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福寿

作品数:27 被引量:123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农业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病原
  • 3篇害虫
  • 3篇表型
  • 3篇表型鉴定
  • 2篇单季稻
  • 2篇稻飞虱
  • 2篇药剂
  • 2篇药效
  • 2篇药效试验
  • 2篇栽培
  • 2篇蔗扁蛾
  • 2篇生化型
  • 2篇水稻
  • 2篇球茎
  • 2篇西红花
  • 2篇细菌
  • 2篇镰刀
  • 2篇镰刀菌
  • 2篇枯萎
  • 2篇枯萎病

机构

  • 14篇杭州市植物保...
  • 9篇浙江大学
  • 4篇杭州市农业局
  • 4篇浙江省桐庐县...
  • 3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萧山区农业局
  • 2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浙江医药高等...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桐庐县农业局

作者

  • 20篇徐福寿
  • 9篇谢关林
  • 4篇赵敏
  • 3篇韦茂兔
  • 3篇徐丽慧
  • 3篇李斌
  • 3篇吴传伟
  • 3篇朱开元
  • 3篇王国芬
  • 3篇金关荣
  • 3篇周勤
  • 3篇陈常理
  • 3篇谢国雄
  • 2篇沈福泉
  • 2篇刘贺
  • 2篇周青
  • 2篇朱彩娥
  • 2篇陶中云
  • 2篇李荣
  • 2篇曾红星

