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滟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第二磨牙
  • 1篇第三磨牙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炎
  • 1篇腮腺
  • 1篇腮腺切除
  • 1篇腮腺切除术
  • 1篇腮腺肿瘤
  • 1篇神经解剖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前牙
  • 1篇前牙美学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口
  • 1篇全面部骨折
  • 1篇种植体
  • 1篇肿瘤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宿州市立医院
  • 1篇安徽省宿州市...

作者

  • 6篇彭滟
  • 5篇阎旭
  • 4篇韦海东
  • 2篇高宇
  • 2篇胡娟
  • 1篇高宇
  • 1篇胡娟
  • 1篇阎旭
  • 1篇彭勃
  • 1篇秦彭

传媒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腮腺肿瘤切除术中面神经解剖路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在腮腺切除术40例中,顺行法(总干法)解剖显露面神经17例,逆行法(周围支法)解剖显露面神经23例,术后顺行法有1例、逆行法中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面瘫症状(P<0.05),提示顺行法更加安全可靠、快速简便。
阎旭彭滟韦海东彭勃芈大卫
关键词:腮腺肿瘤面神经腮腺切除术
全面部骨折手术复位径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各种手术复位径路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对2002—2009年在宿州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69例全面部骨折手术病例复位手术径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有47例采用了头皮冠状切口+小切口,22例单纯采取局部小切口。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患者在功能上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表现各有不同。结论冠状切口+小切口和单纯局部小切口在不同适应证中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应进一步研究如何减少冠状切口的并发症和如何应用微创切口对全面部骨折进行良好复位。
阎旭彭滟高宇胡娟韦海东
关键词:全面部骨折冠状切口局部小切口
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浅析及防治初探被引量:12
2010年
总结97例患者,分析其中16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经颌间牵引或固定、颅颌固定或颅颏弹性牵引,14例患者恢复咬合关系,1例再次手术,1例转正畸科会诊。复位不准确、手术操作不当、术后缺少有效的颌间固定、颌间固定不规范是颌骨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主要原因,及时解剖复位、手术正确规范、颌间牵引固定及选择性应用颅颌固定或颅颏弹性牵引代替颌间牵引固定是防治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有效手段。
阎旭彭滟高宇胡娟韦海东
关键词:颌骨骨折内固定术颌间固定
倾斜种植体和角度基台在骨量不足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倾斜种植体与角度基台在骨量不足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牙列缺损病例30例,倾斜植入种植体和应用角度基台46颗修复缺失牙,术后随访1~5年,观察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松动度、炎症、美学、满意度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例患者不满意牙颈部过突,修复冠重新设计后满意;2颗种植体脱落,其余44颗种植体均获成功,临床成功率近96%。结论:倾斜种植体和角度基台在骨量不足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应用可靠,值得在不愿植骨患者中进一步推广。
阎旭彭滟芈大卫
关键词:前牙美学
同步治疗近中阻生牙致第二磨牙邻面龋伴牙髓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同步治疗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伴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牙髓炎患者,共18对下颌第二、三磨牙,在一次阻滞麻醉下完成第二磨牙备洞、根管治疗及第三磨牙拔除,第三磨牙拔除愈合1~2周后行第二磨牙冠修复。于术后1、3、6、12个月,检查第三磨牙拔牙创愈合情况以及第二磨牙充填、牙周、根尖情况,计算治疗成功率。结果 12例患者18对第二、三磨牙中,所有第三磨牙拔牙创愈合良好,16颗第二磨牙无叩痛,无明显松动,远中邻面无继发龋,无深牙周袋,治疗成功率88.9%(16/18)。结论 同步治疗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伴牙髓炎短期效果良好。
阎旭彭滟秦彭芈大卫
关键词:牙髓炎邻面龋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倍骼生在口腔种植体骨结合中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与评估倍骼生(PerioGlas)在种植体周骨缺损区对种植体骨结合的效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在6只成年杂种狗下颌骨下缘各植入4颗纯钛种植体(共24颗)并在种植体周造成缺损,左下颌2颗为实验组,在缺损处填入倍骼生和自体血混合物,右下颌2颗为对照组,在缺损处任其充满自体血。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两只狗,先后行电镜观测、骨密度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结果4,8,12周时实验组种植体骨结合率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骨缺损区新生骨密度比对照组高;实验组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骨细胞及新生骨小梁,新生骨组织较成熟,对照组成骨细胞少,骨小梁细而少,纤维组织多见。结论倍骼生具有促进新骨形成及种植体骨结合的效应。
阎旭彭滟高宇胡娟韦海东
关键词:倍骼生骨结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