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明
- 作品数:76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再论古元延安木刻中的地主与农民题材——以“图史互证”看《逃亡地主又归来》和《减租会》被引量:2
- 2019年
- 本文拟在笔者过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图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对古元在延安时期创作的《逃亡地主又归来》和《减租会》这两幅木刻作品再作综合性的论述,并对旧文中的观点和论述提出某些修订和补充。1本文认为,深入解读这两幅作品,将有助于研究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与中共统一战线政策及具体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有助于深入思考“图史互证”研究方法在艺术史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
- 李公明
- 关键词:农民题材
- 她是谁?她的水墨身体与自我镜像——靳卫红水墨人物画浅论
- 2016年
- 没有人能看清楚她的全部。因为她显露出来的既是她的身体,又是她的镜像。没有人能够对她的全部看得分明,谁也不能,除了她自己以外。—劳拉·赖丁(Laura Riding)两年前,我在一篇评论《诗书画》杂志的文章中写道,在这个时代遇上一本你把对它的言说视之为内心的重大任务的艺术类刊物,那是一种难得的幸运。它正是那样的杂志,我继续写道,这本值得言说的艺术杂志必将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悲怆命运的证人和阐释者,因而有了被激发、被催迫的言说冲动。
- 李公明
-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镜像身体艺术杂志诗书画艺术类
- 哲学、诗和艺术——流亡者的美学墓志铭
- 2022年
- 流亡与哲学、诗歌、艺术——总之与人类一切高贵的精神性创作——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如果不认识、不理解或者不愿意接近那些在风中流亡的思想家、艺术家,恐怕永远无法真正读懂哲学、诗与艺术。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我有一部文集的书名就是《在风中流亡的诗与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更是因为我一直关注着在遥远过去和今天遥远地方的那些流亡诗人与艺术家。
- 李公明
- 关键词:流亡者墓志铭思想史精神性
- 中国现代艺术史研究中的“世界眼光”——以开放、多元的视角消除“黑斑”、矫正“视差”
- 2017年
- 我理解的“世界眼光”有多重涵义,如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动向与成果、被研究对象的历史语境中的国际性背景、对接世界历史脉络中的长时段特征与短时段因素、时间与空间中的国际文化漂移与影响等等。
- 李公明
- 关键词:艺术史研究国际学术界
- 冷战初期中国宣传画中的战争与和平——以“抗美援朝”宣传画为中心被引量:7
- 2019年
- 冷战时期的历史从1940年代后期延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1,其间中国大陆创作发行的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宣传画题材突出,图式多样,印刷数量巨大,发行传播范围极为广泛。2本文仅以其中主要创作于冷战初期(1950年代前期)的“抗美援朝”主题宣传画为研究对象,有必要的时候也会涉及到这一时期创作、发行的以反美、亲苏为主题的宣传画,试图从国际冷战与中国国内政治以及艺术史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探讨这些宣传画的历史背景、主题意义、艺术创作手法和宣传传播效果等问题。
- 李公明
- 关键词:冷战初期抗美援朝宣传画艺术创作手法艺术史研究
- 作为图像史料的“日常摄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无论是在摄影时代或“后摄影时代”,作为图像史料的“日常摄影”均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在重返历史语境、探索历史真相等方面对历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后摄影时代”的图像膨胀使图像与历史真相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同时也给敏锐的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问题意识与破译的可能。作为图像史料的“日常摄影”对历史研究发生作用和产生影响的途径与问题意识是历史图像学研究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重要课题。
- 李公明
- 关键词:历史研究
- 廖冰兄研究的意义及其困局
- 2011年
- 廖冰兄研究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具有何种意义?廖冰兄研究的困局何在?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提出这个问题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第一,廖冰兄研究的意义当然是与廖冰兄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上具有何种意义紧密联系。所谓“意义”,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对廖冰兄的价值判断与对廖冰兄研究的价值判断也是紧密联系的。
- 李公明
- 关键词:中国艺术史艺术史研究
- 台湾的政治转型
- 2012年
-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中经历了政治转型的历史,而在这过程中的治党与党治的各自演变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国民党的党史上,"治党"的重点是对党本身的改造,而"党治"则是在党与国家之间建构起来的一种统治权力模式。但无论是研究"治党"还是"党治",上世纪80年代台湾国民党的政治转型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内容。
- 李公明
- 关键词:党治党外人士雷震
- 当代艺术与社会运动——一种批判与建构的艺术精神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试图以社会运动、激进主义以及阶级分析等问题作为评析当代艺术的视点,通过重温和反思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探讨在中国当代生活语境中重建批判性的和建构性的艺术精神的可能。
- 李公明
- 关键词:社会运动艺术社会学批判性阶级分析
-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跨文化美术史年鉴》新书发布暨跨文化美术史方法论学者座谈会实录被引量:1
- 2022年
- 2022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下午,“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跨文化美术史年鉴》新书发布暨跨文化美术史方法论学者座谈会”于线上成功举行。来自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技术史、文博学、文学、伊朗学、印度学等不同领域的21位重量级学者相聚云上,围绕已经出版的三辑《跨文化美术史年鉴》,就全球史和跨文化美术史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对话。
- 李军李公明
- 关键词:世界读书日技术史跨文化美术史全球史新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