传媒

  • 3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蚕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果树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化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5
  • 1篇1997
  • 1篇199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药剂对稻飞虱兼治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对12种药剂兼治稻飞虱效果调查表明,每667 m2用48%毒死蜱80 mL、15%茚虫威8 mL、35%毒.乙酰100 g、50%稻丰散100 mL、10%虫螨腈40 mL对单季稻4(2)代白背飞虱及总体兼治效果较好,药后7 d各处理对白背飞虱校正防效分别为87.3%、86.6%、84.5%、81.7%和78.7%,对稻飞虱总体校正防效分别为87.0%、86.3%、84.4%、81.3%和78.5%;而48%毒死蜱80 mL、5%氟虫腈50 mL、10%虫螨腈40 mL对4(2)代褐飞虱兼治效果也较好,药后7 d各处理对褐飞虱校正防效分别为79.2%、62.5%和62.5%。25%毒死蜱.氟虫腈70-80 mL、5%氟虫腈40-50 mL、48%毒死蜱80 mL对单季稻5(3)代稻飞虱兼治效果较好,各处理药后7d对白背飞虱、褐飞虱、总稻虱校正防效分别达86.1%-97.5%、80.2%-88.9%、80.2%;97.7%-98.4%、92.4%-95.8%、94.7%;93.6%-96.4%、86.8%-95.2%、86.5%。
赵敏张国忠吴传伟李荣徐福寿林根土
关键词:单季稻稻飞虱药剂兼治
桑树新病害—细菌性枯萎病病原研究
2006年上半年在浙江杭州地区的桑树上发现一严重的病害,幼龄桑发病初期由枝条上叶片开始呈失水状,继而全株叶片凋萎、枯焦,直至脱落;剥开主干皮层,可见木质部褐色条状斑;病株根部外观正常,但木质部严重变褐。桑农在夏伐整枝后出...
朱博王国芬谢关林李斌徐福寿周勤
关键词:病原细菌
文献传递
检疫性害虫蔗扁蛾的发生及防治
通过调查和饲养,杭州市蔗扁蛾的寄主达12科27种,其中11种植物为新发现的寄主,同时,试验证明,蔗扁蛾在适应新的自然死亡率为15%,并且发现蔗扁蛾能不结茧化蛹、羽化、产卵,说明该虫能在更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寄主更广,为害性...
韦茂兔沈福泉徐福寿金关荣陈常理朱开元朱彩娥
关键词:蔗扁蛾生活习性
文献传递
桑青枯病描述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被引量:8
2007年
针对桑青枯病(mulberry bacterial with)的一些错误描述及研究中的误区,阐述了国内外桑青枯病发生情况、正确的学名及小种与生化类型。研究提出了桑青枯病致病性测定新方法——离体桑枝注射接种法;首次明确了桑青枯菌中除生化型5(小种5)外还存在较多的4型菌(小种1)。控制该病的危害需着重抗病育种和生物防治。
王国芬谢关林徐福寿周勤王建新梁大刚
关键词:桑青枯病生理小种生化型致病性测定生物防治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7
2008年
经多年的病原菌分离监测,于2006年从2份浙江省稻种(来自海南的健康籼稻)上分离到6株病原细菌,经25项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和RAPD-PCR鉴定,发现这种病原细菌为Burkholderia glumae,是引起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病原菌。此外,实验证明"健康稻种"也可能存在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罗金燕徐福寿王平徐丽慧谢关林
关键词:表型鉴定分子鉴定
桑细菌性青枯病病原及其生化型鉴定被引量:13
2007年
为有效治理浙江省杭州地区桑树上严重发生的新病害,开展了病原及其特性研究。从临安市和桐庐县的青枯桑树上分离出15株致病细菌,经25项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RAPD-PCR鉴定及与4株标准菌株比较,证实了这种桑青枯病是由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属于生化型Ⅴ和Ⅳ,它们在15株分离菌中分别占73.3%和26.7%。同时,在该病原细菌的鉴定中,建立了简便易行的桑青枯病病原细菌致病性测定新方法。
徐丽慧徐福寿李芳Praphat Kawicha谢关林
关键词:表型鉴定分子鉴定生化型
15%伏草星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
1996年
本文介绍15%伏草星在晚稻大田防除杂草的药效及对水稻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伏草星对水稻主要的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防效率达95%以上,用量50g为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徐福寿
关键词:除草剂药效试验水稻杂草
浙江桐庐梨树2种瘿蚊发生及防治被引量:4
2007年
浙江省桐庐县梨树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梨树种植面积达1940hm^2,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但梨树害虫种类多,发生为害猖獗,造成的损失严重,我们经多年调查、防治试验,现将梨树2种主要瘿蚊发生及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赵敏吴传伟徐福寿张莉丽洪文英
关键词:瘿蚊栽培历史种植面积害虫种类
“桑瘟”防治药剂筛选及对蚕安全性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试验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在夏伐后喷淋2次,对"桑瘟"有较好的防效与持效性,药后30~65 d株防效达91%左右,而77%氢氧化铜700倍液,药后30~40 d株防效为92%,药后50~65 d株防效下降到67%,持效性不如3%中生菌素。其次为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药后30~65 d的株防效分别为83%~71%、66%~79%。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氰氨化钙颗粒剂等处理对"桑瘟"的株防效均在67%以下。对"桑瘟"的药剂防控可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在夏伐后适时处理2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效,且对蚕较安全。
赵敏马立强李荣吴传伟叶伟清童金林徐福寿
关键词:药剂防效安全性
引起梨花枯和芽枯的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病原细菌鉴定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明确在中国发生的梨花枯和芽枯的确切病原菌。【方法】用普通细菌学方法、电镜观察、Koch氏病原假说测定、Biolog、脂肪酸分析、PCR及与标准对照菌株的比较。【结果】从16个病样中分离获得12菌株,6株代表菌株显示出与Pseudomonas syringaepv.syringae3株标准对照菌株相似的致病反应,它们的Biolog和脂肪酸分析的相似度分别为0.57~0.86和0.58~0.81,PCR和序列测定结合上述结果证实了P.syringaepv.syringae为该病的病原菌。【结论】首次证实了中国梨树上的花枯和芽枯可由P.syringaepv.syringae引起。
邱文徐福寿谢关林徐丽慧怀雁李斌余山红钱军
关键词:PSEUDOMONASSYRINGA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