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衍盛 作品数:10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80W XPS绿激光“分区汽剜结合”手术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180W XPS绿激光“分区汽剜结合”手术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180W XPS绿激光手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分区汽剜结合”手术方式治疗的5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组间一般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激光做功时间及激光发射总能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在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Qmax和IPS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12周,两组患者的Qmax水平均逐渐升高,而IPSS水平则逐渐降低;各时点组间比较,观察组的Qma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IPS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术后1、4周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尿失禁、膀胱颈挛缩、前列腺包膜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180W XPS绿激光“分区汽剜结合”手术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较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更加高效,还可以获取病理标本。 赵豫波 王希友 徐衍盛 贾卓敏 金一鹏 陈安龙 陈伟浩 张川 谢常亮 王毅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盆底肌重建法治疗女性阴道松弛伴发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盆底肌重建法治疗女性阴道松弛伴发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会阴整形与性别重塑科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医学部收治的阴道松弛同时伴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患者接受盆底肌重建的手术治疗。通过咳嗽激发试验和患者整体印象改善量表(PGI-I)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及主观评价;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和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量表(PISQ-12)评估生活质量和性功能改善情况;用盆底超声评估盆底解剖结构的变化。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手术前后I-QOL和PISQ-12评分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下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活动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36例女性患者, 平均年龄41.7岁(24~51岁), 平均体重指数23.8 kg/m^(2)。所有患者手术均安全完成, 平均手术时间76.2 min, 平均出血量84.5 ml。术后随访12~27个月, 客观和主观治愈率分别为86.1%(31/36)和88.9%(32/36)。与术前对比, 患者生活质量和性功能明显改善, 术后盆底超声显示各解剖结构均有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I-QOL和PISQ-12评分与术前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最大Valsalva动作下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活动度与术前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于阴道松弛同时伴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 盆底肌重建法在有效改善性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可以显著改善SUI症状, 并恢复了女性盆底的解剖结构,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峰永 贾卓敏 李一琳 刘美辰 金一鹏 徐衍盛关键词:盆底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松弛症 腺病毒介导CD40Ig基因转染联合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大鼠心脏移植物耐受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研究CD4 0Ig基因转染联合骨髓细胞输注对大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诱导的影响。方法 构建可表达CD4 0Ig的腺病毒载体Ad CD4 0Ig。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 ,将实验动物分为 5组 :A ,对照组 ,无任何处理 ;B组 ,单纯输注供者骨髓细胞 ;C ,单纯输注Ad CD4 0Ig ;D ,Ad CD4 0Ig和供者的骨髓细胞联合输注 ;E :输注对照腺病毒Ad Lacz。观察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MLR检测及移植物组织学检查。结果 5组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分别为 :8 34± 0 35天、9 2 6± 0 84天、18 73± 1 5 7天、36 91± 4 2 0天和 7 87± 0 4 1天。D组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MLR表现出供者特异的低反应性 ,组织切片检查淋巴细胞浸润情况也明显减轻。结论 腺病毒介导CD4 0Ig基因转染联合骨髓细胞输注 ,可诱导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 徐衍盛 肖序仁 李峰永关键词:腺病毒载体 基因转染 骨髓输注 免疫耐受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对肾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对比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接受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与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肾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有效率、手术情况、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炎性因子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均达到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天,观察组的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无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用于治疗肾结核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无差异,均能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并在减轻术后疼痛感、减少术后炎性因子渗出、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术后康复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方面效果更显著。 高雪松 贾卓敏 王毅 赵豫波 王希友 沈诞 徐衍盛关键词:肾结核 传统开放手术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免疫抑制剂诱导外周T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探讨目前临床常用的各种免疫抑制剂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结果认为,MPA、AZA与Pred三种免疫抑制剂可经Fas/FasL信号通路诱导T细胞的AICD,而钙调素抑制剂CSA和F... 