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玉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重楼
  • 1篇愈伤组织培养
  • 1篇皂苷
  • 1篇增殖
  • 1篇薯蓣
  • 1篇薯蓣皂苷
  • 1篇农杆菌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荞麦
  • 1篇毛状根
  • 1篇萌发
  • 1篇苦荞
  • 1篇苦荞麦
  • 1篇华重楼
  • 1篇发根
  • 1篇发根农杆菌
  • 1篇VAT

机构

  • 4篇成都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跃华
  • 4篇张红玉
  • 3篇陈燕
  • 2篇邬晓勇
  • 2篇田孟良
  • 2篇孙雁霞
  • 2篇赵钢
  • 2篇张珏
  • 1篇蒋婷婷
  • 1篇付伟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米荞种子萌发和组织培养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提高米荞种子的萌发率和建立其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米荞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以及选择不同激素配比对米荞植物的子叶、胚轴和胚根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采用去种皮的米荞种子经浸种处理,其种子在24和48 h的萌发率均最高为100%;诱导米荞胚根、胚轴和子叶外植体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4-D 1 mg.L-1+6-BA 2 mg.L-1,其中胚轴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00.00%,子叶为78.90%,胚根为54.44%。
王跃华陈燕张红玉赵钢孙雁霞邬晓勇
关键词:萌发愈伤组织
苦荞麦毛状根的诱导研究
2012年
利用发根农杆菌Ri1601浸染苦荞植物预培养2d的叶片外植体,经不同时间的共培养和除菌培养后获得毛状根。经硅胶薄层色谱板检测表明,发根农杆菌Ri1601和苦荞叶片上未经转化产生的不定根都不含有冠瘿碱;而经发根农杆菌Ri1601遗传转化后所产生的毛状根有冠瘿碱的存在。因此,可确定苦荞叶片上产生的毛状根为发根农杆菌Ri1601转化所得。建立了用发根农杆菌Ri1601诱导苦荞植物叶片产生毛状根的有效方法。
孙雁霞王跃华陈燕张红玉赵钢邬晓勇
关键词:苦荞麦毛状根发根农杆菌
重楼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建立重楼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文章以黑籽重楼不同处理的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和激素配比对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结果去芽鞘的芽外植体用升汞消毒8 min时,其污染率较低为(11.97±0.91)%、而启动率却较高为(84.82±2.59)%;诱导去芽鞘的芽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IAA2.0 mg/L,其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 mg/L+NAA 1.0 mg/L。结论实验实现了黑籽重楼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增殖,并为进一步研究重楼属其它植物的生物技术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王跃华蒋婷婷付伟田孟良张珏陈燕张红玉
关键词:增殖
华重楼愈伤组织培养及薯蓣皂苷含量测定被引量:10
2014年
以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植物多种器官为外植体,经不同消毒处理和培养基诱导培养后,观察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情况;并以TTC法检测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中的薯蓣皂苷含量。结果表明,华重楼的隐芽、内层芽鞘、根茎、预处理后根茎和子房外植体经诱导培养后,均可不同程度地产生愈伤组织;其中以预处理后根茎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最快,诱导率也最高,为33.5%。经检测结果显示,多次继代培养的华重楼愈伤组织中含有与华重楼对照药材和薯蓣皂苷对照品相同的薯蓣皂苷或其类似物。
王跃华陈燕张珏张红玉游亚莉田孟良
关键词:VAT愈伤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