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华潮

作品数:81 被引量:564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林业厅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天牛
  • 11篇森林保护学
  • 11篇昆虫
  • 10篇双翅目
  • 10篇蚊科
  • 10篇菌蚊
  • 10篇菌蚊科
  • 9篇松材
  • 9篇松材线虫
  • 8篇星天牛
  • 8篇英文
  • 8篇线虫
  • 7篇新种记述
  • 7篇竹梢凸唇斑蚜
  • 7篇害虫
  • 6篇挥发物
  • 5篇侵染
  • 5篇自然侵染
  • 5篇马尾松
  • 5篇GC-EAD

机构

  • 44篇浙江农林大学
  • 34篇浙江林学院
  • 9篇浙江大学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3篇浙江天目山国...
  • 2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杭州钢铁集团...
  • 1篇江山市林业局

作者

  • 81篇徐华潮
  • 23篇吴鸿
  • 7篇樊建庭
  • 6篇王义平
  • 6篇刘佳敏
  • 4篇施祖华
  • 3篇杨淑贞
  • 3篇赵明水
  • 3篇余晓霞
  • 3篇田万银
  • 3篇骆有庆
  • 3篇孟俊国
  • 3篇张娓娓
  • 3篇王紫薇
  • 2篇黄坚钦
  • 2篇黄俊浩
  • 2篇张廷廷
  • 2篇郑乐怡
  • 2篇张琴
  • 2篇徐金华

