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莹
-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的随机对照预试验
-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比较电针与假电针的疗效。方法:120例患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60例。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假电针组安慰针针刺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非...
- 吴佳霓张碧莹许焕芳杜若桑莫倩王伟明刘志顺
- 关键词:电针预试验
- 文献传递
-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的随机对照预试验
-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比较电针与假电针的疗效.
方法:120例患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60例.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假电针组安慰针针刺双侧天枢、腹...
- 吴佳霓张碧莹许焕芳杜若桑莫倩王伟明刘志顺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电针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不同腧穴配伍缓解功能性腹泻症状疗效初步比较
- 目的初步比较电针合穴配穴、俞募穴配穴、合募俞穴配穴和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疗效,优选配穴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条件的105例患者随机分至合穴配伍组(31例)、俞募穴配伍组(22例)...
- 张碧莹
- 关键词:功能性腹泻盐酸洛哌丁胺
- 文献传递
-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的随机对照预试验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比较电针与假电针的疗效。方法:120例患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60例。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假电针组安慰针针刺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非穴点。基线评价2周,治疗8周,随访12周。观察治疗8周(同时评价治疗前4周和后4周)和随访12周平均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3次比例及与基线相比CSBMs的变化;以及与基线相比,治疗8周平均周自主排便次数(SBMs)、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前4周治疗、后4周治疗、治疗8周及随访12周平均周CSBMs≥3次的比例依次为21.67%、50.00%、31.67%和40.00%;假电针组的比例依次为15.00%、33.33%、25.00%和20.00%。随访12周平均周CSBM≥3次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两组均可显著增加平均周CSBMs和平均周SBMs,并显著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P<0.01)。与假电针组相比,电针组对治疗后4周、治疗8周,随访12周平均周CSBMs及治疗8周平均周SBMs增加更显著(P<0.05,P<0.01);电针组治疗8周平均周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优于假电针组(P<0.05),改善程度上两者差异不明显。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和假电针均可增加严重功能性便秘的完全周自主排便次数和周自主排便次数,并可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治疗期后期疗效和随访疗效电针优于假电针。
- 吴佳霓张碧莹许焕芳杜若桑莫倩王伟明刘志顺
- 关键词:电针预试验
- 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诊疗特点文献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PUBMED中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治疗的目的、辨证特点、选穴特点、针灸方法、频次、疗程及疗效等。结果纳入的114篇文献中,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分为缓解常见症状、观察总体疗效和缓解单一主症、观察特定疗效为治疗目的两大类文献。辨证特点以辨病为主,可结合辨证(症),常取三阴交、肾俞、肝俞、太冲、足三里等穴位;针灸方法最常用的是针刺疗法,亦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频次多为每日1次,每周5次,总疗程多在4~8周。结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较好,能缓解相关症状,可能有一定远期疗效。
- 张碧莹吴佳霓刘志顺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诊疗特点
- 电针不同穴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比较:随机对照预试验被引量:29
- 2014年
-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不同穴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差异,寻找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穴位组方。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配穴组(19例)、合穴配穴组(34例)、合募俞配穴组(26例)和西药对照组(25例)。俞募配穴组电针双侧天枢、大肠俞;合穴配穴组电针双侧曲池、上巨虚;合募俞配穴组电针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以上3组前两周均每周治疗5次,后两周每周治疗3次。西药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1片(5mg),每天3次,连续口服4周。研究周期9周,包括基线评价1周、治疗4周、随访4周。以周自主排便次数为主要指标,排便困难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为次要指标进行治疗后和随访疗效评价。结果:根据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原则,将104例患者全部纳入分析。(1)治疗后4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P<0.01),3个电针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随访时合穴配穴组可继续维持周排便次数的增加效应(P<0.01),且优于俞募配穴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P<0.01),而其余3组周排便次数没有良好改善(P>0.05)。(2)治疗后合穴配穴组、合募俞配穴组和西药对照组对排便困难程度均有改善(P<0.05,P<0.01);随访时合穴配穴组和合募俞配穴组依然改善显著(均P<0.01)。(3)治疗后合穴配穴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其余3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个电针组均可有效增加周自主排便次数,与西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疗效相当。针刺双侧曲池、上巨虚的合穴配穴法能显著增加周自主排便次数,改善排便困难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针刺疗效可持续4周,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穴位组方。
- 吴佳霓张碧莹朱文增杜若桑刘志顺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电针预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