时,采集动脉血样0.5ml,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然后处死大鼠,取左肺上叶组织,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RR组氧合指数降低,肺组织W/D比值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R组氧合指数升高,肺组织W/D比值降低(P〈0.05)。结论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促进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的开放有关。
- 张宁李会曹玺孙明洁帅训军姜敏艾登斌李凤晓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排泄延迟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HDMTX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就诊的新发ALL患儿完整的HD-MTX化疗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对HD-MTX治疗后发生排泄延迟情况及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给药后排泄延迟发生率为13.67%。排泄正常组与排泄延迟组患儿相比,病情危险度(P=0.002)、血红蛋白(Hb)水平(P=0.001)、白蛋白(ALB)水平(P=0.002)及MTX剂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合用PP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水平是HD-MTX化疗后发生排泄延迟的保护因素(OR=0.916;P=0.007),病情危险度是发生排泄延迟的危险因素(OR=1.849;P=0.012)。结论:ALL患儿的MTX给药剂量,病情危险度和Hb、ALB水平可能与排泄延迟有关;ALB水平是HD-MTX排泄延迟的保护因素,疾病危险程度是排泄延迟的危险因素。因此,用药前应密切关注低蛋白血症儿童及高危患儿。
- 李晓郭切王玲珍李凤晓梁瑜全香花
-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蝶呤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PIS影响因素
- 牛磺酸对Aβ_(1-40)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毒性保护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Aβ1-40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8、8.0、20.0mmol.L-1)牛磺酸预处理SH-SY5Y细胞(牛磺酸组)及不用其处理SH-SY5Y细胞(A1-40模型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20.0μmol.L-1的Aβ1-40,继续培养2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A1-40模型组比较,3个浓度牛磺酸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F=4.16,q=3.05~9.68,P<0.05、0.01);与0.8mmol.L-1牛磺酸组相比,8.0、20.0mmol.L-1牛磺酸组细胞存活率增高(q=4.97~6.63,P<0.01)。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3个浓度牛磺酸组细胞的细胞核呈现均匀的淡蓝色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与A1-40模型组比较,3个浓度牛磺酸组线粒体膜电位均升高(F=17.64,q=4.04~8.72,P<0.05、0.01);与0.8mmol.L-1牛磺酸组相比,8.0、20.0mmol.L-1牛磺酸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q=3.48~4.69,P<0.05)。结论牛磺酸对Aβ1-40诱导的SH-SY5Y细胞毒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稳定线粒体膜电位而拮抗细胞凋亡有关。
- 李凤晓王蕾高胜梅石艳茜
- 关键词:牛磺酸SH-SY5Y细胞Β淀粉样肽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