肖序仁 徐衍盛 敖建华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T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诱导免疫耐受 器官移植 文献传递 不同免疫抑制剂诱导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各种免疫抑制剂在体外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将霉酚酸酯(MMF)、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506)、西罗莫司、泼尼松(Pred)、达利珠单抗及硫唑嘌呤(Aza)单独或联合加入静止T淋巴细胞和活化T淋巴细胞中共同培养,3d后,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DNA片段化电泳分析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扩增方法检测淋巴细胞凋亡发生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Fas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种免疫抑制剂中,仅Pred能明显促进静止T淋巴细胞凋亡。MMF、Aza及Pred均能促使活化T淋巴细胞发生凋亡(P<0.05,P<0.01),而CsA、FK506、西罗莫司及达利珠单抗均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的凋亡(P<0.01)。两种或三种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同时加入活化T淋巴细胞的培养基中,其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FK506和CsA能显著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的Fas和IL-2表达(P<0.05)。结论MMF、Aza及Pred可能通过Fas/FasL信号通路诱导活化T淋巴细胞的凋亡,而CsA和FK506通过抑制IL-2的产生而阻碍活化T淋巴细胞的凋亡,西罗莫司和达利珠单抗则可能通过阻断IL-2的活化效应而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的凋亡。 肖序仁 徐衍盛 敖建华关键词:细胞凋亡 免疫抑制剂 T淋巴细胞 前列腺增生的激光治疗 被引量:2 2023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据报道,其患病率在50~59岁的男性中约为20%,在70岁以上的男性中高达40%[1]。在过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一直被认为是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一些基于激光的新技术被引入到前列腺手术治疗中,例如剜除、切除、汽化或它们的组合。同传统的电切术相比,这些激光技术体现出了明显的优点,特别是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对于年纪大、身体弱、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其优势更为明显,有逐渐取代TURP的趋势。 王毅 贾卓敏 徐衍盛关键词:激光 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梗阻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式与肾癌根治术式对老年肾癌(T1期)患者的疗效及康复作用比较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式(PN)与肾癌根治术式(RN)对老年肾癌(T1期)患者的疗效及康复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肾癌(T1期)老年患者104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2),行腹腔镜RN,研究组(n=52),行腹腔镜PN,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8、4.149、2.683,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高于对照组,而肌酐(Cr)、血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3、5.451、2.248,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2,P<0.05)。结论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式与肾癌根治术式用于肾癌(T1期)老年患者治疗各有优劣,PN的肾功能改善效果更优,但RN并发症更少,术后康复更快。 高雪松 贾卓敏 王毅 赵豫波 王希友 徐衍盛 沈诞关键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癌根治术 老年 肾癌 T1期 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7例报告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评估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URS)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9年9-12月收治7例输尿管狭窄患者行ALLIUM?覆膜URS置入术。其中3例为宫颈癌术后放疗致单侧或双侧输尿管狭窄,2例为孤立肾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术后狭窄复发,1例为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单侧输尿管狭窄,1例为孤立肾合并盆腔脂肪增多症致输尿管壁内段狭窄。均采用URS(10~100 mm或10~120mm规格),全部支架经尿道逆行置入,先行球囊扩张,再置入URS。其中2例为双侧支架置入,1例单侧输尿管置入叠放2根URS。共置入10根,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4~7个月)。结果:6例术后肾积水即刻明显缓解,无尿外渗,无腰部胀痛,无血尿和泌尿系感染,1例出现轻度盆腔积液,所有患者通过腹部X线平片和CT证实对狭窄病变的完全支撑。中位术后住院时间3d。随访中2例观察到支架移位,其中1例术后2个月支架脱落至膀胱内,后通过膀胱镜安全移除。另1例支架随肾结石下移后出现输尿管不完全梗阻,予以输尿管镜激光碎石处理。其余支架在随访中位置良好,患者未出现腰痛、血尿、尿路刺激症等不适。结论:短期结果显示ALLIUM?覆膜URS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但仍需更多的病例和更长时间的随访证实疗效。 高宇 王保军 徐衍盛 杜青山 李世超 彭程 张旭 马鑫关键词:球囊扩张 输尿管狭窄 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患者5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术在肾上腺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入路腹腔镜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解剖性后腹腔镜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式术后临床指标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6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采用美国Medica电解质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Na+和K+及HCO^(-)_(3)水平;同时观察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a+、HCO^(-)_(3)水平低于对照组,K+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8/5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0.047)。术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肾上腺肿瘤能够更好地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少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有效促进其术后康复进程,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高雪松 贾卓敏 王毅 赵豫波 王希友 徐衍盛 沈诞关键词:肾上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