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浩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感染等引发的器官功能障碍,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而脓毒症休克患者在予以足量液体复苏后患者仍伴有顽固低血压、脏器功能障碍、低灌注状态,因而其临床病死率较高,故关于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治疗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寻找积极有效治疗脓毒症休克的药物是当前重症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1]。目前临床以积极治疗原发病、抗生素控制感染、血管活性药改善循环、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等综合治疗为主,其中血必净可减轻外周血循环压力,还可增加心肌收缩能力,效果肯定,但整体治疗效果有提升空间。研究发现乌司他丁可调节机体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缓解缺血再灌注,还可有效改善微循环[2]。本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性因子、心肌标志物等的影响。报告如下。
- 张林浩
-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休克血管活性药脏器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心肌标志物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西律治疗肺癌术后室性心律失常
- 2014年
- 对于肺癌术后患者来说,心律失常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肺癌术后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1]。因此,及时、安全、有效地纠正肺癌术后患者的心律失常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心血管意外事件及后续巩固治疗的延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西律治疗肺癌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全组共80例,均为2011年5月-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肺癌根治手术的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 张林浩
- 关键词:肺癌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美西律
- 心脏临时起搏器在90例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器在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分别合并有窦性心动过缓〈50次/min、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颤合并长R—R间歇〉2s的90例肿瘤患者,在手术当天(术前2~24h)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术中观察起搏情况,起搏器对电刀的感知(感知不良、过度感知)情况,接受手术情况。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植入临时起搏器并成功起搏,通过调整起搏器感知灵敏度,避开术中起搏器对电刀的不利感知,全部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并安全度过手术期,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手术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风险低,增加了合并有缓慢性心律失常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耐受性及手术机会。
- 黄明光曹爱红段燕张林浩
- 关键词:围术期心脏临时起搏器
- 血必净对腹部肿瘤术后脓毒症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腹部肿瘤术后脓毒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腹部肿瘤术后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炎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水平,A-PACHEⅡ评分情况,以及28 d存活率。结果试验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者28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从而缩短总体病程,提高患者存活率。
- 张林浩
- 关键词:血必净腹部肿瘤术后脓毒症
- 伏立康唑治疗肿瘤患者重症肺部真菌感染的综合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治疗肿瘤患者重症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重症肺部真菌感染的肿瘤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伏立康唑组及氟康唑组。两组分别予以药物抗真菌治疗,两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组总有效率为83.33%,氟康唑组总有效率为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29%,氟康唑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肿瘤患者重症肺部真菌感染疗效优于氟康唑,二者副作用无明显差异。
- 张林浩
- 关键词:伏立康唑氟康唑肺部真菌感染肿瘤
- 双向式贲门癌切术
- 目的探讨一种针对中晚期贲门癌的新术式。方法结合使用常规贲门癌切除术式和逆行切除术式对单一术式难以切除的病例进行外科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无探查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进食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本术式是...
- 张羽捷王宏伟常飞云张林浩候二刚
- 关键词:中晚期贲门癌
- 文献传递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动脉楔压(PCWP)是否增高,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人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诊断为ARDS的17例否认心脏病史的患者在呼吸机支持及综合治疗的条件下,床旁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压(PAP)、PCWP,同时监测动脉血乳酸及静脉血脑利钠肽(BNP)水平。结果17例患者中11例(64.7%)PCWP〉18mmHg(1mmHg=0.133kPa),其均值为23.4mmHg;6例PCWP〈18mmHg,其均值为15.6mmHg,乳酸水平明显增高,BNP水平亦明显增高。结论ARDS可继发心功能损害从而致PCWP明显增高,心功能损害的程度与血浆BNP含量相关。
- 黄明光曹爱红段燕张林浩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楔压脑利钠肽
- 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风险评估
- 黄明光段燕张林浩曹爱红董英俊
- 血乳酸监测在ICU危重症伴休克患者诊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在ICU危重症伴休克患者诊疗中应用血乳酸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危重症伴休克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常规救治,并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50)和死亡组(n=14),比较两组患者乳酸指标。根据6 h乳酸清除率分为高清除率组(>10%,n=42)和低清除率组(≤10%,n=22),比较两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情况以及APACHEⅡ评分;根据血乳酸峰值分为高乳酸血症组(<4 mmol/L,n=20)、轻度乳酸中毒组(血乳酸峰值于4~10 mmol/L,n=29)和重度乳酸中毒组(>10 mmol/L,n=15),比较3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情况以及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患者血乳酸值、乳酸峰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6 h和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清除率组APACHEⅡ评分、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高清除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血症组、轻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危重症伴休克患者诊疗中监测血乳酸利于患者预后,血乳酸水平与休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一种疾病早期预警的可靠指标,对指导患者接受后续治疗措施,评估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张林浩
- 关键词:血乳酸监测ICU危重症休克诊疗效果
- 贲门癌顺逆行联合切除术
- 2006年
- 目的探讨针对中晚期贲门癌的新术式。方法对20例用单一术式难以切除的贲门癌患者使用常规贲门癌切除术式和逆行切除术式行外科治疗。结果20例中无手术探查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中11例行姑息性切除术中标记银夹或植入离子。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房性心律失常、反流性食管炎、包裹性脓胸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进食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联合切除术式为中晚期贲门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手术方法,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的综合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张羽捷王宏伟程秀珍常飞云张林浩侯二刚
- 关键词:贲门癌