传媒

  • 13篇浙江林业科技
  • 1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0篇浙江农林大学...
  • 7篇动物分类学报
  • 5篇环境昆虫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昆虫学报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昆虫天敌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Entomo...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4
  • 10篇2003
  • 5篇200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牛危害与机械损伤对山核桃挥发物的诱导差异
2014年
对健康、受机械损伤及具有天牛幼虫新鲜排粪孔的山核桃树进行顶空吸附采样,研究山核桃在不同条件处理下的挥发物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山核桃之间挥发物种类有明显差异,健康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种类10种,机械损伤植株10种,但二者间有5种成分不同,而天牛幼虫蛀干的植株有17种,与机械损伤的相比有10种成分不同。
王佩星徐华潮李俊
关键词:山核桃挥发物天牛幼虫机械损伤
中国真菌蚊亚科种类记述及地理分布(双翅目:菌蚊科)(英文)被引量:1
2001年
记述了我国双翅目菌蚊科真菌蚊亚科 3属 68种 ,其中有 2种中国新记录种 ;列出了属种检索表 ,同时对该亚科的地理分布和区系起源作了初步的探讨。新记录种的名录及分布如下 :①尖齿真菌蚊MycomyadentataFisher,1 937中国新记录。分布 :中国浙江 ;芬兰 ,加拿大 ,美国。②侧生新菌蚊NeoempheriapleurotivoraSasakawa ,1 979中国新记录。分布 :中国河南、浙江 ;泰国。表 1参 2
吴鸿徐华潮王义平
关键词:菌蚊科地理分布双翅目
斗米虫蛋白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20年
该文主要为了研究斗米虫蛋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提取斗米虫总蛋白,逐级盐析分为3个部分,透析除盐后得到不同蛋白部位,并采用SDS-PAGE检测斗米虫不同蛋白部位的分子量;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斗米虫蛋白对人胃癌细胞MFC和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增殖、迁移和凋亡的作用。MTT法研究斗米虫蛋白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VC增殖的影响;荧光微球吞噬实验检测斗米虫蛋白对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对RAW264.7细胞释放NO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对RAW264.7细胞的IL-6、TNF-α和IL-1β分泌量;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斗米虫蛋白作用后RAW264.7细胞中TNF-α、IL-1、TLR4、MIR-7、IFN-γ、TRL-4、IL-6以及4T1细胞中MMP2、MMP9、STAT3、c-Myc和Sdf1 mRNA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斗米虫蛋白主要分子量集中于63 kDa,斗米虫蛋白对人胃癌细胞MFC及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表现出较好抑制作用,并呈现出一定剂量依赖关系(P<0.05),对HUEVC细胞没有细胞毒性,对RAW264.7细胞表现出较好的促进增殖的作用(P<0.05)。斗米虫蛋白实验组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可以抑制4T1细胞的迁移(P<0.01),可诱导MFC和4T1细胞凋亡(P<0.05);斗米虫蛋白能够提高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NO释放量、TNF-α、1L-1β和IL-6分泌量及TNF-α、IL-1、TLR4、MIR-7、IFN-γ和IL-6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以及能显著下调4T1细胞中MMP2、MMP9、STAT3、c-Myc和Sdf1 mRNA水平(P<0.05,P<0.01)。由此推论,斗米虫蛋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且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
孙媭侯沛颖王毅徐华潮
关键词:细胞凋亡小鼠巨噬细胞肿瘤细胞增殖抑制
笋用竹害虫天敌资源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笋用竹害虫天敌资源调查的结果 ,共查明天敌资源 44种 ,经鉴定属于螳螂目 1科 2种 ,半翅目 1科 2种 ,蛇蛉目 1科 1种 ,脉翅目 1科 2种 ,鞘翅目 2科 9种 ,双翅目 2科 2种 ,膜翅目 9科 2 2种 ;蛛形纲蜱螨目 1科 1种 ,蜘蛛目 3科 3种 ,指出了天敌的寄主和分布。
徐华潮骆震旦王信培张慧
关键词:笋用竹害虫天敌资源寄主
鞭角华扁叶蜂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1年
综述了鞭角华扁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并强调要以综合治理的原则为指导,开展防治技术研究。
徐华潮吴鸿李克恩杨淑贞赵明水
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森林虫害
中国竹子蚧虫名录(同翅目:蚧总科)被引量:9
2001年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 6科 40属 1 2 7种 ,其中粉蚧科 1 7属 2 1种 ,蚧科 3属 3种 ,仁蚧科 2属 3种 ,毡蚧科 1属 5种 ,链蚧科 5属 52种和盾蚧科 1 2属 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主和寄生部位。建立了 2个新组合 :刺竹刺粉蚧Planococcusbambusicola(Takahashi) (移自Planococcoides)comb .n .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bambusus (Tang)(移自Palmicultor)comb .n .。给出了 2个新异名 :即NipponalerdatriunphaZhang ,1 998syn .n .为N .leptodermisWangetZhang,1 994的新异名 ,BambusaspisnematosphaericaZhang ,1 992syn .n .为B .qingyuanensisHuetXie ,1 988的新异名。参
方志刚武三安徐华潮
关键词:竹亚科蚧虫新异名竹子害虫
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被引量:9
2006年
测试来自不同虫源的5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结果表明:5个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都表现出一定的致病力。根据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考查不同菌株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的指标值lg(LC50)和LT50,菌株B12,Bxs,REBb01,Zhe-B和F-263在接种后第9天的lg(LC50)值分别为4·0549,4·4620,4·6261,4·9290和5·1580;在1×106个孢子·mL-1浓度下LT50分别为3·63,3·70,4·31,4·34和5·20d。根据该蚜虫累积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变化的三维曲面图综合评价,5个菌株的毒力从强到弱依次为B12,Bxs,REBb01,Zhe-B和F-263。
徐华潮施祖华吴鸿
关键词:竹梢凸唇斑蚜球孢白僵菌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毒力生物测定
松材线虫自然侵染后松树感病进程中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松树针叶变色程度及流脂状况,野外分别选取不同感病阶段的黑松、马尾松为对象,以研究松材线虫自然侵染黑松和马尾松后,两种松树的光合作用及其相关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黑松、马尾松在感病初期,针叶净光合速率(Pn)大于健康阶段数值,随后逐渐下降,感病重期为负值,即松材线虫的侵入破坏了黑松、马尾松的光合作用。由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可看出,光合作用的下降是由于光合系统Ⅱ反应中心实际进行光化学反应的效率(ФPSⅡ)下降引起的,而ФPSⅡ的下降是由于PSⅡ反应中心捕获光能效率Fv'/Fm'下降和开放的PSⅡ中心数目qP下降共同导致。两种松树在感病进程中,针叶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感病初期含量上升,这也是引起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因素之一。此外,针叶含水量变化也一直呈下降趋势,是引起松树萎蔫,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表明,随着松材线虫侵染的加重,植株体内与抗性相关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也会发生变化。黑松和马尾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感病进程逐渐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略有上升,但不显著,说明松材线虫的侵入破坏了黑松、马尾松的抗氧化酶系统,导致松树自我保护作用减弱,同时由于两种松树热耗散能力(NPQ)的下降,产生的多余电子进一步破坏了抗氧化酶系统,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研究表明,松材线虫的侵染,对寄主光合作用产生了破坏,同时寄主也作出相应防御反应,但随着松材线虫的大量繁殖,寄主自身保护作用逐渐丧失。
张慧黄秀凤徐华潮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光合作用速率抗氧化酶
三种农药防治竹梢凸唇斑蚜试验
氧乐果、虫螨光、吡虫啉3种农药的不同配比,通过涂杆、喷务的方法对雷竹园中竹梢凸唇斑蚜防治的试验表明,氧乐果的防治效果最好,氧乐果与吡虫啉、虫螨光的混剂,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中氧乐果与吡虫啉混剂喷雾(1:2或2:1混和,...
徐华潮陈培金周云娥肖新方
关键词:氧乐果虫螨光吡虫啉喷雾
文献传递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适应浙江林业现代化对人才的客观需要,笔者在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包括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立省级林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阐述。
夏国华徐华潮吴家森黄坚钦
关键词:实践教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