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佐仁

作品数:32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工艺技术
  • 6篇合金
  • 5篇调质
  • 5篇调质钢
  • 5篇轴承钢
  • 5篇非调质
  • 5篇非调质钢
  • 5篇复相
  • 5篇贝氏体
  • 4篇韧性
  • 4篇马氏体
  • 3篇强韧性
  • 3篇显微组织
  • 3篇复相热处理
  • 3篇淬火
  • 2篇镀层
  • 2篇渗氮
  • 2篇渗硼
  • 2篇屈服强度
  • 2篇中碳

机构

  • 3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材料研究...
  • 1篇上海钢铁研究...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2篇徐佐仁
  • 2篇赵文礼
  • 2篇黄兴家
  • 1篇薛侃时
  • 1篇董青
  • 1篇袁东
  • 1篇李晋
  • 1篇高翔
  • 1篇张静江
  • 1篇王滨
  • 1篇吴强

传媒

  • 7篇上海金属
  • 6篇铸锻热(热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国外金属热处...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热处理技术与...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上海金属(钢...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6篇1992
  • 10篇1991
  • 3篇1990
  • 3篇1989
  • 2篇1987
  • 1篇198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热处理工艺技术的新进展(下)
1993年
六、渗氮工艺技术的发展渗氮(氮化)工艺技术亦是古老而又在不断改革中开拓前进的热处理工艺。渗氮工艺的发展主要环绕缩短工艺周期、提高生产率、强化渗层的性能和精确可靠的质量控制诸方面进行的。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渗氮新工艺不断涌现。近年来,渗氮工艺技术的进步,有以下几方面。
徐佐仁
关键词:离子镀渗氮渗硼CVD
轴承钢的下贝氏体形成温度对显微组织参量与屈服强度的影响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对在M_s~M_f 温度区段所形成下贝氏体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证明:在该温度区段所形成的单一下贝氏体组织确实具备比回火马氏体组织优异得多的强韧性,存在着一个蕴藏丰富性能潜力的热处理小区,并有着开发利用的美好前景.
徐佐仁董青
关键词:轴承钢下贝氏体温度显微组织
镍-磷-三氧化二铝化学沉积非晶态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和耐磨性的研究
1992年
为了进一步发挥化学沉积单一非晶态镀层的性能潜力,研究了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液中添加三氧化二铝微粒以获得镍-磷-三氧化二铝复合层的新工艺。对化学沉积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结构、显微硬度、时效处理时的晶化与过饱和相的析出以及复合镀层的耐磨往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单一非晶态镀层相比,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均更为优异,是一种工艺成本低廉、操作控制简便的表面强化新途径。
徐佐仁姚维民
关键词:化学沉积复合镀层显微组织
国外热处理工艺技术的现代化新发展被引量:1
1991年
二、热处理加热技术的发展随着测试技术的进步与强度理论、断裂力学、金属摩擦摩损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产品零件失效因素的认识日趋全面,从单一考核指标(硬度)扩大到强度、韧性(冲击韧性、断裂韧性)、摩擦摩损、加工硬化、乃至显微组织参量等的综合影响。特别能在使用寿命与显微组织参量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建立了一些热处理加热新工艺,对于那些在遥远的年代里所制订的。
徐佐仁
国外热处理工艺技术的现代化新进展(连载三)被引量:4
1991年
6、激光热处理技术的新进展自1960年Maiman研制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固体激光器)以来,目前已有一系列不同种类的激光器在工程,自然科学和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材料科学方面多数采用大功率气体激光器(CO_2激光器)。
徐佐仁
关键词:淬火介质
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表面强化工艺研究被引量:9
1991年
叙述了适用于20钢零件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原理、镀液成分及时效工艺的优选。研究了非晶态镍磷合金层的组织结构、时效过程中脱溶分解的规律和镀层的硬度变化与耐磨性。根据组织和性能的特征,提出了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层表面强化的新工艺。
高翔袁东徐佐仁
关键词:化学沉积镀层镍磷合金
显微组织参量对马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轴承钢屈服强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研究了GCr15轴承钢在M_s点上下保温不同时间等温淬火并低温回火后,显微组织参量和残留奥氏体量随贝氏体体积分数变化的规律,测定了不同贝氏体体积分数时复相轴承钢的屈服强度、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数据.复相组织中马氏体相屈服强度与有效晶粒尺寸的关系符合Hall-Petch 晶粒细化强化模型,而下贝氏体相的铁素体条片宽度((?)_B)和碳化物粒子间距((?)_c)分别按Langford-cohen 亚结构强化关系和Orowan 弥散强化关系为屈服强度增值作出贡献,残留奥氏体量则将导致屈服强度下降.综合复相组织中各相的显微组织参量对屈服强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数学处理,导出马氏体-下贝氏体复相轴承钢屈服强度的数学表达式,并用力学性能测试数据予以校核,吻合较好.
徐佐仁黄兴家
关键词:轴承钢屈服强度显微组织
现代热处理工艺技术的新进展(中)
1993年
四、太阳能表面改性热处理太阳能作为经济、无污染的一次能源用于材料的表而改性热处理,一直是材料科学工作者现代研究的新课题。
徐佐仁
论马氏体—贝氏体双相钢的现代发展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扼要论述了马氏体—贝氏体双相钢热处理工艺的现代发展概况、分为连续冷却和等温淬火的复相热处理两大类、对复相热处理的工艺过程、显微组织与亚结构、力学性能的对比、强韧化机制、生产应用的效益以及有待研究的课题等问题作了介绍。
徐佐仁
关键词:双相钢马氏体贝氏体
中碳非调质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1990年
本文运用物理冶金原理进行非调质钢的化学成份设计,研制了σb>800MPa,αk>90J/cm^2的高强度高韧性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图象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小角散射仪、相变仪等仪器重点研究了热加工条件和组织性能间的关系,测定了组织显微参数,研究了热加工过程各个阶段中M(C,N)相粒子的析出行为、状态、分布及其对钢的晶粒细化,沉淀强化等影响,并探讨了非调质钢的强韧化机制。
吴强顾德骥徐佐仁
关键词:中碳非调质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